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星空下的對話,像一顆小小的石子,投入了何維那顆早已習慣了遠航的心湖,激起了一圈圈他自己都未曾預料到的漣漪。
何維堅定的心,因為家庭和親情的羈絆而有所猶豫,有所動搖。
他沒有立刻給女兒絕對的答案,而隻是對她說:“在你和你的哥哥,真正找到自己的道路之前,我會留下來。”
這個沒有期限的承諾,讓何月那張總是帶著一絲疏離感的臉上,露出了屬於少女的燦爛笑容。
於是,何維,真的變成了一個純粹的“歸鄉者”。
他收起了那顆騷動不安的、想要去征服星辰大海的心,開始嘗試著,去過一種他從未體驗過的、屬於“父親”和“丈夫”的閒居生活。
清晨,他不再是第一個趕往實驗室的學者,而是會和阿雅一起,在庭院裡,享用一頓簡單的早餐。
阿雅會一邊喝著溫熱的羊奶,一邊向他講述一些城邦裡發生的、有趣的瑣事。
比如,岩執政官為了解決城南區新開辟的農田灌溉問題,設計出了一套利用杠杆原理的“翻車”,大大提升了提水的效率,得到了所有農夫的擁戴。
再比如,都護府的矛統帥,居然在他那嚴酷的軍營裡,開辟了一小塊土地,嘗試著種植來自南方的水稻,雖然顆粒無收,但卻樂此不疲。
這些不再是冰冷的“報告”,而是一個妻子,在向丈夫分享著這座城市的點滴趣事。
早餐後,何維會去學宮。
但他不再是去撰寫那些耗儘心力的巨著,而是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旁聽者”。
他會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聽著何月,用比他更清晰、更生動的語言,向更年輕的學生們,講解勾股定理。
他也會走進“格物殿”,看著那些年輕的學者,用他們自製的儀器,重新測量和修訂他當年留下的那本《材料與化學初步》裡,某些不夠準確的數據。
他發現,這些他親手培養起來的“種子”,真的已經擁有了獨立思考和自我糾錯的能力。
知識,不再需要他這個唯一的源頭。
銅都學宮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播撒下科學研究的種子,並開出了朝氣蓬勃的花朵。
何維像一個看著自家花園百花齊放的老園丁,心中充滿了欣慰。
下午,他會去訓練場,去看他那兩個年僅十二歲的小兒子,進行最基礎的體能和格鬥訓練。
這兩個小家夥,一個叫“何川”,一個叫“何石”,性格迥異。
何川,像溪流一樣靈動,喜歡用巧勁。
而何石,則像磐石一樣沉穩,喜歡用蠻力。
何維不會再像過去教導何山那樣,強行灌輸自己的戰鬥理念。
他隻是引導他們,讓他們自己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戰鬥方式。
他甚至會故意,在對練中“輸”給他們,然後看著他們因為第一次“打敗”了父親而發出的、得意洋洋的歡呼,露出發自內心的微笑。
而傍晚,則是屬於整個家庭的時光。
寬敞的庭院裡,阿雅會和她的兒媳溪,一起準備豐盛的晚餐。
溪,是一個如同她名字一樣溫柔而堅韌的姑娘。
她看向自己丈夫何山的眼神裡,總是充滿了愛意。
而她對待何維和阿雅,也如同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充滿了敬重和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