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樣板路通車盛況和記者的出現。_老李,你想屁吃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老李,你想屁吃了! > 第213章 樣板路通車盛況和記者的出現。

第213章 樣板路通車盛況和記者的出現。(2 / 2)

文章生動再現了李世民陛下親履新路時的欣喜讚歎、對帝國未來的殷切期許,以及他對排水設計等細節的讚賞;原汁原味地引用了房玄齡高屋建瓴的戰略分析;記錄了李泰、房遺愛兩位負責人真情流露的感慨與自豪。

更難得的是,文章還巧妙穿插了對參與築路的普通民夫、以及首批體驗新路的車夫、商旅的簡短采訪,從多個層麵、不同視角,立體地展現了這條新路帶來的實實在在的便利與深遠影響。

整篇文章,既保持了朝廷官報應有的莊重氣度,又融入了通訊體裁特有的鮮活與貼近感,文筆流暢,細節飽滿,極具可讀性與感染力。

這期特刊一經麵世,立刻在長安城引發了前所未有的閱讀與議論狂潮!

“快看報上說的!陛下金口玉言,說這新路是咱大唐的‘筋骨’和‘血脈’呢!”

“魏王和房駙馬這次真是立下大功了!瞧瞧這路修的,又平又直,看著就氣派!”

“原來修一條好路,裡頭有這麼多學問!排水、栽樹,樁樁件件都考慮到了,真是利在千秋!”

“以後咱們販貨去洛陽,路上時間能省下一大半!聽說車輪、馬蹄的損耗也小得多,這真是朝廷給咱們商人、給天下百姓辦的大實事、大好事啊!”

民眾的讚譽之聲,如同積蓄已久的春潮,洶湧地撲向李泰、房遺愛等修路功臣。

然而,隨著報道被反複閱讀、細節被不斷挖掘,越來越多心思縝密的讀者,注意到了文章中那句含糊的“新技術之功”。

再加上一些來自工部、杜家村或與工程相關的知情人士有意無意的透露,一個更深層次的事實逐漸浮出水麵,在坊間悄然流傳開來:

“我聽我在將作監當差的表侄說,修這路用的那種叫‘水泥’的神物,根本不是工部的方子,是杜家村那位杜財神……哦不,杜縣公拿出來的!”

“何止是水泥!我二舅在戶部聽人說,修這第一期路的錢,大半都是杜縣公自個兒掏的腰包,或者是他名下的產業支持的!”

“這麼說,魏王和房駙馬是出了力,跑了腿,可這出錢、出技術、出主意的,其實是那位深居簡出的杜縣公啊!”

“怪不得這路修得又快又好,原來用的是杜縣公的仙法!真是神了!”

一時間,“修路三傑”的名號不脛而走,杜遠那“活財神”、“巧匠魯班”的形象在民間變得更加高大神秘,而李泰和房遺愛也因為在此事中展現出的實乾精神與在報紙上不居功、感念下屬和民力的態度,贏得了民眾廣泛的認可與好感。

然而,最大的贏家,或許並非是某個人,而是《長安報》本身。通過這次對重大事件的詳實、生動、及時的全程報道,《長安報》在長安百姓乃至更遠地方聽聞此事的民眾心中,樹立起了空前高大、可信的形象。

它不再是那份起初帶著“攪局”色彩、或是高高在上、隻會發布冰冷政令的朝廷公告,而是變成了能帶來真實消息、講述有趣故事、提供有用信息、甚至能為百姓發聲的“自己人”。

民眾驚喜地發現,通過這份薄薄的報紙,他們能夠清晰地了解到朝廷的大政方針,能夠仿佛親耳聽到皇帝和重臣那些肺腑之言,能夠看清楚哪些官員是在真正為民做事,也同樣能夠監督、警惕那些可能的蠹蟲和惡行。

“這《長安報》,辦得地道!說的是咱能聽懂的大實話,講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真事!”

“以後朝廷有啥動向,天下有啥新鮮事,咱就指著這報紙了!”

“盼著這報紙能一直這麼辦下去,可千萬彆變了味兒!”

信任,這種最珍貴也最難以獲取的東西,一旦通過真實與誠意播下種子,便能以驚人的速度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長安報》憑借其在此次事件中展現出的公正、真實、及時與貼近民生的特質,成功地贏得了民心,穩穩地架起了一座連接森嚴廟堂與鮮活江湖、溝通上天意誌與下民情愫的堅固橋梁。

而杜子騰和他麾下那群初露鋒芒的記者們,也用他們的專業素養、滿腔熱忱與不畏艱難的投入,為這個注定要影響深遠的新生事物,夯下了第一塊,也是最至關重要的一塊基石。

一股清新、真實、充滿活力的氣息,正隨著這油墨的芬芳與文字的傳播,在帝國的肌理間,悄然彌漫,無聲卻深刻地改變著許多東西。

喜歡老李,你想屁吃了!請大家收藏:()老李,你想屁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羌海情緣 他變心後,我反手把超市上報國家 綁定我?係統你踢到鐵板了 京舞空竹 離婚夜孕吐,下鄉資本家小姐躺贏 我有點無了 手機連通三界後,豪門千金躺平了 諸天萬界:我從末世開始 綁定種田遊戲後,糧食多到砸神 全家一起闖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