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歲孩童拳頭大小的土豆被李洵拿在手裡怔怔出神。
這玩意放在古代就是祥瑞中的祥瑞。
種植不過三、四個月,一年可收多季。畝產輕鬆達千斤以上!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同樣的土地,能養活數倍於稻麥的人口,意味著土地利用率幾何級數的提升。
這土疙瘩能放,窖藏得當,安穩過冬不在話下。
這對於靠天吃飯,動輒因災缺糧的古代是救命的神物。
能大大緩解糧荒的威脅。
它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低得令人發指。
那些貧瘠的坡地、沙地,傳統糧食作物難以存活的惡劣環境。
它都能頑強紮根,這是開疆拓土,向荒山要糧的底氣。
李洵想了想他若是把此祥瑞給二哥,二哥能當場瘋狂。
那位勵精圖治,時刻憂心國計民生的皇帝二哥,得知此祥瑞的存在會如何的狂喜。這功勞可比坑來幾百萬兩銀子大得多。
腦子裡瞬間想起道美食牛肉燉土豆,讓他這位土著化十六年的跋扈王爺絞儘腦汁回憶,到底怎麼培養土豆來著?
想了想土豆的滋味,李洵有些饞了,什麼山珍海味他沒吃過,眼下居然心心念念著在後世不起眼,甚至吃到吐的土豆。
土豆成熟期在90120天左右吧,周期也不是太久。
牛在大順朝是禁止宰殺的,但是勳貴世族想吃並非難事。
今兒牛牛它跌倒重傷不治,報備一下,就能進肚子了。
孫紹祖和仇鶴出門辦事兒去了,劉長史跟在左右。
他用眼睛大概數了一下,筐裡稀稀拉拉不過二三十個的土豆。
李洵既興奮又有些發愁。
太少了!
這點本錢根本無法大規模推廣。
隻能像滾雪球一樣,在自家王府的菜園子裡精耕細作。
成熟一批就繼續種植,這就是老子生兒子,兒子生孫子、再有曾孫、曾孫孫。
慢慢讓它們生……
選種、催芽是關鍵!因是數量有限,比較珍貴,種子也就暫時不擇優。
劉長史躬身垂首站在李洵左麵,伸出脖子看那些不知為何物的根莖植物。
他實在想不通,這連珍禽異獸都嫌棄,啃兩口就吐掉的玩意兒,到底有何玄機?忍不住吸了吸因風寒未愈而有些堵塞的鼻子,小心翼翼問道:
“這些東西畜牲都不吃……下官……”
“嗯?”李洵感覺自己被長史官罵了,反手就是一巴掌扇飛他烏紗帽。
空氣突然安靜。
劉長史愣了一下……
因為王爺那巴掌扇空了。
“嗯?”
李洵也愣了一下。
還能怎麼辦?劉長史一臉賤賤笑容,隨即福至心靈,毫不猶豫地將那顆圓溜溜的腦袋,主動往李洵手底下湊了湊。
“哼!”
哼了一出氣李洵又扇飛他的烏紗帽,見帽子滾了出去,心情莫名就舒坦多了,這才繼續說正經事:
“找乾淨地方鋪上濕潤的細沙土,把這些土豆淺淺埋進去,保持沙土濕潤但彆積水。等它們長出嫩芽,記住,芽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
剛剛合適時小心挖出來用快刀順著芽眼分割。每塊必須帶上一到兩個芽眼,切口處需用草木灰仔細塗抹。你可聽清楚了沒?一個字都不許錯!”
劉長史顧不上去撿帽子,連忙躬身,腦袋點得像小雞啄米:
“下官記得了!記得了!濕潤沙土、芽不長不短、帶芽眼分割、切口抹草木灰。”他記憶力確實不錯關鍵點複述得分毫不差。
雖然依舊滿心疑惑,不明白王爺為何對這些畜牲食都不吃的東西如此上心。
但王爺那副鄭重其事的樣子,讓他產生了強烈的“不明覺厲”之感。
或許……
王爺又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玩意兒?
李洵眯起眼睛,“……想吃土豆…”
瞪住哼哈大將:“此事本王交給你看管了,務必每日盯緊生長情況,記錄一下,要是沒照顧好,本王就把你當根莖植物種進去。”
劉長史渾身一激靈,仿佛已經看到自己被埋進土裡的景象,連忙賭咒發誓:
“下官明白,下官定當寸步不離,當爹娘老子一樣精心伺候,絕不讓王爺失望。”
與此同時。
西門外,牟尼院。
禪房清幽,妙玉一身素淨的水田衣,襯得她肌膚勝雪,氣質清冷如空穀幽蘭。
她正跪在蒲團上,微閉眼簾,對著尊古佛低誦經文,試圖讓心緒沉靜下來。
然而那木魚聲敲得雖響,心湖卻始終難以平靜。
孫紹祖與仇鶴那兩張帶著煞氣的臉,方才在院門外一閃而過,便讓她心頭厭惡與恐懼。
她從蘇州奔波來到京城,不就是為躲開這群蒼蠅似的臭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