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何維平靜地宣布,將由他親自擔任首次載人登月任務的指令長時,那間氣氛凝重的會議室,瞬間被一種奇特的、混雜著極致震驚與絕對“理所當然”的情緒所填滿。
震驚,是因為一家萬億級商業帝國的創始人和ceo,竟然要親自奔赴三十八萬公裡之外的、充滿了未知凶險的月球。
這在人類商業史上,是絕無僅有的、近乎於羅馬皇帝親征蠻夷般的瘋狂之舉。
而理所當然,則是因為在那段無可辯駁的、神跡般的模擬器視頻之後,所有人都從內心深處,都接受了一個事實:
這艘名為【探索者一號】的旗艦,這柄為星際航行而生的“聖劍”,從誕生之初,就隻有一個主人。
它的操作係統,是基於何維的思維模式而設計的。
它所蘊含的技術哲學,是何維意誌的延伸。
它那近乎於“先知”般的輔助決策係統,隻有何維那堪比超級計算機的大腦,才能跟上它的節奏,發揮出其百分之百的威力。
他是這艘船的締造者,也注定將是它唯一的、合格的駕馭者。
最終,紅旗集團董事會以全票通過的決議,批準了這項“瘋狂”的任命。
這與其說是一次商業決策,不如說是一群凡人,在見證了真正的天才之後,所能給予的、最崇高的敬畏與信任。
……
“指令長”人選塵埃落定,“星辰領航員”的乘組也很快便組建完畢。
除了何維之外,另外兩位成員,同樣沒有選擇任何一位履曆光鮮的外部宇航員。
他們,同樣來自紅旗集團內部。
一位,是“x車間”的主管,那位深度參與了【探索者一號】和【開拓者號】從設計到製造全過程的總工程師。
他將作為“任務專家”,負責在航行中監控飛船的全部工程係統,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這艘旗艦的每一個“器官”和“血管”。
另一位,則是“前沿科學院”生命科學部的負責人,一位年輕的女科學家。
她將作為“載荷專家”,負責在月麵進行一係列科學實驗,並監控所有成員的生理數據。
她所主導研發的“便攜式生命維持係統”,其性能遠超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
這是一個純粹的、徹底的“紅旗乘組”。
一個由締造者、工程師和科學家組成的、充滿了技術理想主義色彩的探險家團隊。
……
隨著乘組的確定,【紅旗星辰計劃】的最後一塊拚圖,也宣告完成。
這台為了登月而打造的宇航機器,開始以一種令外界無法想象的效率,全速運轉起來。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文昌發射場進入了“戰時”狀態。
超級工廠的流水線上,一枚枚【神行者】重型運載火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線。
每周一次的發射頻率,變成了三天一次!
在這些密集的發射任務中,“太空出租車”的商業業務被暫時壓縮到了最小。
火箭巨大的整流罩內,搭載的,都是一個個貼著“紅旗星辰計劃”絕密標簽的銀白色模塊。
【探索者一號】的核心居住艙與指令艙……升空!
【開拓者號】月麵著陸器……升空!
為整個遠征艦隊提供動力的、【燭龍】能源模塊與巨型推進器……升空!
以及,遠征途中所需的、海量的燃料、氧氣、水和補給品……分批次,不斷升空!
地球上空的【天梯一號前哨站】,這個最初的“太空積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了瘋狂的擴張和重組。
“伏羲”智能機械臂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工作著,它像一個最高效的太空建築師,將這些從地球源源不斷運來的“建材”,精準地拚接、組合。
一個月後,當最後一塊外掛式燃料儲罐被安裝到位時,那支完全由紅旗ogo塗裝的、閃耀著冰冷金屬光輝的、人類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化“星辰艦隊”,在太空中,悄然集結完畢!
【探索者一號】靜靜地停靠在“天梯母港”的核心泊位上,它那充滿了生物仿生學美感的艦體,與背後巨大的、充滿了工業朋克風格的太空前哨站,構成了一幅充滿了張力與視覺衝擊的、堪稱史詩般的科幻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