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集: 商朝建朝歌:定鼎中商·天壇通神_源道龍宇洪荒劫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源道龍宇洪荒劫紀 > 第39集: 商朝建朝歌:定鼎中商·天壇通神

第39集: 商朝建朝歌:定鼎中商·天壇通神(2 / 2)

隊伍行至天壇下,玄清先登上天壇的下層方形台,手持拂塵在空中一揮,口中念起“引氣咒”。隻見淡金色的道力從拂塵中溢出,順著天壇的石階向上流動,依次點亮了下層的青石、中層的白玉八卦、上層的青銅星宿圖案。待道力流到通神柱時,柱身的北鬥七星圖案突然亮起,淡金色的光芒直射天際,頂端的定星珠也隨之發出柔和的紅光。

“天庭之氣已至,請大王登壇祭祀!”玄清轉身對湯王說道。

湯王整理了一下王袍,一步步走上天壇的三層台。登上頂層圓形台時,他隻覺一股溫暖的氣息從腳下的青銅板傳來,順著雙腿流遍全身,抬頭望去,隻見天際的雲層似乎被無形的力量分開,露出一片湛藍的天空,天空中北鬥星的方位,正與通神柱上北鬥七星的圖案遙遙相對。

玄清遞上三炷香,湯王接過香,在青銅星宿圖案前跪下,將香插入香爐中,口中禱告:“商王履癸湯王本名),今日遷都朝歌,設天壇通天庭。願昊天上帝、瑤池金母護佑商朝,使國泰民安、五穀豐登;願人族氣運昌盛,遠離戰亂、災禍。若商朝有失德之處,還請天庭示警,寡人定當改正。”

禱告聲剛落,通神柱突然發出一陣清脆的鈴聲,頂端的定星珠紅光更盛,緊接著,一道柔和的聲音傳入湯王耳中:“湯王仁政,天庭已知。此後商朝若有要事,可於天壇祭祀禱告,天庭會酌情回應。望湯王堅守仁心,勿學夏桀暴政,以保商朝國運綿長。”

湯王知道這是天庭的旨意,連忙再次叩首:“寡人定當遵從天庭旨意,以仁治國,不負天地護佑!”

祭祀結束後,湯王回到宮城,在大殿中召開朝會,與百官商議商朝的國策。伊尹上前奏道:“大王,如今朝歌已建成,天壇通天庭,當務之急是製定‘井田製’,將土地分為九塊,中間一塊為公田,周邊八塊為私田,民夫先耕公田,再耕私田,這樣既保證了國家的賦稅,又能讓百姓有田可種。”

仲虺也奏道:“夏人迷信鬼神,常以活人祭祀,導致民怨沸騰。臣建議廢除活人祭祀,改為以牛羊、穀物祭祀天地、祖先,這樣既能順應民心,又能體現大王的仁政。”

玄清則補充道:“大王,鴻蒙宗願在朝歌設立‘傳法閣’,派弟子傳授人族修法,讓百姓學習強身健體之術,既能提高勞作效率,又能在遇到災禍時自保。此外,傳法閣還可整理夏商時期的典籍,記錄曆史、曆法,為商朝留下文化根基。”

湯王一一采納眾人的建議,當即下令:任命伊尹主持井田製的推行,仲虺負責製定祭祀禮儀,玄清主持傳法閣的建設。百官紛紛領命,朝會結束後,便各自著手辦理事務。

五、萬民安居:朝歌興盛啟中商

遷都朝歌後的第二年,商朝迎來了第一個豐收年。洛水兩岸的農田裡,稻穀、粟米長得顆粒飽滿,民夫們收割莊稼時,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東市的糧商們忙著將糧食運到各地售賣,西市的布商們擺出了新織的麻布、絲綢,南市的陶器攤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陶罐、陶碗,北市的牲畜市場裡,牛羊的叫聲此起彼伏,整個朝歌城一派繁榮景象。

這日,湯王再次來到天壇,玄清正在通神柱旁觀測星象。見湯王前來,玄清躬身行禮:“大王,臣方才觀測星象,見商星心宿二)光芒旺盛,這是商朝國運昌盛之兆。此外,洛水的靈源也比去年更充沛,地脈之氣流轉順暢,朝歌城的氣運已穩如泰山。”

湯王望著天壇下的朝歌城,隻見市井中人流如織,宮城的飛簷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心中十分欣慰:“多虧道尊指點、仙長相助,還有伊尹、仲虺等賢臣輔佐,商朝才能有今日的興盛。昨日伊尹奏報,井田製推行後,百姓的私田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不少歸附的部落都來朝歌學習井田製,想來用不了多久,整個商朝都會富足起來。”

“大王仁政,萬民歸心,這才是商朝興盛的根本。”玄清說道,“前日起源殿傳來消息,玄空大長老見商朝治理得法,已命人將《商族修法要略》謄抄百卷,分送各地部落,助更多人族學習修法。道尊也說,商朝若能保持仁政,國運可延續數百年。”

湯王心中一動,問道:“仙長,寡人何時能再入起源殿,向道尊當麵道謝?”

玄清答道:“道尊曾說,待商朝度過‘建國三劫’——即遷都之劫、推行新法之劫、部落歸附之劫,大王便可再入起源殿。如今三劫已過,大王若有此意,臣可隨時開啟通往起源殿的通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湯王點頭:“好,待秋收結束後,寡人便隨仙長入起源殿,向道尊稟明朝歌近況,也表寡人感激之情。”

正說話間,遠處傳來一陣喧嘩,隻見仲虺帶著幾位部落首領快步走來。為首的是葛部落的首領葛伯,他手中捧著一塊玉璧,走到湯王麵前躬身行禮:“大王,我葛部落今年收成頗豐,這玉璧是部落的珍藏,特來獻給大王,願歸順商朝,遵商朝禮製,學商朝井田之法。”

緊隨其後的是昆吾部落首領,他獻上一柄青銅劍:“我昆吾部落擅長鑄銅,此劍是部落最好的工匠所鑄,願獻於大王,隻求能派工匠入朝歌,學習鴻蒙宗的修法,讓鑄銅之術更進一層。”

湯王連忙扶起幾位首領,笑道:“諸位部落願意歸附,寡人十分欣慰。葛部落若想學井田製,伊尹會派官吏前往指導;昆吾部落想學修法,玄清仙長的傳法閣隨時歡迎工匠入閣學習。此後,我們便是一家人,共保人族安穩,共促商朝興盛。”

幾位首領聞言大喜,連連叩謝。玄清看著這一幕,輕聲對湯王說:“大王,部落歸附,人族同心,這正是道尊希望看到的‘人族聚氣’之象。待更多部落歸附,人族氣運彙聚,即便日後有小劫,也可輕鬆化解。”

湯王深以為然,他轉頭望向通神柱,隻見柱身的星宿圖案在陽光下泛著微光,頂端的定星珠安靜地反射著天光,仿佛在默默守護著這座新生的都城。

秋收結束後,湯王如約隨玄清前往起源殿。玄清在天壇頂層點燃“通界符”,符紙燃燒後,一道淡金色的光門在通神柱旁顯現,光門後是一片虛無的黑暗,卻隱約能看到遠處有一座宮殿的輪廓——那便是起源殿。

踏入光門的瞬間,湯王隻覺一陣輕微的眩暈,再睜眼時,已站在起源殿的廣場上。廣場鋪著潔白的玉石,遠處的九龍寶座上,道尊龍宇身著玄色龍紋道袍,正垂眸望著他。鴻蒙盤懸於寶座上方,盤上星軌流轉,清晰映出朝歌城的景象,甚至能看到市井中百姓勞作的身影。

“湯王無需多禮。”龍宇的聲音傳來,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朝歌之事,本尊已通過鴻蒙盤知曉。你推行仁政、廢活人祭祀、聚人族部落,做得很好。”

湯王躬身行禮:“若無道尊指點、鴻蒙宗相助,商朝難有今日。寡人今日前來,一是道謝,二是想請教道尊,商朝日後當如何延續國運,不負人族期望?”

龍宇抬手一揮,鴻蒙盤上的星軌變幻,映出商朝中後期的景象——有商王武丁中興的繁榮,也有商紂時期的奢靡混亂。“國運盛衰,皆在君主一念之間。”龍宇緩緩說道,“商朝初期,你與伊尹、仲虺等人以仁治國,國運自然昌盛;但若後世君主失德,沉迷享樂,濫用民力,即便有天壇通神、鴻蒙宗護持,國運也會衰敗。”

他頓了頓,繼續道:“本尊可贈你一枚‘醒君佩’,若後世商王失德,佩上的寶石便會變暗;若商王改正,寶石會恢複光澤。此佩雖不能直接改變國運,卻可作為警示,提醒商王堅守初心。此外,玄空會命鴻蒙宗弟子世代駐守朝歌傳法閣,既傳修法,也記錄商朝興衰,為後世人族留下借鑒。”

說話間,一枚玉佩從鴻蒙盤中飛出,落在湯王手中。玉佩通體翠綠,中間刻著“仁”字,觸手溫潤,隱隱有靈氣流轉。湯王連忙接過,再次叩謝:“多謝道尊賞賜,寡人定會將醒君佩代代相傳,叮囑後世子孫堅守仁政,不負道尊期望,不負人族百姓。”

龍宇微微頷首:“去吧。記住,人族的未來,終究掌握在人族自己手中。天壇通神,通的不僅是天庭之氣,更是人族的民心;朝歌定鼎,定的不僅是商朝的都城,更是人族的根基。”

湯王恭敬地退出起源殿,踏上返回朝歌的歸途。當他再次站在天壇上,手中緊握著醒君佩,望著下方繁榮的朝歌城,心中充滿了堅定。他知道,商朝的路還很長,但隻要堅守仁政、凝聚民心,定能不負道尊的囑托,不負人族的期望,讓朝歌成為人族興盛的基石,讓商朝的國運延續百年、千年。

此後,朝歌城逐漸成為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越來越多的部落歸附,越來越多的百姓遷居於此。傳法閣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懂修法的官吏、工匠、農夫,井田製讓糧食連年豐收,青銅鑄造術在修法的加持下愈發精湛,甚至能鑄造出帶有道紋的禮器、兵器。天壇的通神柱始終矗立在城東,默默連著天庭與人間,守護著這座都城,守護著人族的希望,為日後商朝數百年的基業,寫下了最堅實的開篇。

喜歡源道龍宇洪荒劫紀請大家收藏:()源道龍宇洪荒劫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末世之熱血燼途 基金會那些故事 穿越廢土我是老天爺親閨女 輔助科比三連冠後,我接棒湖人 10滴血戰神 破案:我的共情能力能摸屍 規則怪談:龍國守護神是全球唯一 西湖謎案 【民間故事】合集 異界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