2001年終總結會議結束後的第二天清晨。
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照進何維那間位於頂層的辦公室。
林秋宜抱著一個由特殊合金製成的密碼箱,表情肅穆地走了進來。
她將箱子放在何維的辦公桌上,輸入了一長串複雜的密碼,伴隨著輕微的機械聲,箱蓋緩緩開啟。
裡麵沒有金銀珠寶,也沒有商業合同。
隻有一份裝在紅色封套裡,看似平平無奇的文件。
但封套上那個莊重威嚴的金色徽章,卻賦予了這份文件至高無上的分量。
“何總工,”林秋宜的聲音裡,帶著一絲難以抑製的敬畏,“這是剛剛下發的,關於‘國家商業航天發展指導意見’的最終批複文件。”
何維拿起文件。
這份文件,是對紅旗工業集團這家根正苗紅的國有企業,過去一年取得輝煌成就的最高肯定。
它讚揚了“工業補完計劃”為國家重塑工業基礎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並認為紅旗工業有能力、也有責任,在航天這一“國之重器”的領域,探索出一條全新的,符合市場規律的發展道路。
文件的最後,是兩項核心批複:
一、授權紅旗工業集團,作為國家指定的商業航天發射服務主體,承接國內外各類衛星發射任務,進行市場化運營。
二、批準將位於海南文昌的一塊預留發射場區域,及其周邊共計十平方公裡的土地,永久性劃撥給紅旗工業,用於建設麵向全球客戶的“國際商業航天發射中心”。
這份文件,無異於一張通往星辰大海的,最高級彆的“通行證”。
它意味著,紅旗工業被賦予了一項全新的國家使命:利用其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和成本優勢,去衝擊被歐美牢牢把持的,利潤豐厚的全球商業衛星發射市場。
何維放下文件,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之中。
包括遠在美國德州博卡奇卡,那個還在為一次次試飛失敗而焦頭爛額的埃隆·馬斯克。
三年前,何維將一無所有的馬斯克收入麾下,成立了北美紅旗空間探索事業部,並為其提供了海量的資金支持。
所有人都以為,何維是在美國提前布局他的太空野心。
但隻有何維自己清楚,馬斯克和他那支瘋狂的團隊,從始至終,都隻是一個工具。
一個在美國法律框架內,進行各種高風險、突破性火箭技術試驗的“白手套”。
在何維拿到國內正式授權之前,馬斯克的團隊隻是負責“趟雷”和“采集數據”的消耗品。
馬斯克所有的失敗,每一次火箭的爆炸,每一次發動機的故障,其最核心的遙測數據,都會通過加密通道,第一時間傳輸到何維的【啟示】ai數據庫中。
現在,何維已經拿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國內的空間探索授權已經下來,紅旗工業強大的製造體係也已準備就緒。
馬斯克和他那支遠在美國的“影子部隊”,其曆史使命,已經結束了。
“林秋宜,”何維站起身,“通知紅旗北美資本,逐步收緊對北美紅旗空間探索事業部的資金供給。
同時,向馬斯克先生傳達我的個人意願,我希望購買他團隊過去三年,積累的所有關於可回收火箭技術的實驗數據和專利。”
林秋宜愣了一下,但立刻就明白了何維的意圖。
“價格可以開得高一點,”何維的語氣雲淡風輕,“就當是給他的遣散費。告訴他,交出所有數據之後,他可以帶著那筆錢,回加拿大安度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