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他看來,《微微一笑很傾城》的商業化潛力比《何以笙簫默》更大。
因為《微微一笑很傾城》故事核心涉及遊戲。
顧白他們的大綱延續了原著中“夢遊江湖”的設定,現實沒這個遊戲,這一看是作者古曼虛構的一款遊戲,不過俞良通過剛才的大綱,風格有點像早期《大話西遊》等經典網遊的融合體。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俞良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極好的招商或合作契機。
雖然他不清楚前世這部劇最終與哪家遊戲公司合作,因為他沒看過。
但可以肯定的是,上一世的《微微一笑很傾城》肯定沒有用古曼虛構的這個遊戲,一定是找了合作方,把這個遊戲換成了現實有的,以用作合作。
要知道,遊戲公司,那是真的財大氣粗。
俞良覺得,這要是合作了,錢肯定不少。
不過現在考慮這些還為時過早。
所以俞良收起思緒,笑著稱讚道。“顧哥,這些想法真不錯,我覺得很棒。”
顧白依然謙虛。“你彆誇我,有點經驗的編劇都能想到這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俞良起身給顧白倒了杯水,語氣誠懇。“你可彆妄自菲薄,你的編劇能力我是真心認可的。”
這倒不是客套。
俞良確實認可顧白的專業能力,畢竟能當初被義父選中參與《山楂樹之戀》的編劇工作,哪怕隻是三編,也足以證明他的實力。
而且後來在《唐人街探案》的合作中,雖然核心創意是俞良提出的,但很多細節處理都體現了顧白的功力。
再說句實在話,編劇這一行,到了一定層次後,大家水平相差並不大,更多是拚資曆和名氣。
俞良從業好幾年了,也知道很多知名大編劇早已不親自執筆,而是組建團隊負責具體創作,自己主要負責把控方向和署名。
從這就能看出來,頂層編劇,很大一部分都是靠名氣吃飯。
顧白的編劇能力絕對是夠用的。
而且經過那麼長時間的接觸,顧白值得信賴。
其實俞良更看重這點。
所以這也是俞良讓其擔任公司的編劇負責人的原因。
雖然顧白現在還是光杆司令吧...
但是很快就不是了,因為俞良決定,正式啟動這兩個ip的劇本開發工作。
這就招新編劇了,畢竟兩部電視劇劇本工作量太大,顧白一個人忙不過來,而且他也不想等了,想快一些。
主要版權已經買了一段時間,市場行情也正好,是時候推進了。
先拍兩部偶像劇試水,積累口碑,等到視頻平台大規模入局時,就能把握住更好的變現機會。
接下來,俞良又和顧白聊了聊劇情上更具體的設想。
當然,俞良主要負責提出方向性的建議,具體執筆還是得靠顧白。
等完整劇本出來後,雙方再進一步調整細節,尤其是《微微一笑很傾城》的遊戲部分,得提前確定合作方,再根據實際情況修改。
不過俞良對此並不擔心,因為他覺得,以他目前的行業影響力,找到合適的遊戲公司合作並非難事,到時候看誰給的多就完事兒。
兩人這一聊,就聊了近一個小時。
喜歡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請大家收藏:()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