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早晨。
王府後院一處辦事大廳內。
幾大籮筐簇新的銅錢堆成了小山般高。
晴雯穿著一件石榴紅撒花緞麵小襖,整個人喜氣洋洋。
但此刻她卻是柳眉倒豎,一雙俏眼成了精密的尺子,緊緊盯著眼前幾十名小太監和丫鬟的動作。
太監和丫鬟正兩人一組,將一枚枚銅錢用紅絲線飛快地穿成串兒。
紅纓在旁邊看著晴雯那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忍不住遞上一杯剛沏好的熱茶,笑道:
“好妹妹,你都在這兒守了兩天了,眼珠子都快掉進錢眼裡了!快歇歇罷,喝口茶潤潤嗓子,這兒還有我幫你看著呢。”
晴雯頭也不回,目光依舊在那些穿梭的手指和叮當作響的銅錢間逡巡,語氣斬釘截鐵:
“不成!王爺把這差事交給我,就是信得過我。
這數千貫的錢,又是預備著賞賜給闔府上下的,萬一出了半點紕漏,少了一文半串的我拿什麼臉去見王爺?
便是姐姐讓我歇,我也坐不住!”她說完,又揚聲對眾人道。
“都仔細著點,紅線要係緊,數目要點清,誰要是出了錯,仔細你們的皮!”
晴雯嘴皮子雖厲害,表情也略嚴肅,但那些小太監和丫鬟們卻並無懼色,反而個個臉上都掩不住的笑意。
一個小太監抬起頭,嬉皮笑臉地說:“晴雯姐姐,您就放一百個心吧,這錢可是王爺賞給咱們過年的。
咱們歡喜還來不及,哪敢偷懶耍滑?保證一串不少,一文不差。”
旁邊幾個小丫鬟也咯咯笑著附和:“就是就是,盼還盼不來呢。”
原來。
這堆積如山的銅錢,正是李洵預備給王府上下千餘號仆役的新年賞賜之一。
按例,每人可得一串銅錢一千文),一封約莫一兩的碎銀子,外加六顆圓潤,寓意六六大順的小金豆子。
除此之外。
還有米糧,布匹等物,這般大手筆,放眼京城也隻有財力雄厚又素來不差錢的李洵才舍得如此揮霍。
同樣忙碌的隔壁廳裡,氣氛則要安靜許多。
香菱和雪雁負責監督太監們將碎銀子和金豆子分裝進數千個早已準備好的紅色荷包裡。
香菱神情專注,她不像晴雯那般風風火火,隻是安靜地站在一旁,那雙略顯呆憨的大眼睛,緊緊盯著太監們手上的動作。
每一個荷包裝多少碎銀,放幾顆金豆,她都看得仔仔細細。
“這位公公,這個荷包裡的銀子,似乎比剛才那個少了一分。”香菱忽然輕聲開口,指著其中一個太監剛封好的荷包。
那太監一愣,忙拆開重新稱量,果然差了少許,頓時汗顏,連忙補上對香菱賠笑道:
“姑娘好眼力,奴才手抖了,多謝姑娘提醒。”
香菱隻是靦腆地笑了笑,又繼續認真地盯著。
相比之下,年紀更小的雪雁就有些撐不住了。
她靠在牆邊的椅子上,小腦袋一點一點,眼皮不住打架,顯然是看得乏了,快要進入夢鄉。
香菱見狀悄悄走過去,將自己身上一件軟毛織錦披風輕輕蓋在她身上,柔聲道:
“雪雁妹妹,你若是困了就眯一會兒,這裡有我看著呢。”
雪雁迷迷糊糊地嗯了一聲,裹緊披風,歪著頭便睡熟了。
香菱看著她無憂無慮的睡顏,笑了笑,轉身又回到原位,繼續她那一個都不能錯的堅守。
…
寬大的書案上,鋪開了大紅的灑金對聯紙,一旁擺著上好的徽墨、端硯和各色大小湖筆。
李洵今日心情美滋滋的。
親自寫春聯更有意思,重在參與嘛。
秦可卿親自替他研墨,動作不疾不徐,磨出的墨汁濃淡適中烏黑亮澤。
林黛玉、薛寶釵、妙玉三位姑娘則各據書案一方,準備揮毫。
“來吧,咱們王府各院的春聯,今日就靠幾位才女了。”
李洵笑著拿起一支最大的狼毫筆,在一張長條聯紙上揮毫,氣勢頗為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