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太慢了!”負責指揮的呂宋,急得滿頭大汗,“大人,這船太重了,轉向太困難了!如果在海上遇到突發的暗礁或者風暴,我們根本來不及躲避!”
何維的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
他預料到了船大會導致操控困難,卻沒有想到,會困難到這種程度。
這不僅僅是慢的問題。
這是致命的缺陷!
“升起前帆!主帆降下一半!嘗試用帆來輔助轉向!”何維再次下令。
船員們手忙腳亂地操作起來。
在風帆的輔助下,轉向的效率,略微提高了一些,但依舊遲鈍得令人難以忍受。
更糟糕的,還在後麵。
當“歸龍號”駛出海灣,進入風力更強的外海時。
更嚴重的問題暴露了出來。
速度。
“報告大人!順風航速,隻有不到‘啟示號’的一半!”一名負責測速的船員,臉色難看地彙報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個結果,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雖然他們知道“歸龍號”是巨型貨船,速度肯定比不上靈活的探險船。
但慢到這種程度,卻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這意味著,他們橫渡遠洋的時間,將會被無限地拉長。
時間越長,就意味著需要消耗更多的淡水和食物,也意味著會遇到更多的未知危險。
試航,隻進行了不到半天,就被迫結束了。
當“歸龍號”拖著它那笨拙的身軀,緩緩地返回港口時。
迎接它的,不再是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而是一片疑惑而又擔憂的沉默。
所有人都看出來了。
這艘“歸龍號”雖然強大,雖然堅固,但航行起來太慢了。
當天晚上,議事廳的會議,開到了深夜。
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問題出在哪裡?”李虎的聲音裡,充滿了煩躁,“我們明明是按照何維大人的圖紙,一分一毫都沒有差錯地造出來的!”
陳啟和楊石,則低著頭,一言不發。
他們心中充滿了自責。
他們認為是自己的工藝出了問題,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不怪你們。”
何維的聲音,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走到那張“歸龍號”的總設計圖前,久久地凝視著。
“圖紙沒有錯。你們的工藝,也沒有錯。”
“錯的是我。”
所有人都震驚地抬起了頭。
在他們心中,何維大人是永遠不會犯錯的神。
“我高估了我們現有的技術,以及對圖紙的還原程度。”
何維拿起炭筆,在圖紙的船舵部分,畫了一個圈。
“我們製造的船舵,麵積太小,而且與船體的連接方式太原始,導致它產生的轉向力矩,根本不足以驅動如此龐大的船體。”
他又在風帆係統上,畫了一個圈。
“還有帆,我設計的硬帆和軟帆組合,理論上很先進。但我們製造的帆布太重,帆索的強度也不夠,導致風帆的形態在受風後,會發生細微的形變,這些形變,極大地損耗了風的推力。”
他看著眾人,坦然地承認道:“我犯了一個錯誤。我用腦海中最理想的模型,來設計了這艘船。卻忽略了在現實的製造過程中,材料和工藝的局限性,會帶來巨大的性能衰減。”
整個議事廳,再次陷入了沉默。
所有人都看著何維,等待著他拿出新的方案。
何維閉上眼睛苦苦思索。
“有辦法了。”
他睜開了眼,拿起炭筆,在原來的圖紙旁邊,畫出了一個結構更加複雜精巧的船舵。
“這是‘平衡舵’。我們在船舵的前端,增加一小塊麵積。當轉動舵輪時,水流會先衝擊到這塊小麵積上,產生一個反向的助力,這個助力會極大地抵消掉轉動主舵麵所需要的力量。”
“理論上,它可以讓我們操控舵輪的力氣,節省一半以上!”
緊接著,他又畫出了新的帆索結構。
“我們將增加更多的滑輪組,用更科學的穿引方式,來控製風帆的每一個角。在主帆的邊緣,縫上堅韌的獸皮,來保證它在受風時,不會發生形變!”
他看著陳啟和楊石。
“這需要更複雜的工藝。你們有信心做到嗎?”
陳啟和楊石對視一眼,他們從對方的眼中,都看到了熊熊燃燒的火焰!
“有!”
他們異口同聲地吼道。
一次失敗,並不能打垮他們。
隻要何維大人能指出方向,他們就有信心。
喜歡石器星辰我在一萬年前重啟文明請大家收藏:()石器星辰我在一萬年前重啟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