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抬手,示意大家安靜。
“機會,的確是送上門了。但是,怎麼做,用什麼名義做,以及開出一個什麼樣的價格,這需要講究策略。”
他看向林秋宜:“你立刻以我的名義,回複讓呂克先生。告訴他,對於法國朋友遇到的困難,我們感同身受,紅旗航天願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同時,”他的話鋒一轉,眼中閃過一抹商人的精明,“告訴他,由於此項服務尚處於試驗階段,我們決定,隻向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象征性地收取一筆覆蓋成本的‘技術服務費’。”
“這個數字,就定在……”何維伸出了五根手指,“五千萬人民幣。”
五千萬!
這個數字,讓在場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對比衛星本身三億歐元約合二十多億人民幣)的造價,這個維修費,簡直就是“白送”!
林秋宜瞬間明白了何維的意圖:“您是想用這個無法拒絕的‘友情價’,徹底把法國,把歐洲,都深度綁定在我們的‘天梯’生態上!”
“沒錯。”何維點了點頭,“第一次的服務,我們不為賺錢,我們為的是製定標準,為的是展示能力,為的是讓全世界都看到,未來的太空遊戲規則由我們來定!”
……
何維的回複,對於身處絕望中的法國人來說,無異於天降甘霖。
五千萬人民幣的“象征性”收費,更是讓他們感到了一種近乎於“被拯救”的巨大善意和羞愧。
es沒有絲毫的猶豫,當天就與紅旗航天簽署了這份具有曆史意義的、人類曆史上第一份商業化的“在軌衛星維修服務”合同。
一周後,全世界的目光,都通過網絡直播,聚焦到了那片神秘的、首次對外公開畫麵的“天梯一號前哨站”上。
人們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這個充滿了工業朋克風格的“太空積木”的全貌。
緊接著,一艘經過改裝的、無人化的“天舟”貨運飛船,由一枚【神行者】火箭發射升空。
它並沒有直接飛向故障衛星,而是首先與“天梯一號前哨站”的一個對接適配器,完成了精準的對接。
這一幕,就已經讓全球無數航天愛好者和專業人士發出了驚呼!
真正的重頭戲,還在後麵。
“天舟”飛船的貨艙打開,露出了裡麵搭載的、一套專門用於此次任務的、體積更小、精度更高的“神經手術刀”式微型機械臂。
“伏羲”主機械臂緩緩伸出,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手術護士,穩穩地將這套“手術刀”遞給了安裝在節點艙另一側的副機械臂。
與此同時,“太空拖船”【祝融二號】早已出發,像一個耐心的牧羊人,花費了兩天時間,將那顆瀕臨“死亡”、正在緩慢翻滾的“普羅米修斯2號”衛星,小心翼翼地“牽引”到了前哨站附近。
“全球直播開始!”
隨著何維的一聲令下,一場堪稱奇跡的“太空外科手術”,展現在了全世界數十億人的麵前。
直播畫麵中,“伏羲”主機械臂像一隻溫柔的巨手,穩穩地抓住了“普羅米修斯2號”的主體結構,將其牢牢固定在“手術台”——也就是前哨站的中央。
緊接著,那台搭載著“神經手術刀”的副機械臂,在超算中心的精細操控下,緩緩地、帶著一種令人窒息的精準,伸向了那處卡死的太陽能帆板鎖扣機構。
放大數幾十倍的特寫鏡頭,清晰地展示在所有觀眾眼前。
隻見機械臂末端的操作鉗,靈巧地撥開遮擋的隔熱層,精準地找到了那個發生形變的微小鎖扣。
夾緊、旋轉、輕推……
所有動作,都如行雲流水,穩定得不像是在距離地麵四百公裡的高速飛行中,更像是在地麵實驗室的無菌操作台上。
在全世界的注視下,那片卡住了數月之久的、巨大的太陽能帆板,以一種舒緩而優美的姿態,緩緩地、完全地展開了!
片刻之後,來自巴黎es總部的、欣喜若狂的歡呼聲,通過公共信道傳遍了全球:
“能源係統恢複正常!所有指標恢複正常!‘普羅米修斯2號’它活過來了!!”
這一刻,全球所有正在觀看直播的衛星運營商、保險公司、航天機構的負責人們,都從椅子上猛地站了起來。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同樣的、混雜著狂喜、貪婪與深深恐懼的表情。
他們知道,一個全新的、價值萬億的、並且隻有一家公司能夠壟斷的藍海市場——“在軌服務”,從今天起,正式誕生了!
而那個創造了這一切的、年輕的中國男人,此時正安靜地坐在文昌的控製中心裡,看著屏幕上那顆重獲新生的法國衛星。
他的眼中,古井無波。
因為他知道,這場“手術”所拯救的,不僅僅是一顆衛星。
更是他為所有舊時代航天帝國,親手掘好的舒適墳墓。
喜歡重生1982工業黑科技製霸全球請大家收藏:()重生1982工業黑科技製霸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