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之巔,雲氣翻騰間漫著尚未散儘的仙光與劫灰。薑子牙身披闡教所賜的杏黃旗,手持打神鞭立於封神台中央,台前“封神榜”懸浮半空,金色榜文流轉著鴻鈞親賜的道韻,將伐商之戰中陣亡的仙將、妖修姓名一一顯化,每念及一人,便有一縷殘魂自虛空中飄來,被榜文之力牽引著入榜受封。
此時,虛無之海與洪荒交界的起源殿內,龍宇一襲玄金龍紋道袍端坐於鴻蒙寶座上,指尖鴻蒙盤緩緩旋轉,盤麵混沌色光暈中清晰映出岐山封神的全貌。他那雙能洞穿萬古的金瞳平靜地掃過封神台上下,目光掠過薑子牙肅穆的神情,掠過闡教十二金仙分立兩側的身影,也掠過那些殘魂入榜時或不甘、或釋然的姿態,唇角勾起一抹淡不可察的弧度。
“玄空,你看這封神之序。”龍宇開口,聲音不疾不徐,卻帶著穿透殿宇的道威,守在殿側的玄空——那位追隨龍宇記錄萬載典籍的時空神魔殘魂所化大長老,聞言上前一步,目光落在鴻蒙盤投影上,拱手道:“尊上,鴻鈞道祖所定‘封神榜’果然有序,陣亡者依生前修為、功過來定神位,雷部、星宿部、瘟部等空缺皆被填補,天庭建製漸趨完整,此般封授,倒也能暫平劫後紛亂。”
龍宇微微頷首,指尖輕彈鴻蒙盤,盤麵光暈驟縮,聚焦在封神台周圍的天地靈氣上。隻見那些因仙妖大戰、伐商廝殺而躁動的劫氣,正隨著封神榜的封授緩緩沉降,原本翻湧的烏雲漸散,龜裂的大地開始滲出微薄的生機,就連遠處朝歌方向殘留的血腥氣,也在榜文道韻的滋養下慢慢淡化。
“鴻鈞這一步,算是穩住了表麵的劫亂。”龍宇語氣平淡,金瞳中卻無半分輕鬆,“他以封神榜收攏殘魂、定天庭神位,實則是將劫氣暫時封印於神位體係中,借諸神之力壓製天地間的戾氣,看似平和,卻治標不治本。”
玄空心中一凜,湊近鴻蒙盤仔細觀瞧,果然見那些沉降的劫氣並未消散,而是化作極細微的黑色絲線,纏繞在受封者的神位光暈上,甚至有幾縷順著封神榜的道韻,悄悄滲入了洪荒大地的深處,如同埋在土壤裡的種子,隻待時機便會破土而出。他不禁問道:“尊上,如此說來,這封神並非劫的終結?可如今商亡周立,闡截大戰落幕,三界看似已歸平靜……”
“平靜?”龍宇輕笑一聲,指尖鴻蒙盤突然逆轉,混沌光暈中浮現出一幅幅未來的虛影:洪荒大地深處,幾處原本穩固的地脈開始微微震顫,裂縫中滲出黑色的劫氣;三十三重天方向,昊天端坐於未建成的淩霄寶殿內,眉宇間帶著對神權的焦慮;更遠處,幽冥輪回邊緣,幾縷未被平心娘娘察覺的怨靈,正順著輪回通道悄悄向上攀爬。
“你看到的平靜,不過是劫氣暫歇的假象。”龍宇的聲音沉了幾分,金瞳中閃過一絲凝重,“封神劫的慘烈,遠超龍漢初劫與巫妖劫——前兩劫雖亂,卻未傷洪荒根本,可此次封神,仙妖廝殺、人神混戰,早已將洪荒的地脈、靈氣、輪回秩序攪得千瘡百孔。鴻鈞的封神榜,隻能暫時填補表麵的空缺,卻補不了洪荒破碎的根基。”
他抬手一揮,鴻蒙盤虛影散去,目光望向殿外虛無之海的方向,那裡混沌氣流緩緩湧動,仿佛在呼應他的話語:“你且記著,今日封神台上的‘有序’,不過是為日後更大的劫數埋下伏筆。洪荒大地經此一劫,早已不堪重負,今日暫壓的劫氣,終有一日會隨著地脈的破碎、靈氣的枯竭而爆發,到那時,便不是封神能平息的了……”
玄空聞言,心中震撼不已,連忙取出玉冊,以神魂之力記錄下龍宇的話語,筆尖劃過玉冊時,竟因心緒激蕩而微微顫抖。他抬頭看向龍宇,見這位自鴻蒙之前便存在的道尊,正抬手輕撫身前懸浮的起源珠,珠子表麵流轉著柔和的光暈,似乎在默默滋養著洪荒大地深處的生機。
“尊上,那我們……”玄空欲言又止,他知道龍宇早已洞曉未來,卻不知為何不直接出手阻止這潛在的劫數。
龍宇似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道:“道有定數,劫有輪回。洪荒的命運,需由它自身去經曆,我若強行乾預,隻會打亂道的秩序,引發更可怕的後果。今日觀封,不過是確認劫的走向,待日後洪荒真到破碎之時,起源殿自會有應對之法。”
說罷,他再次看向鴻蒙盤,盤麵重新亮起,這次映出的不再是封神台的景象,而是岐山腳下那些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人族百姓——他們正扶老攜幼,在周軍的安撫下重建家園,孩童的笑聲、婦人的織機聲,漸漸蓋過了戰場上的廝殺餘音。
“好在,人族尚有生機。”龍宇的語氣緩和了些許,金瞳中閃過一絲暖意,“周室雖承天命建朝,卻需謹記‘民心即道心’,若能護佑人族繁衍生息,或許還能為洪荒多爭取幾分存續的時間。隻是……”
他話鋒一轉,目光重新變得深邃:“劫未終結,這平靜,終究維持不了太久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音落下時,起源殿外的虛無之海突然掀起一陣微瀾,混沌氣流中,一縷極淡的黑色劫氣悄然飄過,被殿外的防禦陣法擋在門外,卻在陣法表麵留下了一道細微的痕跡——那痕跡如同一個警示,預示著未來即將到來的、更慘烈的破碎之劫。
玄空看著那道痕跡,握緊了手中的玉冊,深吸一口氣,將龍宇的歎息與眼前的景象一一記錄在冊,心中已然明了:今日的封神,不是結束,而是洪荒走向破碎的開始,而他們這些追隨道尊的存在,注定要在未來的劫難中,見證三界六道的誕生與變遷。
續)
那道留在防禦陣法上的黑色痕跡尚未消散,殿內鴻蒙盤突然微微震顫,混沌光暈中竟浮現出玄冥的身影——此時她正立於朝歌廢墟旁,指尖凝著一縷本源寒氣,將散逸在斷壁殘垣間的戾氣凍結。龍宇望著投影中玄冥略顯疲憊的側臉,金瞳中泛起柔和的光暈,指尖下意識摩挲著起源珠,那珠子似有感應,表麵流轉的光暈與鴻蒙盤的混沌色漸漸相融。
“玄冥這幾日,倒是耗了不少本源。”龍宇輕聲道,玄空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隻見投影裡玄冥抬手將凍結的戾氣收入玉瓶,轉身時無意間瞥見遠處周軍安撫百姓的場景,眉宇間緊繃的線條稍稍舒展。玄空連忙補充記錄:“祖巫玄冥自伐商之戰起,便一直以本源力護佑無辜人族,前幾日商紂自焚時,若不是她以‘鎮劫印’擋下鹿台坍塌的餘威,怕是要傷及更多流民。”
龍宇微微頷首,指尖輕點鴻蒙盤,投影畫麵陡然切換到昆侖山方向。闡教十二金仙正圍在元始天尊身旁,討論著封神後的教務安排,而通天教主則獨自一人立於誅仙陣遺址,望著滿地破碎的陣旗,神色複雜。“闡截兩教的嫌隙,可不是一次封神能抹平的。”龍宇語氣帶著幾分感慨,“元始為護闡教弟子,通天為保截教根基,此戰已結,可兩教弟子間的仇怨,卻會像劫氣一般,悄悄沉澱在洪荒的角落。”
玄空順著他的話往下想,忽然記起昨日源初七子傳回的消息,連忙道:“尊上,昨日七子中的‘時空子’來報,說在西岐城外發現幾名截教殘餘弟子,正暗中積蓄力量,似是想找闡教弟子報仇。”龍宇聞言,金瞳中閃過一絲冷光,卻並未下令乾預,隻是道:“讓他們去。道有輪回,仇有因果,若連這點因果都渡不過,日後更難應對洪荒破碎之劫。”
說話間,鴻蒙盤再次震顫,這次投影中出現的是帝俊與太一的身影。兄弟二人正率禦獸殿的異獸清理朝歌周邊的凶獸,帝俊掌心的太陽真火將一頭作亂的饕餮燒成灰燼,太一則以東皇鐘震散圍攏的妖獸群。“帝俊與太一自重塑金烏肉身、追隨本尊以來,倒是愈發沉穩了。”龍宇看著投影中配合默契的兄弟二人,唇角勾起一抹淺笑,“他們當年在巫妖劫中失去部族,如今護佑洪荒生靈,也算是另一種‘道’的圓滿。”
玄空跟著點頭,目光卻被鴻蒙盤邊緣突然浮現的一縷異常靈氣吸引——那靈氣呈淡灰色,混在正常的天地靈氣中,正悄悄向封神台方向飄去。“尊上,那是……”玄空話音剛落,龍宇已抬手將那縷灰色靈氣拘到鴻蒙盤前,指尖凝聚道力輕輕一觸,靈氣瞬間顯露出原本的模樣:竟是一縷被刻意偽裝過的劫氣,裡麵還裹著一絲極淡的羅喉殘息。
“羅喉的餘孽,倒是還沒徹底清理乾淨。”龍宇語氣轉冷,金瞳中閃過殺意,卻並未立刻出手,隻是任由那縷劫氣繼續向封神台飄去。玄空有些不解:“尊上為何不直接滅了這縷劫氣?若是讓它靠近封神榜,怕是會影響受封諸神的神位穩固。”
“我若現在出手,隻會打草驚蛇。”龍宇解釋道,“這縷劫氣裡的羅喉殘息極淡,顯然是有人故意放出,想試探本尊與鴻鈞的反應。若是本尊貿然乾預,反而會讓躲在暗處的餘孽藏得更深。不如讓它靠近封神榜,看看鴻鈞會如何應對——畢竟,這封神榜是他親賜,護榜之事,也該由他先出麵。”
話音剛落,鴻蒙盤投影中,那縷灰色劫氣已飄到封神台附近。薑子牙似有所覺,抬手揮動打神鞭,一道金光劈向劫氣,卻被劫氣靈活避開,徑直衝向懸浮的封神榜。就在這時,紫霄宮方向傳來一道蒼老的聲音,一道道韻凝成的鎖鏈突然出現,將灰色劫氣牢牢捆住,隨後鴻鈞的虛影顯現在封神台上空,指尖一點,劫氣便化作飛灰消散。
“鴻鈞倒是不慢。”龍宇看著投影中鴻鈞虛影訓斥薑子牙“護榜不力”的場景,淡淡道,“他既想借封神榜定天庭秩序,自然不會容忍有人在他眼皮底下作亂。隻是……他雖能滅了這縷劫氣,卻滅不了藏在洪荒各處的羅喉殘息,這些殘息就像毒瘤,遲早會隨著劫氣的爆發而擴散。”
玄空默默記錄下這一幕,抬頭時見龍宇已收起鴻蒙盤,正起身走向起源殿的觀景台。觀景台外是無邊無際的虛無之海,混沌氣流緩緩湧動,偶爾有幾顆星辰碎片從遠處飄過。龍宇憑欄而立,玄金龍紋道袍在混沌氣流中輕輕飄動,背影顯得格外孤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玄空,你說這洪荒,還能撐多久?”龍宇忽然開口,聲音帶著幾分悠遠,“龍漢初劫傷了洪荒靈根,巫妖劫損了洪荒生機,如今封神劫又攪亂了洪荒秩序,這三大劫數疊加,就算有封神榜暫時壓製,也不過是延緩了破碎的時間。”
玄空走到他身旁,望著眼前的虛無之海,沉聲道:“尊上早已洞曉未來,想必心中已有應對之策。屬下隻需追隨尊上,記錄下這洪荒變遷的每一幕,便已足夠。”龍宇聞言,側頭看向玄空,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你能有此心,倒是不負本尊當年救你殘魂、讓你執掌典籍之責。”
他抬手一揮,觀景台前方的混沌氣流突然散開,露出一幅震撼的景象:遠處的洪荒大地,雖表麵平靜,可大地深處的地脈卻在微微震顫,幾處原本流淌著靈泉的山穀,靈氣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更遠處的東海海域,海水開始變得渾濁,海底的火山頻繁噴發,顯然是地脈不穩的征兆。
“你看,這便是洪荒的現狀。”龍宇指著那片景象,語氣沉重,“表麵的平靜下,是早已千瘡百孔的根基。今日封神台上的‘有序’,不過是給眾生看的假象,真正的危機,還藏在洪荒的深處,藏在那些未被察覺的角落。”
他頓了頓,繼續道:“待日後地脈徹底崩裂、靈氣徹底枯竭,洪荒便會迎來真正的破碎——到那時,三十三重天會從洪荒剝離,成為獨立的天界;剩餘的陸地會化作修仙界與人界;幽冥輪回會徹底與洪荒分離,成為獨立的地界;而那些破碎的大陸碎片,會散落在虛無之海,化作星域與星係。”
玄空聽著龍宇的描述,手中的玉冊早已停下記錄,心中充滿了震撼——他雖知道洪荒終將破碎,卻從未想過破碎後的景象竟如此宏大。“那……那起源殿與尊上,會如何?”玄空忍不住問道。
龍宇轉過頭,望著觀景台外的虛無之海,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起源殿會脫離三界,懸於虛無之海,成為見證這一切變遷的‘永恒之地’;而本尊,會在洪荒破碎之時,以鴻蒙盤定三界秩序,以起源珠護佑那些尚有生機的生靈,尤其是人族——他們是洪荒未來的希望,是華夏文明的火種,絕不能在這場破碎之劫中熄滅。”
他抬手凝聚道力,在觀景台前方的混沌氣流中,勾勒出一顆藍色的星球虛影——那星球表麵覆蓋著大片的海洋與陸地,陸地上隱約可見山川河流的輪廓,正是後世的地球。“這便是洪荒破碎後,最大的那塊大陸碎片。”龍宇指著那虛影,語氣帶著幾分期待,“本尊會在這顆星球上留下華夏文明的印記,讓人族在這片新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延續洪荒的血脈。”
玄空看著那藍色星球的虛影,心中漸漸明了:龍宇看似一直在“觀劫”,實則早已為洪荒的未來做好了鋪墊——從護佑玄冥、重塑帝俊太一,到建立鴻蒙宗、培養源初七子,再到如今為地球留下文明火種,每一步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尊上深謀遠慮,屬下佩服。”玄空拱手行禮,語氣中滿是敬重。龍宇淡淡一笑,收回勾勒星球的道力,混沌氣流重新聚攏,將那藍色星球的虛影遮住。“這一切,不過是本尊順應‘道’的安排罷了。”他轉身走向殿內,“好了,今日觀封之事已了,你將今日所見所聞整理成冊,存入藏經閣,日後也好讓後人知曉,這封神劫背後的真相。”
玄空連忙應下,捧著玉冊跟在龍宇身後,心中卻還在回響著龍宇之前的歎息——“劫未終結”。他知道,今日的封神,不是洪荒劫數的結束,而是新的開始;而他們這些追隨道尊的存在,也將在未來的歲月裡,見證一場足以改變整個洪荒命運的“破碎之劫”,見證三界六道的誕生,見證華夏文明的起源。
當兩人的身影消失在殿內時,起源殿外的虛無之海再次恢複平靜,隻有那道留在防禦陣法上的黑色痕跡,依舊清晰可見,如同一個無聲的警示,預示著未來即將到來的風雨飄搖。
喜歡源道龍宇洪荒劫紀請大家收藏:()源道龍宇洪荒劫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