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集:龍宇暗助:以道力穩伏羲神魂,助其開智_源道龍宇洪荒劫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源道龍宇洪荒劫紀 > 第33集:龍宇暗助:以道力穩伏羲神魂,助其開智

第33集:龍宇暗助:以道力穩伏羲神魂,助其開智(1 / 1)

虛無之海深處的起源殿,殿宇梁柱皆由混沌晶石鑄就,每一道紋路裡都流淌著鴻蒙初開的本源氣息。龍宇一襲玄金龍紋道袍立於殿中,指尖懸浮的鴻蒙盤緩緩轉動,盤麵映出的洪荒景象正定格在華胥部落——那處茅屋低矮,獸皮圍簾在風中輕晃,茅草屋頂上還沾著晨露,部落族人剛扛著石斧、背著弓箭出門狩獵,空氣中彌漫著草木與獸皮混合的原始氣息。

“嗯?”龍宇眉峰微挑,鴻蒙盤上的光暈突然泛起漣漪。他凝神望去,隻見華胥部落東側的獸皮屋內,一個裹在獸皮繈褓中的嬰孩正微微抽搐,嬰孩眉心處縈繞著一縷若隱若現的灰氣,那是妖族大聖輪回時未能完全剝離的“劫餘之氣”——此氣若不及時梳理,輕則讓嬰孩癡傻懵懂,重則會在其神魂中留下隱患,待日後修為精進時引發心魔劫。

這嬰孩,正是剛投生人族的伏羲。

龍宇指尖凝出一點金芒,那金芒自鴻蒙盤中墜落,穿過虛無之海與洪荒的壁壘,化作一道肉眼難辨的流光,悄無聲息地落在華胥部落上空。他並未現身,隻是以神念籠罩整個部落,感知著伏羲神魂的狀態——那神魂本是妖族大聖級彆,卻因輪回轉世被天地規則壓製,如同被巨石壓住的火種,雖有微光卻難以燎原,如今又遭劫餘之氣侵擾,神魂波動愈發微弱。

“天地規則對輪回者的壓製,倒是比上古時更重了。”龍宇輕聲自語,指尖再次掐訣。洪荒上空的流光突然散開,化作無數細小的金色絲線,如同春雨般滲入獸皮屋的縫隙,緩緩纏繞在伏羲周身。這些金線正是龍宇的道力所化,帶著虛無本源的溫潤氣息,既不會驚動天地規則,又能精準地梳理神魂。

屋內,守在伏羲身邊的華胥氏正輕輕拍著嬰孩的背,見他不再抽搐,緊繃的眉頭稍稍舒展,卻不知那讓孩子安穩的,是來自虛無之海的道力。而此刻的伏羲神魂中,金色絲線正如同靈巧的工匠,一點點剝離纏繞在神魂上的灰氣——那灰氣遇金線便化作青煙消散,露出神魂深處原本璀璨的靈光。

龍宇的神念潛入伏羲神魂,清晰地感知到這具神魂的特殊性:它不僅承載著妖族大聖的記憶碎片,還蘊含著一絲先天八卦的本源氣息,隻是這些都被輪回的枷鎖與天地規則的壓製所掩蓋。他沒有直接喚醒記憶碎片,那樣會打亂伏羲的輪回軌跡,而是以道力為引,在神魂中開辟出一條“靈智通道”——這通道如同一條細小的溪流,將虛無本源的“悟”之力量緩緩注入,助伏羲自行開啟靈智。

金色絲線在神魂中遊走,先是溫養受損的魂核,讓原本微弱的魂光逐漸變得明亮;接著又在魂核周圍編織出一層薄薄的護罩,隔絕外界的混沌濁氣;最後,道力化作點點星光,落在神魂的“識海”區域——那裡本是一片混沌,如同未被開墾的荒原,星光落下之處,荒原上漸漸浮現出細微的紋路,這些紋路正是靈智萌發的征兆。

“唔……”伏羲突然發出一聲輕哼,小手指微微蜷縮。華胥氏以為孩子餓了,連忙取來獸乳,卻沒發現嬰孩的眼睛雖未睜開,眉心處卻閃過一絲極淡的金色光暈,那光暈一閃而逝,快得讓人以為是錯覺。

龍宇在起源殿中看著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淺淡的笑意。他知道,靈智通道已初步建成,接下來隻需等待伏羲自行感悟。但他並未就此離去,而是繼續以神念觀察——洪荒之中危機四伏,華胥部落周圍不僅有凶獸出沒,還有零散的妖族餘部遊蕩,若是伏羲在靈智為開始遭遇危險,之前的鋪墊便會付諸東流。

果然,沒過多久,部落西側傳來一陣凶獸的嘶吼。龍宇的神念掃去,隻見一頭身形龐大的“裂地熊”正朝著部落奔來,這熊身高三丈,皮毛呈黑色,爪子鋒利如刀,所過之處草木儘斷,顯然是被部落的獸肉氣息吸引。部落族人雖已拿起石斧弓箭,卻因裂地熊皮糙肉厚,一時間難以抵擋,不少人已麵露懼色。

“無妨。”龍宇指尖微動,一道更細的金線從伏羲屋內飛出,悄無聲息地落在裂地熊的必經之路上。那金線落在地上便化作一道無形的屏障,裂地熊奔到近前,像是撞在了看不見的牆上,發出一聲悶哼,龐大的身軀被彈飛出去,摔在地上暈了過去。

部落族人先是一愣,隨即歡呼起來,以為是部落的圖騰庇佑。華胥氏抱著伏羲,抬頭望向天空,眼中滿是敬畏。她不知道,這“庇佑”其實來自遙遠的虛無之海,是道尊為護佑未來的人皇所設。

龍宇收回神念,目光重新落在鴻蒙盤上。此時的伏羲神魂中,識海的紋路已愈發清晰,那些紋路如同先天八卦的雛形,正緩緩轉動著。他知道,靈智開啟隻是第一步,接下來伏羲還需在人族的生活中感悟天地、積累閱曆,才能真正覺醒先天八卦的本源之力。

“人族興,則洪荒穩。”龍宇輕聲道,指尖的鴻蒙盤漸漸停止轉動,映出的洪荒景象也隨之消散。他抬手一揮,起源殿的殿門緩緩關閉,將虛無之海的混沌氣息隔絕在外。殿內恢複了平靜,隻有鴻蒙盤上殘留的金芒,還在無聲地訴說著剛剛那場跨越虛無與洪荒的暗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華胥部落的獸皮屋內,伏羲緩緩睜開了眼睛。他的眼眸不同於普通嬰孩的懵懂,反而帶著一絲極淡的清明,目光落在窗外的草木上,似乎在認真觀察著什麼。華胥氏見孩子醒來,臉上露出溫柔的笑容,卻不知這具嬰孩的身體裡,一顆屬於人皇的靈智,已在道力的滋養下,悄然萌發。

伏羲睜眼的瞬間,窗外恰好有片梧桐葉隨風飄落,葉片翻轉著掠過獸皮簾,最終停在他手邊。那細微的動靜本不足以引起尋常嬰孩注意,可他卻微微偏頭,小手指輕輕觸向葉片邊緣——指尖剛碰到葉脈,識海中便泛起一陣細微的漣漪,方才龍宇道力編織的靈智紋路,竟隨著葉脈的走向輕輕顫動起來。

華胥氏見他對落葉好奇,笑著將葉片遞到他掌心:“這是梧桐葉,秋日一到,部落外的梧桐樹便會落下許多。”她的聲音溫和,帶著人族部落特有的質樸,而這簡單的話語落入伏羲耳中,卻像一滴水珠融入識海——原本混沌的識域裡,竟首次浮現出“梧桐”“葉”“秋”的模糊概念,雖不成形,卻已是靈智萌發的明證。

遠在虛無之海的起源殿中,龍宇指尖的鴻蒙盤再次亮起微光。盤麵映出伏羲掌心托著落葉的畫麵,他能清晰感知到,那縷道力正與伏羲自身的感知相連,如同在黑暗中點燃的燈芯,正引導著伏羲主動去觀察周遭世界。“天地萬物皆有法則,由感知入悟,方能窺得大道門徑。”龍宇輕聲呢喃,並未再注入新的道力——他深知,靈智的成長需靠伏羲自行探索,外力過多反而會桎梏其本源。

日子在部落的狩獵與采集間悄然流逝,伏羲漸漸長大,不再是繈褓中的嬰孩。他雖比同齡孩童沉默,卻總愛蹲在部落邊緣的河畔,盯著水中的遊魚、岸邊的草木發呆。其他孩子追逐打鬨時,他會撿起石子在泥地上畫些奇怪的紋路——有時是模仿魚鰭的擺動,有時是勾勒葉脈的分叉,那些紋路歪歪扭扭,卻隱隱暗合天地運行的軌跡,正是他識海中靈智紋路的外化。

這日清晨,部落的青壯年又扛著石斧外出狩獵,留下老弱婦孺整理獸皮、晾曬野果。伏羲獨自走到河畔,望著河麵倒映的朝霞出神。忽然,一陣急促的呼喊從上遊傳來:“水漲了!快往高處跑!”

連日降雨讓河水暴漲,渾濁的水流裹挾著泥沙與斷木奔湧而下,岸邊的茅草屋已被浸得半濕。族人們驚慌失措地收拾東西,華胥氏也急忙跑來拉伏羲,卻見他站在原地未動,目光死死盯著河麵——水流中,斷木與石塊碰撞的軌跡、漩渦旋轉的方向,在他眼中漸漸清晰,識海中的靈智紋路突然劇烈轉動起來,龍宇當年埋下的“悟”之力量,此刻竟與天地間的水之法則產生了共鳴。

“伏羲!快走!”華胥氏急得聲音發顫,伸手去拉他的胳膊。可伏羲卻抬手指向河麵,小臉上滿是前所未有的清明:“娘,看——它們走的路,是一樣的。”

他口中的“它們”,是水中漂浮的斷木。華胥氏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看到混亂的水流,可伏羲的識海中,卻已浮現出清晰的軌跡:所有斷木在遇到礁石時,都會順著水流的推力轉向,最終彙入同一個漩渦——這看似無序的現象,實則藏著“勢”的法則。

就在這時,上遊突然傳來孩童的哭聲。原來是兩個年幼的族人被水流衝倒,正抓著一根斷木在水中掙紮。族人們驚呼著想要施救,卻因水流太急不敢靠近。伏羲見狀,突然彎腰撿起幾塊扁平的石子,用力朝著斷木前方的水麵擲去——石子貼著水麵跳躍,恰好落在漩渦邊緣,激起的漣漪竟讓水流的方向微微偏轉,斷木順著這股微弱的力量,緩緩漂向岸邊。

族人們趁機衝上前,將兩個孩子拉了上來。所有人都圍著孩子慶幸,唯有華胥氏看向伏羲的眼神滿是詫異——她清楚兒子從未學過控水之法,可剛才那擲出的石子,卻像是精準算準了水流的每一處變化。

此刻的起源殿中,龍宇看著鴻蒙盤上的畫麵,嘴角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盤麵中,伏羲識海的靈智紋路已徹底舒展,原本細小的“靈智通道”,如今已拓寬成能容納天地信息的“悟之道徑”,而那絲先天八卦的本源氣息,也開始在紋路間流轉。“水勢藏理,觀物悟道,伏羲的靈智已真正覺醒。”龍宇抬手收起鴻蒙盤,殿宇中的混沌晶石不再發光,虛無之海的寧靜重新籠罩而來。

他知道,自己的暗助已完成使命。接下來,伏羲會在對天地萬物的觀察中,逐步領悟陰陽、推演八卦,最終成為帶領人族走出蒙昧的人皇。而那縷曾護佑他神魂、開啟他靈智的道力,也會化作伏羲自身的“悟”之根基,融入他所開創的人族文明之中,在洪荒大地上,寫下屬於人皇的傳奇。

河畔的伏羲還在望著水流,他蹲下身,用手指在濕潤的泥地上畫下一道彎曲的紋路,又在紋路兩側各畫了一個小圈。那是他今日從水流中悟到的“勢”與“變”,也是先天八卦誕生前,最原始的“道”之印記。陽光灑在他身上,映得他眼中的清明愈發明亮,仿佛能看透天地間的每一處法則與奧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泥地上的紋路剛畫完,一陣風掠過河畔,吹得水麵泛起粼粼波光,也將伏羲指尖的泥點輕輕揚起。他抬頭望向天空,隻見雲團正緩緩舒展,時而聚成厚重的棉絮,時而散作纖細的絲縷,那變幻的形態竟與方才水中斷木的軌跡隱隱呼應。伏羲的目光漸漸凝住,識海中的“悟之道徑”突然嗡鳴起來,龍宇道力所化的靈光順著道徑流轉,將雲的聚散、水的漲落、葉的枯榮串聯在一起——這些看似無關的景象,在他眼中逐漸顯露出共通的“變”之規律。

華胥氏收拾好晾曬的獸皮,遠遠望見兒子蹲在河畔出神,便提著陶罐走過去,將溫熱的獸乳遞到他麵前:“伏羲,喝些乳再想吧,部落的人快帶著獵物回來了。”伏羲接過陶罐,卻沒有立刻飲用,而是盯著罐口映出的雲影發呆。罐中的獸乳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晃動,雲影在乳麵碎成細小的光斑,又迅速重新聚攏,這一幕讓他突然抬手,在泥地上添了兩道交叉的紋路,將之前畫的彎曲線條分成了四段。

“這是……”華胥氏湊過去看,隻覺得那些紋路古怪,卻不知伏羲此刻已在心中將“水勢”與“雲形”對應起來——交叉的紋路代表天地,彎曲的線條代表變化,四段區域則對應著水的漲落、雲的聚散。這簡單的圖案,正是他對“陰陽交替”最初的懵懂認知,也是先天八卦的第一縷雛形。

遠在虛無之海的龍宇雖未再催動鴻蒙盤,卻能感知到洪荒大地上那絲屬於伏羲的“道韻”正在變強。那道韻不再是依賴外力的微弱靈光,而是融入伏羲自身感悟、與天地法則相連的本源之力——就像一顆種子破土而出,開始主動汲取陽光與雨露。龍宇指尖輕輕點在身前的混沌晶石上,晶石表麵浮現出一道與伏羲泥地紋路相似的光痕,“以物觀道,以道觀物,伏羲已摸到了‘悟’的核心。”他輕聲自語,不再關注具體景象,隻任由那縷道韻在洪荒中自然生長。

日子一天天過去,伏羲對天地萬物的觀察愈發細致。他會在狩獵隊伍歸來時,蹲在獸骨旁觀察骨骼的走向;會在夜晚部落燃起篝火時,盯著火焰的跳動與灰燼的散落;甚至會在族人祭祀圖騰時,留意祭祀禮器擺放的位置與天地星辰的對應。每一次觀察,都讓他識海中的“悟之道徑”更加寬闊,道力靈光與先天八卦本源的融合也愈發緊密。

這日深夜,部落的人都已入睡,唯有伏羲坐在圖騰柱下,望著頭頂的星空出神。夜空如墨,星辰如同散落的碎鑽,有的恒定不動,有的緩緩移動,有的則會突然亮起又漸漸黯淡。伏羲伸出手指,順著星辰的軌跡在空中比劃,識海中的紋路突然劇烈閃爍起來——龍宇當年埋下的道力靈光,此刻竟與星辰運轉的法則產生了強烈共鳴,那些原本分散的靈智紋路,開始圍繞著先天八卦本源緩緩旋轉,如同星辰繞著北極星運行。

“原來如此……”伏羲輕聲呢喃,聲音雖輕,卻帶著一種超越年齡的通透。他終於明白,天地間的一切變化都並非無序:水流的方向遵循地勢,雲的聚散遵循風氣,星辰的運轉遵循天軌,而這些“序”的核心,正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平衡——就像白天與黑夜交替,寒冷與溫暖輪轉,這便是他此前隱約感知的“陰陽”。

他猛地起身,跑到河畔,借著月光在泥地上畫出八個不同的圖案:有的是三道橫線,有的是橫線中間斷開,有的是上下斷、中間連。這些圖案正是他從天地萬物中悟得的“乾、坤、震、巽、坎、離、艮、兌”,也是先天八卦的完整形態。圖案剛畫完,夜空突然降下一縷微弱的星輝,恰好落在八卦圖案中央——那是天地法則對伏羲悟道的認可,也是龍宇道力最終與伏羲自身感悟徹底融合的征兆。

此刻的起源殿中,龍宇睜開雙眼,望向洪荒的方向。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那縷曾護佑伏羲神魂的道力,已完全化作伏羲自身的悟道根基,不再需要任何外力支撐。而伏羲的神魂,也從最初被壓製的火種,成長為能照亮人族蒙昧的火炬。“道力引路,悟道在己,人皇之路,自此真正開啟。”龍宇抬手一揮,起源殿外的虛無之海泛起一圈金色漣漪,像是在為這場跨越時空的暗助畫上圓滿的句號。

河畔的伏羲還在凝視著泥地上的八卦,月光灑在他身上,映得他眼中滿是璀璨的星輝。他知道,這些圖案藏著天地的奧秘,未來他要帶著族人,循著這奧秘分辨四季、預測風雨、躲避災禍,讓人族在洪荒大地上真正站穩腳跟。而他不會知道,在遙遠的虛無之海,曾有一位道尊以道力為燈,為他驅散神魂的陰霾,照亮了這條從蒙昧走向開化的悟道之路。

夜風再次吹過,卷起地上的落葉,卻沒有吹散泥中的八卦紋路。那些線條深深印在河畔的泥土裡,也深深刻進了人族文明的起源之中,在洪荒的歲月裡,靜靜等待著被世人知曉、被後世傳承的那一天。

喜歡源道龍宇洪荒劫紀請大家收藏:()源道龍宇洪荒劫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年代:夫妻都有金手指的美好生活 詭案筆記:開局繼承宋慈仵作禁術 當祂們認為你是醫生 探案係統綁定落魄書生 太太彆演了,禁欲傅總會讀心 魂穿劉備,我二弟天下無敵! 星塵遺書 讓你當後娘,你躺平成全家白月光 明末改革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