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尊者接過經文,翻看片刻,讚道:“法師譯得極好,字句精準,意境深遠,既保留了梵文經典的奧義,又貼合東土語言習慣,堪稱譯經典範。”
玄奘感慨道:“若無靈山派來的諸位高僧,若無陛下的支持,若無百姓的認同,佛法東傳之事斷無今日之盛。玄奘在此,替東土眾生,謝過靈山佛祖,謝過二位尊者。”
三人相視一笑,心中皆是欣慰。窗外,大慈恩寺的香火嫋嫋,梵音陣陣,與長安城內的人聲、車馬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盛世弘法的和諧畫卷。
般若尊者望著窗外的景象,心中暗道:“佛祖,弟子已不負所托,東土佛法根基已立。日後,佛法必將在這片土地上發揚光大,引無數眾生脫離苦海,得享安寧。”
遠處的靈山,如來佛祖遠處的靈山,如來佛祖端坐九品蓮台,垂目間似已望見東土長安的盛景,嘴角泛起一抹慈悲的笑意。身旁的觀音菩薩手持淨瓶楊柳,輕聲道:“佛祖,般若、摩訶衍二位尊者已在東土站穩腳跟,玄奘法師譯經有成,佛法漸入人心,此番東傳算是功成一半了。”
如來微微頷首,金眸中映照出萬裡之外的長安煙火:“眾生皆有佛性,東土百姓向善之心本就深厚,隻需加以引導,便能明悟佛法真諦。不過,弘法之路從無坦途,日後還需提防心魔滋生、邪說乾擾。”
話音剛落,殿外一道金光閃過,十八羅漢之一的迦葉尊者緩步而入,躬身稟道:“佛祖,弟子觀東土氣運,雖佛法昌隆,但江南一帶仍有巫蠱邪術盛行,不少百姓被蠱惑,不敬因果,殘害生靈,恐會阻礙佛法傳播。”
如來沉吟片刻,道:“巫蠱邪術惑亂人心,違背天道,當除之。傳我法旨,令地藏王菩薩麾下諦聽前往東土,助般若、摩訶衍二位尊者勘破邪術,解救眾生。”
“弟子遵旨。”迦葉尊者領命而去。
此時的長安,般若尊者正與玄奘一同校勘剛譯好的《楞嚴經》,忽聞殿外傳來一陣奇異的腥風,風中夾雜著隱約的哀嚎,不似人間應有之氣。般若尊者眉頭微蹙,掐指一算,沉聲道:“法師,江南一帶恐有邪祟作祟,傷及無辜,我需親自前往一趟。”
玄奘心中一驚:“尊者此言當真?江南距長安千裡之遙,尊者獨自前往,恐有風險。”
“無妨。”般若尊者起身整理僧袍,手中菩提子念珠飛速轉動,“佛法本就是渡人渡己,豈能因有風險便袖手旁觀?長安譯經之事已有窺基等人協助,想來無礙。摩訶衍尊者在洛陽傳法正盛,我去江南除祟,正好分工協作。”
次日清晨,般若尊者辭彆玄奘,獨自一人駕祥雲前往江南。一路南下,越靠近江南水鄉,那股腥風便愈發濃重。行至蘇州城外時,隻見城外村落一片蕭條,田埂上雜草叢生,偶爾能見到幾戶人家閉門不出,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血腥氣。
般若尊者落地化作遊方僧人模樣,走進一戶半掩著門的人家。屋內昏暗潮濕,一位老婦人正抱著奄奄一息的孩童哭泣,孩童麵色青黑,氣息微弱,身上竟有隱隱的黑氣纏繞。“老夫人,令孫可是得了怪病?”般若尊者輕聲問道。
老婦人抬頭見是一位麵容祥和的高僧,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哭著道:“大師,求您救救我的孫兒!這半個月來,村裡好多孩子都得了這種怪病,吃藥無效,請了道士來也沒用,好多孩子都……都去了!”
般若尊者俯身查看孩童脈象,隻覺脈象紊亂,體內有一股陰邪之氣盤踞,正是巫蠱之術所致。“老夫人莫哭,令孫尚有救。”他取出隨身攜帶的鎮經寶珠,寶珠散發著柔和的金光,緩緩貼近孩童眉心。金光所及之處,孩童身上的黑氣滋滋作響,逐漸消散。
半個時辰後,孩童麵色漸漸紅潤,氣息也平穩了許多,竟緩緩睜開了眼睛。老婦人喜極而泣,跪地便要磕頭:“多謝大師救命之恩!多謝大師!”
般若尊者扶起老婦人,問道:“老夫人可知,村裡為何會出現這種怪病?可有什麼異常之事發生?”
老婦人回憶道:“約莫一個月前,村裡來了個自稱‘通天女巫’的女子,說能呼風喚雨、祈福消災,好多村民都去求她。可自從她來了之後,村裡就開始出事,先是牲畜無故死亡,後來孩子們就得了這種怪病。有人說她是邪祟化身,可也沒人敢招惹她,她身邊還有好多信徒護著。”
般若尊者心中了然,這“通天女巫”定是修煉巫蠱之術的妖邪,假借祈福之名殘害生靈,汲取童子精血修煉。他安撫好老婦人,便徑直前往村東頭的女巫巢穴。
那巢穴設在一座廢棄的山神廟中,廟外懸掛著五顏六色的符咒,門口有十幾個青麵獠牙的信徒守衛,眼神狂熱而呆滯。般若尊者走上前,朗聲道:“妖邪作祟,殘害生靈,還不速速束手就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廟門“吱呀”一聲打開,一個身著黑袍、麵容枯槁的女子走了出來,正是那通天女巫。她眼中閃過一絲陰狠,桀桀怪笑道:“哪裡來的野和尚,也敢管老娘的閒事?這江南水鄉的生靈,皆是我修煉的爐鼎,你再不走,休怪我不客氣!”
“冥頑不靈!”般若尊者手中菩提子念珠飛出,化作一道道金光,直撲女巫。女巫冷笑一聲,揮手拋出數十張黑色符咒,符咒在空中化作毒蛇猛獸,朝著般若尊者撲來。金光與黑氣碰撞,發出“滋滋”的聲響,毒蛇猛獸瞬間被金光消融。
女巫見狀大驚,口中念念有詞,雙手結印,地麵突然裂開一道縫隙,從中爬出無數毒蟲,密密麻麻朝著般若尊者湧來。般若尊者麵色不變,取出鎮經寶珠,將其高高舉起,寶珠金光暴漲,如同烈日當空,毒蟲在金光下紛紛化為灰燼。
“不可能!你這是什麼法寶?”女巫又驚又怒,體內黑氣暴漲,化作一頭巨大的黑蟒,張開血盆大口便要吞噬般若尊者。
“佛法無邊,邪不勝正!”般若尊者一聲斷喝,周身佛光普照,身後浮現出巨大的佛陀虛影。佛陀虛影一掌拍下,黑蟒慘叫一聲,瞬間潰散,女巫噴出一口黑血,倒飛出去,重重摔在地上,氣息奄奄。
周圍的信徒見狀,瞬間清醒過來,望著地上的女巫,又想起被殘害的孩童,紛紛跪地懺悔。般若尊者走上前,對著女巫道:“你殘害生靈,罪不容誅,但佛法慈悲,給你一次懺悔的機會。速速散去體內邪術,交出害人的法器,我便饒你一命,讓你遁入空門,終身懺悔。”
女巫望著般若尊者眼中的慈悲與威嚴,心中最後一絲戾氣消散,緩緩點頭:“我願懺悔……”她從懷中取出一個黑色陶罐,裡麵正是她修煉巫蠱所用的童子精血,隨後又散去了畢生修煉的邪術,瞬間蒼老了十幾歲。
般若尊者收起陶罐,將其封印在鎮經寶珠之內,又命信徒將女巫送往附近的寺廟,終身為尼,懺悔罪行。隨後,他走遍江南各州府,凡有巫蠱邪術盛行之地,便親自前往破除,解救受害百姓。所到之處,百姓無不感恩戴德,紛紛皈依佛法,江南一帶的佛法信仰也因此愈發濃厚。
數月後,般若尊者返回長安,剛入譯經院,便見摩訶衍已從洛陽歸來,正與玄奘一同等候。摩訶衍見他歸來,喜道:“尊者,你可算回來了!洛陽傳法之事已畢,我此次回來,是要與你一同前往蜀地。蜀地山川險峻,百姓淳樸,正是弘法的好地方。”
般若尊者笑道:“正合我意。我在江南破除巫蠱,已讓不少百姓信佛,如今蜀地若能弘法成功,佛法便能在東土形成南北呼應之勢。”
玄奘取出一幅東土地圖,指著上麵的標記道:“二位尊者,蜀地成都府人口稠密,且有不少文人雅士,你們可先去成都府搭建法壇,我已修書一封,交給成都府尹,他定會鼎力相助。另外,蜀地有一座青城山,道教興盛,你們需謹記佛祖教誨,與道教和睦相處,求同存異。”
“法師放心,我等省得。”二人齊聲應道。
三日後,般若尊者與摩訶衍率五位比丘前往蜀地。一路翻山越嶺,曆經半月抵達成都府。成都府尹早已收到玄奘的書信,親自出城迎接,將他們安置在城郊的寶光寺,並下令在城中最大的廣場搭建法壇,供二位尊者講經。
第一次講經那日,成都府萬人空巷,廣場上擠滿了百姓,其中不乏青城山的道教弟子。摩訶衍走上法壇,並未急於宣講佛法,而是先道:“諸位鄉親,佛法並非要淩駕於其他教派之上。青城山道教講究修身養性、延年益壽,與佛法的慈悲向善本就同源。今日我不講佛法奧義,隻講‘善待萬物’,無論是佛是道,皆是勸人向善,這便是根本。”
這番話讓在場的道教弟子頗為受用,原本心存抵觸的情緒漸漸消散。隨後,摩訶衍從“孝親敬老”“鄰裡和睦”等百姓耳熟能詳的道理入手,結合佛法中的因果故事,娓娓道來。百姓們聽得入了迷,不少人當場便要皈依佛門。
青城山道長清虛真人也在人群中,聽了摩訶衍的講經,心中頗有感觸。講經結束後,他主動上前與般若、摩訶衍二位尊者相見,拱手道:“二位高僧所言極是,佛道本就同源,此前是貧道狹隘了。”
般若尊者回禮道:“道長客氣了。佛道相輔相成,共同教化眾生,方是正道。日後若有機會,我等願與道長一同論道,交流修行心得。”
清虛真人欣然應允:“甚好!三日後,貧道在青城山設下素宴,邀請二位尊者前來論道,還望賞光。”
三日後,般若、摩訶衍二位尊者前往青城山,與清虛真人及眾道教弟子論道。雙方從修行之法談到教化之道,各抒己見,卻又彼此認同。論道結束後,清虛真人下令,青城山弟子不得排斥佛法,雙方弟子可相互往來,交流學習。
此事在蜀地傳為美談,佛道和睦的氛圍讓百姓們更加信服佛法。短短半年時間,蜀地便修建了十幾座寺廟,皈依佛門的弟子逾萬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此時的長安,玄奘在窺基等弟子的協助下,已完成《大般若經》《法華經》等數十部鴻篇巨製的翻譯,譯經院規模不斷擴大,培養出的譯經僧遍布全國各地。太宗李世民更是下旨,將每年的四月初八定為“浴佛節”,全國放假三日,百姓可前往寺廟祈福,一時間,東土佛法盛極一時。
一日,般若尊者與摩訶衍在寶光寺禪房靜坐,忽然感應到靈山傳來的佛光,知道是佛祖召喚。二人對視一眼,心中已然明了。他們在東土已停留三年,佛法根基已固,譯經、傳法之事皆已步入正軌,是時候返回靈山複命了。
臨行前,他們前往長安與玄奘告彆。玄奘依依不舍,握著二位尊者的手道:“二位尊者此去,不知何時再能相見?東土佛法能有今日之盛,全賴二位尊者相助,玄奘永世不忘。”
般若尊者溫言道:“法師不必傷感,佛法無界,心有靈犀便是相見。東土佛法已生根發芽,日後自有窺基等弟子傳承,法師隻需繼續帶領眾人譯經弘法,便是對靈山最大的回報。”
摩訶衍補充道:“我等在東土留下了諸多譯經圖譜與講經手稿,日後法師若有疑難,可查閱這些資料,也可通過鎮經寶珠與靈山感應。”
二人辭彆玄奘,又分彆前往洛陽、江南、蜀地,與當地的僧眾、官員告彆。百姓們得知二位尊者要返回西天,紛紛前來送行,道路兩旁擺滿了鮮花與素果,哭聲一片。
離開東土的那日,長安城外,大慈恩寺的香火格外旺盛。般若尊者與摩訶衍率當初一同前來的十位比丘,立於祥雲之上,回望這座見證了佛法東傳的帝都。長安城內,梵音與鐘聲交織,百姓們焚香跪拜,目送他們遠去。
“尊者,你看這東土,已是佛音遍地,眾生向善。”摩訶衍望著下方的景象,眼中滿是欣慰。
般若尊者點頭,手中菩提子念珠緩緩停下:“這便是佛祖所願,也是我等此行的意義。東土眾生有福,佛法定能在此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祥雲緩緩升起,朝著西天靈山的方向飛去。身後的東土大地,寺廟林立,香火嫋嫋,無數百姓虔誠禮佛,梵音穿越山川河流,久久回蕩。
靈山之上,如來佛祖望著歸來的般若、摩訶衍二位尊者,頷首道:“二位尊者辛苦,東土佛法東傳之功,你們居功至偉。從今往後,東土便是佛法重要的傳承之地,日後必將有無數眾生因佛法而脫離苦海。”
二位尊者躬身行禮:“弟子不敢居功,此乃佛祖庇佑、東土眾生向善之心所致。”
殿內諸佛、菩薩紛紛頷首,佛光普照之下,靈山與東土的佛音遙相呼應,構成一幅跨越萬裡的弘法盛景。而東土大地上,玄奘正帶領著弟子們繼續譯經、講經,無數信眾虔誠修行,佛法如同春雨般,滋潤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生靈,綿延千年,生生不息。
喜歡源道龍宇洪荒劫紀請大家收藏:()源道龍宇洪荒劫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