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眼睛微眯著,他如同一頭看見獵物的老狼,雖然上了年紀,但是目光所及,依然能感覺到刺骨的寒意。
“何來百利?”他的聲音有些粗,但是劉謹能聽到他聲音中對這件事情的期待。
劉謹昂首說道:“若我們結盟,其一可以為袁公免去南部之患,甚至能在青州方向牽製公孫瓚的部將田楷,袁公可以專注於冀州和幽州戰事;其二,我們南北互為聲援,可以將袁術的注意力留在徐州和揚州,使袁術無力北上,則袁公去一勁敵也。其三,將軍有意幽州和並州,與公孫瓚所部的戰爭必然曠然持久,需要大量的糧草軍械,若我們雙方結盟,我揚徐二州的糧草物資便可以北上支援袁公,使袁公無後顧之憂也。袁公不損一兵一卒,而攬儘利好,我不知道袁公拒絕的理由在哪裡。”
其餘的東西其實並沒有引起袁紹多大的興趣,最後一條則擊中了袁紹的軟肋。
糧草!
目前就是富庶甲天下的冀州也缺糧啊。
主要原因還是大規模的民亂引起的,先有黃巾之亂,後有黑山軍為亂,百姓離散,毀壞稼牆,赤地千裡,肥沃的良田沒有人耕種。
與近一年在冀州圍剿黑山軍也好,還是與公孫瓚爭奪幽州的大戰也罷,已經不止一次出現糧草耗儘而不得不退兵的窘境了。
相比於黃河流域的中原河北之地戰亂頻繁,江南之地,無論是荊州也好還是揚州的江東地區也罷,受戰爭的創傷相對要輕一些,自然有多餘的米糧。
“你的意思是劉揚州願意在軍糧上支持我對抗公孫瓚?”
劉謹笑道:“自然。家父已經說了,隻要能與袁公為援,我們揚州的米糧便可以優先以最低的價格供應冀州,而且結算的方式不僅限於金錢珠寶,還可以用武器、農具、馬匹等物交換。”
袁紹從位子上站起來,他慢步走到大廳中央,看著劉謹,笑了起來。
“劉揚州若果能如此,則是解決了我的大問題啊。”
劉謹拱手道:“袁公謙虛了,同為朝廷效力,豈敢居功。”
“好,好,好,居功而不自傲,真乃英雄出少年也。譚兒,熙兒,尚兒,你們過來。”袁紹指著自己的三個兒子,袁紹三子各有千秋,才學也佳,都是眼睛長到頭頂上的人物,但此時都表現得很是謙遜,來到劉謹麵前。
“你們三個要多和子慎談談,子慎身上有很多東西值得你們學習,明白嗎?”袁紹盯著三個兒子,目光又在劉謹身上停留了片刻,開口說道。
袁譚率先笑著說道:“父親說的是,劉公子,還請多多指教啊。”
袁熙也緊跟著袁譚與劉謹說客氣話,唯有袁紹最寵愛的兒子袁尚對劉謹並不感冒,隻是淡淡的與劉謹打了招呼。
劉謹也不生氣,一一向袁紹三子謝禮。
“主公,我等祝主公早日為朝廷平定叛亂,驅除邊賊!”袁紹帳下的首席謀士審配適時地出來,代表文臣向袁紹祝賀,這話裡的邊賊自然說的就是曾經駐守邊關的公孫瓚了。審配這麼說,自然是認可雙方的聯盟關係了。
“好,隻要劉揚州和劉徐州能在徐州有所作為,將袁術牽製在淮南,則河北之事成大半矣。我這就向朝廷上表,表用平原相劉備為徐州牧。”
“多謝袁公!”劉謹恭敬的向袁紹行了一禮,隻要袁紹舉薦劉備為徐州牧的消息傳遍天下,則劉備自然能得到天下士人的支持,對劉備聚兵徐州,抵抗袁術有大用。
“子慎,不知你現居何職?”袁紹看著劉謹問道。
劉謹忙道:“回袁公,在下暫為撫越中郎將,丹陽都尉兼領丹徒縣令。”劉謹的官職一是來自於吳景的表用,二是來自於丹陽太守周昕的舉薦,劉繇雖然是揚州刺史,但除了讓劉謹來擔任丹徒縣令之外,還沒有親自給他給過官職,這就讓世人不覺得劉繇有舉親之嫌。
袁紹沉吟片刻,笑道:“你之前說豫章太守周術病逝,豫章無主是不是?”
劉謹點點頭道:“是的。”
袁紹似乎下了一個很大的決定,道:“豫章郡本就隸屬於揚州,這樣吧,我會上書朝廷,表用子慎為豫章太守,如何?”
劉謹微微一愣,心中暗想,袁紹果真是一個權謀高手,兩封舉薦信,不僅會讓劉備感恩戴德,而且還會讓自己心存感激,讓自己的父親也要承這個情,可謂是一舉三得。而袁紹並沒有實質性的損失,畢竟徐州也好,豫章也好,都不是自己的地盤,他用彆人的地方來用自己的人情,這等精明的算計,不可謂不狡猾。
真是狡猾若狐狸啊。
“如此,就多謝袁公了!”劉謹自然也沒有拒絕的理由,對於這種互相的支持與奉承,大家心照不宣就是。
袁紹也笑了起來,大廳裡的眾臣看到袁紹喜笑顏開,也紛紛附和。
氣氛比起之前就輕鬆多了。
“袁將軍,在下其實還有一件事情相求。”劉謹感覺到大廳裡的氛圍比之前要好一些,便開口提出自己的要求,畢竟沒有那麼便宜的事情,袁紹隻出工不出力,未免他太過舒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謹,你彆不知滿足?父親已經上表舉薦你為豫章太守,你豈能貪得無厭?”
袁紹第三子袁尚再也忍不住,冷笑一聲,不顧身旁謀士的阻攔,開口說話。
劉謹微微一頓,看向袁尚,袁尚容貌清俊,在袁紹三個兒子中,相貌是最像袁紹。他一手按著劍柄,一手叉腰,惡狠狠的盯著自己。
劉謹冷笑道:“三公子,我的意見尚未提出,三公子怎麼就斷定我貪得無厭,三公子未免太武斷了些吧。”
眼看大廳裡眾人的臉上又露出玩味的表情,審配急忙出來調和,道:“劉公子,不知你有何要求,請說。”
劉謹將目光從袁尚的身上收回來,看了一眼審配,然後禮節周到的向袁紹說道:“不瞞袁公,江東之地雖廣有田地,然人口稀少,缺乏勞動力,故而大量的荒田閒山不得開發。在下想向袁公討個命令,就是能允許冀州和青州、幽州等地活不下去的百姓能南下江東,協助江東百姓共同開發江東之地,不知袁公以為如何?”
任誰也沒想到,劉謹居然提出了這麼個要求。要知道河北之地,百姓流離失所,安無所居,饑無所食,哪裡有活命的機會,就往哪裡流動。這些饑民,本就是袁紹頭疼的一件事,畢竟糧食有限,還要優先供應軍隊食用,哪有那麼多糧食來養活這些嗷嗷待哺的饑民。
沒想到劉謹居然要出麵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袁公能答應,在下願意在之前談好的糧食軍資方麵的價格上再降價一成,如何?”
喜歡三國第一公侯請大家收藏:()三國第一公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