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宗藏經閣的晨霧總帶著草木與古卷的清香。
玄空立於閣樓第三層的青玉案前,案上攤著三十六片打磨光滑的“混沌龜甲”,每片龜甲都泛著淡淡的流光——這是源土子以九天息壤混合星辰砂煉製的“記事甲”,可承載先天本源之力,縱曆經萬劫也不會腐朽。案旁的青銅爐中,燃著源木子培育的“凝神香”,青煙嫋嫋,在空中凝結成“錄”“典”二字,久久不散。
今日,玄空要完成《先天生靈名錄》的初稿。
自盤古開天已過一千二百載,洪荒生靈從混沌初蒙中漸次覺醒,或為盤古元神所化,或自先天之氣中凝結,或由精血衍變,漸漸形成了數個足以影響洪荒格局的核心勢力。作為鴻蒙宗首任大長老,龍宇曾言:“知其源,方能觀其變。”記錄這些先天生靈的根腳與特性,既是為鴻蒙宗留存典籍,更是為推演未來劫數提供依據。
玄空抬手拂過龜甲,指尖縈繞著龍宇所傳的“鴻蒙真意”——這是一種能穿透表象、直抵生靈本源的探查之力。他閉目凝神,腦海中浮現出這些年踏遍洪荒所見的身影,那些或威嚴、或孤傲、或熾烈的氣息,如潮水般湧來。
卷一:盤古元神脈上)——三清
第一位:太清道德天尊老子)
【出身】盤古元神清氣所化,與元始、通天為同源而生的先天神聖,於昆侖山西麓“玄都紫府”初醒。
【形貌】常著玄黃道袍,頭戴紫金冠,麵容古井無波,頷下三縷長髯如墨玉,手持一柄先天靈根所製的“拂塵”,根根銀絲皆含“無為”道韻。其身形看似清瘦,卻隱有承載天地之重的厚重感,周身常縈繞淡淡的紫氣,行走時無聲無息,卻能讓周遭靈氣自發臣服。
【性情】性好清靜,不喜紛爭,觀物通透,常以“順天應人”為旨。初見時似淡漠疏離,實則心懷洪荒生靈,曾於雷澤旁靜坐百年,隻為觀察螻蟻衍化,悟“小大同源”之理。
【道法】初悟“太極陰陽”之道,創《道德經》雛形,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神通“一氣化三清”已具雛形,能分化出三道與自身氣息相近的虛影,擾敵心智。
【法寶】伴生先天靈寶“太極圖”雛形),呈黑白二色,可定地水火風,衍化陰陽兩極。雖未完全成型,卻已能在三尺範圍內凍結時空,曾於紫霄宮論道時,以圖中陰陽魚化解通天的“劍氣衝霄”。
【事跡】盤古開天千年時,於昆侖墟主持“先天論道”,邀三十餘位先天神隻共議洪荒秩序,雖未達成共識,卻首開“以道化爭”之例。龍漢初劫前夕,曾暗中以自身紫氣滋養東荒貧瘠靈脈,助萬株靈草存活。
【玄空注】“清而不冷,厚而不滯。此人雖好隱,卻乃洪荒定海神針。觀其紫氣,未來當有‘教化萬民’之功德。”
第二位:玉清元始天尊元始)
【出身】盤古元神中清所化,與老子、通天同出昆侖,初醒於“玉虛宮”舊址,較老子晚百年,較通天亮三十年。
【形貌】身著十二章紋的金紋道衣,腰懸九曲玉佩,麵容俊朗卻帶著三分凜然,雙目開闔間有金芒流轉,似能洞穿虛妄。其發髻以“天地玄黃玲瓏簪”束起,簪上刻有“清濁”二字,行走時衣袂帶風,自有一股“唯我獨尊”的威儀。
【性情】尚“清”惡“濁”,最重嫡庶尊卑,行事嚴謹刻板,常以“盤古正統”自居。對先天神隻中的“旁門”如妖族、巫族)多有輕視,卻對鴻鈞道尊言聽計從,視紫霄宮法旨為天規。
【道法】主修“盤古開天辟地”之奧義,創《玉清仙經》,擅“清濁分離”之術,能以元神之力淨化魔氣、凶獸濁氣。其神通“盤古幡虛影”已能引動開天餘威,曾於不周山巔一擊斬碎萬丈魔雲。
【法寶】伴生先天至寶“盤古幡”殘片),旗麵呈混沌色,上有開天斧痕,展開時可引動空間風暴,裂地分天。雖僅餘殘片,威力卻遠超普通先天靈寶,是元始最引以為傲的資本。
【事跡】曾於東荒設“誅邪陣”,斬殺三千為禍生靈的凶獸,收其精血煉“清濁丹”。紫霄宮第一次講道後,聯合老子訓斥通天“結交巫妖”,引發三清首次爭執。
【玄空注】“清則清矣,失之過執。其‘尊正統’之心,或為未來禍端之源。觀其眉心金紋,似與‘闡教’二字有緣,然門戶之見恐難容異類。”
第三位:上清靈寶天尊通天)
【出身】盤古元神濁所化,三清中最晚覺醒,於昆侖“碧遊宮”舊址蘇醒,因元神中含“殺伐之氣”,初醒時曾引發昆侖山脈三次地震。
【形貌】身材魁梧,常著青布道袍,袍角繡著劍痕與雷紋,不束發,任由青絲披散至肩,麵容棱角分明,嘴角常掛一絲不羈的笑意。其左手常年握著一柄古劍胚胎,劍鞘上刻滿“殺伐”符文,是其以自身精血溫養的“誅仙四劍”雛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性情】灑脫不羈,重“緣法”輕“尊卑”,見誰順眼便與之論道,不分種族曾與祖巫祝融共飲岩漿酒)。性如烈火,最恨“恃強淩弱”,曾為保護一隻先天靈猴,與麒麟族小將大戰三日。
【道法】主修“殺伐大道”與“陣法”,創《上清劍訣》,擅以劍衍化混沌,其“通天劍氣”可劈開洪荒禁製。對陣法一道天賦異稟,觀一次“九曲黃河陣”便悟透其中關竅,反創“萬仙陣”雛形。
【法寶】伴生先天靈寶“誅仙四劍”胚胎),分誅、戮、陷、絕四柄,劍身漆黑,隱有魔氣纏繞非羅睺之魔,乃開天殺伐之氣所化)。雖未鑄成,卻已能引動洪荒殺伐法則,劍鳴時可讓周圍百裡生靈心悸。
【事跡】龍漢初劫前,曾單槍匹馬闖入西極魔淵,斬羅睺麾下三魔將,奪“弑神槍”碎片贈予女媧後被女媧煉化為“山河社稷圖”核心)。與祖巫共工論道時,以“水之殺伐”破其“洪水滔天”,二人不打不相識,結為“損友”。
【玄空注】“濁含生機,殺藏仁心。此人看似桀驁,卻比元始更懂‘洪荒一體’之理。其劍中既有殺伐,亦有守護,未來或因‘容異類’而遭劫,亦因‘容異類’而證道。”
卷二:先天靈禽類——鳳族
第一位:鳳皇鳳族族長)
【出身】盤古左眼瞳中“南明離火”與先天乙木之氣交融所化,初醒於南域“不死火山”,是鳳族首位有意識的生靈,孵化時曾引動南域萬火朝拜。
【形貌】本體為七彩神鳳,翅展萬裡,尾羽分七彩,每片羽毛都燃著不滅的南明離火;化人形時為中年女子,身著火紋紅裙,眉心一點朱砂痣,雙眸如兩團小火球,說話時周身常有火星飄落,落地即化為靈草。
【性情】威嚴而護短,對鳳族成員極儘寵溺,對外則保持著“萬禽之主”的高傲。性烈如火,若被挑釁必十倍奉還曾因龍族小將戲耍鳳族幼雛,縱火焚燒東海龍宮三座宮殿),卻極重“恩義”,玄空曾救鳳族幼雛,她便以“涅盤之火”相贈。
【道法】掌控“南明離火”與“生命涅盤”之道,創《鳳族涅盤經》,能以火焰淬煉肉身,亦可焚燒魔氣。其神通“焚天扇法”以自身尾羽煉製的法寶)已練至第九重,一扇可焚儘千裡雲海。
【法寶】先天靈寶“焚天扇”主扇),以自身最堅硬的三根尾羽融合“太陽真火”碎片煉成,扇麵繪南域山川,揮動時可引動天地火焰,曾一擊燒毀麒麟族“萬獸陣”核心。
【事跡】統一南域萬禽,收“鸞鳥”“畢方”“朱雀”為旁支,建立“鳳棲梧桐林”。龍漢初劫前,率鳳族於南域布“南明離火陣”,阻魔族東侵百年,救下百萬生靈。
【玄空注】“火中藏生,烈裡含慈。鳳族氣運係於其身,然其‘護短’之性,恐為龍漢初劫導火索。觀其涅盤之火,鳳族雖會衰敗,終有複興之日。”
第二位:彩鳳鳳族公主)
【出身】鳳皇之女,由鳳皇最珍貴的一根“七彩靈羽”孕育而成,是鳳族年輕一代的翹楚,初醒時便會說人言,能與草木溝通。
【形貌】本體為五彩鳳鳥,翅展千裡,尾羽呈五彩流光,比鳳皇多了一抹柔和的青色;化人形時為少女模樣,梳雙環髻,髻上插著“鳳羽簪”,身著青紅相間的羽衣,笑時眼尾上翹,帶著幾分靈動狡黠。
【性情】活潑好動,不喜族中規矩,常偷溜出梧桐林遊曆洪荒。心地純良,見凶獸欺淩弱小必出手相助,曾於東荒救下被金烏灼傷的靈鹿。與龍曦不打不相識,視其為“唯一能跟上自己速度的朋友”。
【道法】繼承鳳皇的“生命之火”,卻更擅“速度”與“幻術”,創“七彩迷蹤步”,可在萬軍之中穿梭自如。其火焰不具攻擊性,卻能滋養生靈,曾以自身靈火救治重傷的祖巫玄冥未告知身份)。
【法寶】“鳳棲玉”,鳳皇所賜,溫養於彩鳳丹田,可增幅其速度三成,危急時能釋放“鳳影屏障”,抵擋準聖初期一擊。
【事跡】龍漢初劫前,代表鳳族赴不周山“三族會盟”,與龍族敖廣、麒麟族墨麟子論武,以“七彩迷蹤步”勝敖廣,卻因不屑陰謀敗給墨麟子的暗算。後於南域偶遇龍曦,二人賽馬龍曦化金龍,彩鳳現本體)三日三夜,終成摯友。
【玄空注】“火之柔,鳳之靈。此女不染鳳族高傲,心懷赤子,或為鳳族劫後存續之關鍵。其與龍族的緣法,恐能化解部分兩族宿怨。”
第三位:朱雀鳳族旁支首領)
【出身】鳳族早期分化出的純火屬性生靈,由南明離火中最精純的“離精”所化,初醒於南域“火山脈”,與鳳皇同源卻不同宗,認鳳皇為“尊”而非“主”。
【形貌】本體為赤紅朱雀,通體燃燒著比南明離火更熾烈的“朱雀真火”,雙翅展開時有焚天煮海之威;化人形時為紅衣男子,麵容冷峻,周身無多餘裝飾,唯有眉心一點火焰印記,說話時聲音如火焰爆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性情】寡言少語,隻重實力,對鳳皇的命令從不質疑,卻也不參與鳳族內部紛爭。極重“道心”,曾為悟“火之極致”,自困於地心岩漿千年,脫皮十次,終於凝練出“無物不焚”的朱雀真火。
【道法】專精“火焰殺伐”,創《朱雀焚天訣》,能以真火煉魂、熔寶、裂地。其神通“朱雀天火陣”,可引動南域所有火山噴發,威力堪比祖巫全力一擊。
【法寶】“南明離火盞”,以自身褪下的首根尾羽煉製,可盛裝天下火焰,並將其提純三倍,是朱雀修煉的本命法寶。
【事跡】龍漢初劫前,奉鳳皇命鎮守南域“火焰山關”,斬殺魔族先鋒“炎魔”,以朱雀真火將其神魂燒成飛灰,讓魔族百年不敢近南域半步。
【玄空注】“火之極,殺之鋒。此鳥為鳳族利刃,缺少變通。若鳳族遇劫,其或為殉道者,以真火護一族根基。”
卷三:鱗甲水族類——龍族
第一位:祖龍龍族族長)
【出身】盤古脊椎所化的“洪荒龍脈”與四海之水交融所生,初醒於東海“歸墟”,是龍族之始,蘇醒時引動四海潮汐倒灌,形成“龍門”奇觀。
【形貌】本體為萬丈金龍,龍角如白玉,龍鱗似玄鐵,五爪皆帶“定海神紋”,雙目為“日月精華”所化,睜眼時可照徹四海幽暗;化人形時為中年男子,身著玄色龍紋袍,腰懸“四海印”,麵容威嚴,不怒自威,周身常縈繞水汽。
【性情】雄才大略卻剛愎自用,以“洪荒水族共主”自居,一心想讓龍族壓過鳳、麟二族,成為洪荒第一勢力。對族人嚴苛卻護短,若龍族利益受損,必傾全族之力報複曾因一枚龍蛋被鳳族誤傷,率百萬龍兵圍南域三月)。
【道法】掌控“水之法則”與“空間跳躍”龍遊四海,瞬息萬裡),創《神龍變》,能化身為“山海龍”“雷霆龍”等形態,適應不同戰場。其神通“定海神針”以自身逆鱗煉化)可定四海潮汐,曾一擊將中洲一座萬裡大山壓入海底。
【法寶】先天至寶“定海神針”雛形),呈玄鐵棍狀,可隨心意變大變小,重逾十萬八千斤,是祖龍壓箱底的法寶,曾以此擊碎麒麟族“大地胎膜”。
【事跡】統一四海,收“蛟族”“蜃族”“魚族”為附庸,建立“東海龍宮”,設“二十八星宿龍將”鎮守四海關卡。龍漢初劫前,於北海冰原擊敗“冰鼇巨獸”,奪其“冰魄珠”,讓龍族掌控北海。
【玄空注】“水之容,龍之傲。此人有開疆拓土之才,卻無容人之量。龍族氣運盛極而衰的關鍵,或在其‘非我族類必誅’之心。觀其龍角隱有裂痕,未來恐有‘囚困’之劫。”
第二位:敖廣龍族大太子)
【出身】祖龍長子,由祖龍第一片逆鱗與東海之水孕育,是龍族年輕一代中最像祖龍的存在,初醒時便引發東海“百龍朝賀”。
【形貌】本體為八千丈青龍,龍角帶雷紋,龍鱗泛青光,四爪比祖龍少一爪)鋒利如刀;化人形時為青年,身著青鱗甲,手持“青龍偃月刀”仿後世兵器,以龍筋混合星辰鐵煉製),麵容英武,卻帶著幾分少年人的倨傲。
【性情】勇猛有餘,智謀不足,急於證明自己,常主動挑起與鳳、麟二族的衝突。對祖龍極為崇拜,言聽計從,卻因年輕氣盛,多次誤判局勢曾率五千龍兵偷襲鳳族梧桐林,反被彩鳳引入“火焰迷宮”,損兵折將)。
【道法】主修“雷霆龍力”,能引四海雷霆淬煉肉身,創“雷龍九擊”,每一擊都附帶麻痹效果。其神通“水淹七軍”,可召喚方圓千裡海水,形成水牢困住敵人。
【法寶】“青龍令”,祖龍所賜,可調動四海龍族十萬精兵,令牌上刻有“敖”字,是龍族權力的象征之一。
【事跡】龍漢初劫前,率軍平定南海“蛟族叛亂”,斬殺蛟王,將其抽筋扒皮懸於南海城頭示眾,震懾四海水族。後於“三族會盟”上與彩鳳論武,因輕視對方速度而慘敗,被祖龍罰閉關於“化龍池”百年。
【玄空注】“勇而不謀,傲而不謙。此子承龍族銳氣,卻無祖龍的深沉。龍漢初劫中,或為先鋒,亦為棋子,其結局難測。”
第三位:蜃龍龍族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