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那句“提前複飛”的命令,如同一道滾雷,不僅在文昌基地內部炸響,更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傳遍了全球航天界。
一石激起千層浪!
如果說之前的“一個月複飛”計劃,在西方專家眼中還隻是“狂言”,那麼這個“提前到下周”的決定,在他們看來,簡直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自殺式表演”。
“瘋了!他們絕對是瘋了!”
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a)的總部內,一位高級工程師看著內部簡報,幾乎是在咆哮:“二十天!他們隻用了二十天就完成了一枚軌道級火箭的整備?這是對物理學和工程學的公然侮辱!我敢打賭,這枚火箭甚至飛不出大氣層!”
歐洲航天局的官方評論則更為“體麵”而尖銳:“我們對紅旗航天所展現出的勇氣表示欽佩,但航天工程的每一步都必須建立在海量的測試和嚴謹的數據之上。我們對此次發射的安全性,表示最深切的擔憂。”
全球媒體的標題更是充滿了煽動性:
《龍的豪賭:一場拿國家榮譽做賭注的發射!》
《技術躍進還是政治作秀?神行者提前複飛的背後》
《專家預測:失敗率超過90的瘋狂之舉!》
一時間,全世界的目光,無論是幸災樂禍、是好奇、還是擔憂,都以前所未有的密度,聚焦在了海南文昌那座年輕的發射場上。
然而,外界的喧囂,沒有對這裡產生絲毫影響。
一周後,發射日。
當朝陽刺破南海的晨霧,全世界的觀眾通過直播鏡頭,都看到了那枚靜靜矗立在發射台上的【神行者一號】。
它不再是首飛時那般通體潔白、完美無瑕。
它的箭體上,清晰地保留著再入大氣層時留下的、如同煙熏火燎般的焦黑色痕跡。
指揮中心裡,氣氛平靜而自信。
那些曾經滿腹疑慮的老專家們,此刻也緊緊攥著拳頭,眼中充滿了期待。
這二十多天裡他們親眼見證的“紅旗航天速度”,已經徹底重塑了他們的認知。
“……3,2,1,點火!”
伴隨著何維沉穩的指令,九台【祝融一號e型】發動機再次噴出烈焰!
轟鳴聲響徹天地!
在全世界數十億人的注視下,這枚帶著烈焰燒灼痕跡的“二手火箭”,搭載著一顆由中東親王友情讚助、並預付了全額保險費用的小型實驗衛星,拖著長長的尾焰,以一種無可阻擋的姿態,第二次刺向蒼穹!
起飛、爬升、程序轉彎……
每一個動作,都如同教科書般精準,完美複刻了第一次的成功。
兩分三十秒後,一二級成功分離。
二級火箭繼續奔赴預定軌道,而那枚功勳卓著的一級火箭,則在萬有引力的牽引下,劃出一道優美的拋物線,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歸家之旅。
返回大氣層、等離子火球、黑障區……
同樣的高溫煉獄考驗,同樣穩健的應對。
當它拖著殘餘的火焰,第二次從雲層中呼嘯而出時,全球所有航天公司的總部,都陷入了一種令人窒息的寂靜。
所有人都明白,曆史性的時刻,即將來臨。
紐約時代廣場,東京澀穀街頭,無數塊巨大的戶外屏幕上,都在直播著同一個畫麵。
ua的總部會議室裡,ceo死死盯著屏幕,手中的咖啡杯微微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