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他這麼一層層抽絲剝繭、描繪藍圖,幾位皆是經天緯地之才的帝國柱石,瞬間洞悉了這“報紙”在承平歲月所能發揮的、堪稱恐怖的巨大正向作用!
掌控輿論導向、暢通政令傳達、教化啟迪民智、表彰賢能引導風氣、傳播實用知識穩固國本……這簡直是為帝王量身打造的、足以影響千年國運的社稷神器!
與它可能帶來的那點管理上的挑戰和風險相比,其潛在的、無可估量的政治收益和戰略價值,足以讓任何一位有抱負的君主為之瘋狂!
“妙啊!妙極!真乃石破天驚之論!”房玄齡首先忍不住擊節讚歎,他激動得山羊胡須都在微微顫抖,麵色潮紅,“如此一來,上意可直達鄉野,民情可反饋天聽,政令暢通無阻,奸邪無所遁形!此乃社稷穩固之基石,陛下聖德廣被之階梯!杜小友,真國士也!”
杜如晦亦是雙眼精光爆射,連連撫掌,語氣中充滿了激賞:“化危為機,變被動為主動!將可能引發動蕩之物,轉化為教化萬民、鞏固統治的利器!杜小友此番見解,高屋建瓴,撥雲見日,令我等茅塞頓開!”
長孫無忌深深吸了一口氣,仿佛要將滿室的震驚與興奮都吸入肺中,他再看向杜遠時,目光裡最後一絲算計與審視也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飾的激賞與一種近乎平等的重視:“此物若能掌控得當,因勢利導,其效用,確實勝過十萬精兵!可收攏天下民心,可奠定萬世基業!杜縣公之才,鬼神莫測!”
就連一向以直言犯諫、憂國憂民著稱的魏征,此刻也陷入了長久的沉思,他眉頭緊鎖,反複咀嚼著杜遠的話語,半晌,才緩緩抬起頭,目光清澈而堅定。
沉聲道:“若此報真能如杜縣公所設想,持中守正,報道翔實,不偏不倚,不阿諛,不隱惡……或可成為一麵懸於朝堂、照遍天下的‘清明鏡’,既映照世間百態,亦砥礪君王德行,疏導民情,匡扶正義。若能如此,善莫大焉!”
李世民聽著幾位股肱之臣發自肺腑的讚歎,看著杜遠在那一片讚歎聲中依舊從容淡定、嘴角噙著自信微笑的模樣,胸中最後那點因被“先斬後奏”而產生的不快,徹底煙消雲散,一股豁然開朗的興奮和發現稀世瑰寶的狂喜,如同暖流般湧遍全身!
他猛地一拍大腿,發出“啪”的一聲清脆聲響,再也抑製不住地朗聲大笑起來,笑聲洪亮,在空曠的工坊內回蕩:
“好!好一個朝廷喉舌!好一個教化萬民之利器!好一個杜遠!你這腦袋裡裝著的,哪裡是奇技淫巧,分明是經緯天地之才,定國安邦之策!朕今日,算是真正開了眼界!”
他笑得暢快淋漓,之前的種種疑慮和憤怒,此刻都化作了對杜遠這番宏圖大略和驚世手段的激賞與慶幸。
笑聲漸歇,李世民目光陡然變得銳利而堅定,他立刻做出了決斷,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此事關乎國運,非同小可!這大唐官報的籌辦事宜,必須由一位德高望重、剛正不阿、明辨是非、且能準確把握其中分寸的重臣來總攬全局!”
他的目光如同實質般掃過房、杜、長孫、魏四人,最終,牢牢定格在麵容清臒、目光堅定的魏征身上,“玄成!此事,關係江山社稷,非你莫屬!”
魏征身軀微微一震,臉上掠過一絲意外,但隨即化為無比的凝重與決然。
他整了整衣冠,越眾而出,向著李世民深深一躬,聲音沉穩有力,如同金鐵交鳴:“臣,魏征,領旨!必鞠躬儘瘁,恪儘職守,使此報成為陛下之明鏡,朝廷之喉舌,天下之義尺!若有負聖恩,甘受雷霆之誅!”
李世民滿意地點了點頭,臉上露出欣慰之色。隨即,他又將目光轉向杜遠,以及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臉色瞬間變得異常嚴肅,聲音也壓低了下來,帶著一股凜冽的寒意和不容置疑的決絕:
“不過,在此事步入正軌之前,爾等給朕聽清楚了!這改良造紙與活字印刷之術,乃國之重器,社稷之本!其重要性,猶在千軍萬馬之上!
在朝廷未能完全掌控,或找到萬全之策確保其絕不外泄之前,其核心機密,必須如同守護朕之性命一般,嚴格封鎖在這杜家村之內!”
他的目光如同最鋒利的刀鋒,緩緩掃過在場每一個人的臉龐,包括杜遠:“今日在此地,爾等所見、所聞、所感,出得此門,給朕爛在肚子裡!
若有半分泄露,無論涉及何人,地位多高,功勞多大,朕,必以叛國罪論處,絕不姑息,株連九族!”他頓了頓,對杜遠道:“杜遠,你這杜家村的防衛,給朕再加強三倍!不,五倍!所需人手、甲胄、器械,直接具表上奏,朕親自批給你!朕要這裡,成為大唐最堅固的堡壘,連一隻不該進來的蒼蠅,都不能飛進來!”
“明白,老李你放心,輕重緩急我分得清。”杜遠也收起了玩笑之色,鄭重無比地點頭,“杜家村,從今日起,就是銅澆鐵鑄,風雨不透。”
君臣幾人相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那種開創曆史的決心與沉甸甸的責任。
他們知道,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信息與輿論將被重新定義的時代,或許就將由今日在這座偏僻村莊的簡陋工坊裡所達成的共識,悄然拉開序幕。
而此刻長安城內那尚未完全平息的喧囂與遊行,在他們眼中,已不再是令人頭疼的麻煩,反而成了推動這場波瀾壯闊變革的第一股,也是最強勁的一股動力。
喜歡老李,你想屁吃了!請大家收藏:()老李,你想屁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