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做就做,伏羲帶著山等人在河邊尋找合適的材料。他們發現,河邊的柳樹皮韌性很好,剝下來後,經過浸泡和捶打,就能分成細細的纖維;而河邊的藤蔓,曬乾後也很結實,適合做網的骨架。伏羲教大家如何剝樹皮、捶打纖維,如何將藤蔓切成均勻的小段。
一開始,族人們剝樹皮時,要麼剝得太碎,要麼把樹皮和樹乾一起剝下來,浪費了不少材料。伏羲耐心地示範,告訴大家:“剝樹皮時,需先在樹乾上劃一道口子,然後用木刀慢慢將樹皮與樹乾分離,動作要輕,要順著樹皮的紋理剝,方能剝出完整的樹皮。”他一邊說著,一邊拿起一把木刀,在柳樹上劃了一道口子,然後用手指捏住樹皮的邊緣,輕輕一拉,一張完整的樹皮就剝了下來。
族人們跟著伏羲的方法嘗試,漸漸掌握了剝樹皮的技巧。剝下來的樹皮被放進河裡浸泡,泡軟後,再用木槌反複捶打,直到樹皮變成細細的纖維。然後,大家將這些纖維擰成麻繩,一根根麻繩雖然粗細不一,卻都很結實。
接下來就是編織漁網了。伏羲坐在河邊的石頭上,拿起幾根麻繩,開始示範編織的方法。他將一根麻繩作為“經”,固定在兩根木樁之間,然後將另一根麻繩作為“緯”,在“經”繩之間來回穿梭,每隔一段距離就打一個結。“編織漁網,關鍵在於經緯交錯,結要打得牢固,否則魚入網後容易掙脫。”伏羲一邊編織,一邊講解,“經繩要直,緯繩要勻,網眼的大小要根據魚的大小來定,捕大魚則網眼大些,捕小魚則網眼小些。”
山蹲在伏羲身邊,認真地看著每一個動作。他拿起幾根麻繩,學著伏羲的樣子,將經繩固定好,然後用緯繩來回穿梭。一開始,他打的結總是鬆鬆散散,網眼也大小不一,織出來的網歪歪扭扭的。伏羲看到後,走過去,手把手地教他打結:“打結時,要將緯繩繞經繩兩圈,然後從圈裡穿過去,用力拉緊,這樣結才牢固。”山按照伏羲的方法,重新打結,這一次,結果然結實了很多。
其他族人也紛紛拿起麻繩,開始編織。大家圍坐在河邊,手裡的麻繩來回穿梭,空氣中彌漫著草木的清香。有幾個心靈手巧的女族人,很快就掌握了編織的技巧,織出來的網比山織的還要整齊。芽也學著編織,雖然她的力氣小,織得慢,但每一個結都打得很認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經過三天的努力,第一張漁網終於編織完成了。這張漁網雖然不算太大,網眼也有些不均勻,但卻是族人們用雙手一點點織出來的。山捧著漁網,激動地對伏羲說:“伏羲大人,您看,我們織成了!”伏羲看著漁網,點了點頭:“好,今日便用這張網去捕魚,看看效果如何。”
眾人扛著漁網,來到河邊水較淺的地方。山抱著漁網,深吸一口氣,將漁網用力扔進河裡。漁網在水中展開,像一張巨大的網,覆蓋了一片水域。大家站在河邊,緊張地等待著。過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山喊道:“收網!”眾人一起用力,將漁網往岸邊拉。
漁網剛被拉出水麵,大家就看到網裡有好幾條銀白色的魚在掙紮,還有一些小蝦和螺螄。“有魚!真的有魚!”族人們興奮地歡呼起來,孩子們更是圍著漁網跑個不停。山將漁網裡的魚倒進一個用樹皮做的籃子裡,數了數,一共有五條魚,最大的一條差不多有手臂那麼長。
“太好了!有了這漁網,我們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沒有食物了!”石趕到河邊,看到籃子裡的魚,激動得熱淚盈眶。伏羲看著歡呼的族人,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張小小的漁網,不僅能解決人族的食物問題,更能讓他們學會合作——編織漁網需要眾人分工協作,捕魚也需要大家齊心協力,這種合作的意識,將會成為人族發展的重要力量。
接下來的日子裡,族人們又編織了好幾張漁網,每天都會去河邊捕魚。他們還發現,漁網不僅能捕魚,還能用來捕捉一些小型的走獸——將漁網鋪在地上,上麵放些誘餌,等走獸踩進網裡,就能將其困住。隨著食物越來越充足,人族部落的人口也漸漸多了起來,原本狹窄的山縫已經住不下了,石和山商量後,決定帶著族人離開山縫,在河邊建立一個新的聚居地。
新的聚居地選在河邊的一片開闊地帶,族人們用木頭和泥土搭建了簡單的房屋,房屋周圍挖了壕溝,溝裡填上乾草,點上火,既能驅趕凶獸,又能取暖。聚居地中央,依舊保留著一個大大的火塘,每天晚上,族人們都會圍坐在火塘邊,聽伏羲講道,分享白天的收獲。
伏羲看著人族的變化,心中很是欣慰。他知道,自己能做的,就是為人族打下生存的基礎,而人族未來的發展,還需要靠他們自己。這日,伏羲召集了族裡的所有人,對他們說道:“吾授爾等鑽木取火、結網捕魚之法,如今爾等已有安身立命之所,吾也該啟程前往他處了。”
石和山聞言,都急了:“伏羲大人,您為何要走?若是沒有您,人族也不會有今日。”伏羲笑著搖了搖頭:“洪荒之大,尚有許多生靈需要指引。吾雖離開,但火與網的方法,已留在爾等手中。往後,爾等需互幫互助,將這些方法傳承下去,人族方能生生不息。”他頓了頓,又看向山:“山,你年輕力壯,又聰慧好學,往後可協助族長,帶領族人發展壯大。”
山重重地點頭:“伏羲大人放心,吾定不負您的期望,守護好族人,將火與網的方法傳給後代。”伏羲又看向石:“石族長,人族初興,需立規矩,明善惡,方能長久。你閱曆豐富,可製定一些簡單的規矩,約束族人行為,讓部落更加團結。”石也點頭應下。
伏羲說完,從腰間取下那塊刻有八卦紋路的木牌,遞給石:“此乃吾觀星象所製,可辨方向,知時節。若遇難題,可觀此木牌,或許能有所啟發。”石雙手接過木牌,緊緊抱在懷裡,眼中滿是感激。
伏羲最後看了一眼人族聚居地,看了一眼那跳動的火塘,看了一眼族人們不舍的眼神,轉身緩緩離去。他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黃土坡的儘頭,卻在人族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第四章火網傳代,人族初興
伏羲離開後,石和山按照伏羲的囑托,帶領族人繼續發展。石製定了簡單的規矩:禁止族人互相爭鬥,狩獵捕魚需平分收獲,照顧老弱婦孺者可獲得更多食物。這些規矩雖然簡單,卻讓部落變得更加有序,族人們之間的關係也更加和睦。
山則將鑽木取火和結網捕魚的方法詳細地教給每一個族人,尤其是族裡的孩子。他還根據自己的經驗,對取火和織網的方法做了一些改進——取火時,他發現用乾燥的艾草做引火物,比茅草更容易燃燒;織網時,他嘗試用獸皮製成的繩子編織漁網,讓漁網更加耐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族部落的規模越來越大。一些散落在附近的人族小部落,聽說這裡有火,有充足的食物,紛紛前來投靠。石和山熱情地接納了他們,將火和網的方法傳給他們,部落的人口很快就從最初的數十人,增加到了數百人。
部落裡的分工也越來越明確:青壯年男子負責狩獵、捕魚、搭建房屋;女子負責采集野果、編織漁網、烹煮食物;老人則負責照看孩子,傳授生存經驗。孩子們在火塘邊長大,從小就跟著大人學習鑽木取火和織網,他們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強,甚至能在很小的時候,就獨立織出一張小小的漁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年冬天,寒潮如期而至,洪荒大地被冰雪覆蓋,許多凶獸都躲進了洞穴冬眠。人族部落卻依舊溫暖如春——房屋的牆壁被加厚了,火塘裡的火焰從未熄滅,族人們穿著用獸皮縫製的衣服,吃著儲存的魚乾和肉乾,再也不用擔心被凍餓而死。
有一天,部落裡來了一個陌生的人族,他自稱“風”,來自遙遠的西邊。風告訴石和山,西邊的人族部落因為沒有火,冬天凍死了很多人,還有很多人因為吃了生肉而生病。石和山聞言,心中很是不忍,他們商量後,決定派山帶著幾個族人,跟著風去西邊的部落,傳授他們鑽木取火和結網捕魚的方法。
山帶著族人,跟著風走了半個多月,終於到達了西邊的部落。這個部落的族人果然過得很艱難,他們躲在山洞裡,個個麵黃肌瘦,看到山等人帶來的火石和漁網,都露出了好奇的神情。山沒有絲毫猶豫,立刻開始教他們鑽木取火。當第一縷火苗在西邊部落的山洞裡燃起時,部落的族人們都激動得哭了起來。
接下來的一個月,山等人不僅教會了西邊部落的族人鑽木取火和結網捕魚,還幫他們搭建了新的房屋,製定了簡單的規矩。臨走時,西邊部落的族長握著山的手,感激地說:“多謝你們將生存之法傳給我們,從今往後,我們兩個部落就是兄弟部落,若有需要,隻管開口。”
山回到自己的部落,將西邊部落的情況告訴了石。石聽後,很高興:“伏羲大人說過,人族要互幫互助,才能生生不息。如今我們幫助了西邊的部落,將來他們也會幫助我們。”從那以後,兩個部落經常互相往來,分享食物和經驗,人族的力量也越來越強大。
隨著人族部落的不斷發展,一些新的技藝也逐漸被發明出來。有個名叫“陶”的族人,發現將泥土和水混合後,捏成各種形狀,放在火裡燒製,就能變成堅硬的陶器。陶器可以用來裝水、煮食物,比樹皮做的容器更加耐用。陶將製作陶器的方法教給了族人,部落裡很快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陶器,有陶罐、陶碗、陶盆等。
還有個名叫“織”的女族人,她在編織漁網的基礎上,嘗試用植物的纖維編織成布。經過多次嘗試,她終於織出了一塊粗糙的麻布。麻布比獸皮更輕便,更透氣,族人們穿上用麻布縫製的衣服,比穿獸皮舒服多了。織也將織布的方法傳給了其他女族人,部落裡的衣服種類也越來越多。
這些新的技藝,都是在火和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火讓人族有了改變物質形態的能力,網讓人族有了獲取食物的穩定方式,而這些新的技藝,又進一步改善了人族的生活。人族在洪荒之中,不再是那個隻能躲在山縫裡苟延殘喘的弱小族群,而是逐漸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有一次,一群妖族路過人族的部落,看到部落裡炊煙嫋嫋,族人們安居樂業,都很驚訝。為首的妖族將領忍不住問道:“你們這般弱小的人族,為何能在洪荒之中存活下來,還發展得如此興旺?”石笑著回答:“吾等雖無強悍的肉身,無通天的神通,卻有伏羲大人傳授的火與網,還有族人之間的互幫互助。火能驅寒暖身、烹煮食物,網能捕獲生靈、獲取生存之資,互幫互助能讓吾等團結一心。憑借這些,吾等自然能在洪荒之中存活下來。”
妖族將領聞言,若有所思。他看著部落裡跳動的火焰,看著族人們手中的漁網,又看了看族人們臉上的笑容,心中對人族有了新的認識。他沒有打擾人族部落,而是帶著妖族離開了。
石站在部落的門口,看著妖族遠去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了伏羲離開時的情景,想起了那跳動的火苗,想起了第一張漁網。他知道,伏羲大人雖然離開了,但他留下的火與網,卻像兩顆種子,在人族的心中生根發芽,長成了參天大樹。
如今的人族,已經在洪荒之中站穩了腳跟。他們有了穩定的聚居地,有了充足的食物,有了各種各樣的技藝,還有了團結一心的族人。雖然他們依舊弱小,依舊麵臨著各種危險,但他們不再迷茫,不再恐懼。因為他們知道,隻要心中有火,手中有網,族人之間互幫互助,人族就一定能在這洪荒之中,不斷發展壯大,走向更廣闊的未來。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人族部落的房屋上,灑在火塘邊嬉戲的孩子們身上,灑在族人們忙碌的身影上。火塘裡的火焰依舊在跳動,仿佛在訴說著人族的故事,訴說著火與網的傳奇,訴說著一個弱小族群在洪荒之中,憑借智慧和勇氣,一步步走向興盛的曆程。
喜歡源道龍宇洪荒劫紀請大家收藏:()源道龍宇洪荒劫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