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壽山彆故地,靈果蘊道心
封神劫落幕第三百日,洪荒碎塊化作的星域仍在虛無中緩緩沉降,萬壽山五莊觀的晨霧卻已帶著亙古不變的清寂,漫過朱紅觀門與階前千年古柏。鎮元子立在觀後人參果園中,玄色道袍隨山間靈風輕拂,目光落在那株遮天蔽日的靈根上。
此樹乃混沌初分、鴻蒙始判之際誕生的先天靈根,樹乾如青銅鑄就,枝椏間凝結著淡淡的鴻蒙紫氣餘韻。此刻枝頭上懸著二十七顆人參果,果子形如三朝未滿的嬰孩,四肢俱全,五官俱備,肌膚泛著瑩白光澤,輕風吹過便微微晃動,似在沉睡中呼吸。樹底那方先天土靈泉仍在汩汩冒泡,泉水滋養著靈根的虯結根係,絲絲縷縷的天地靈氣順著根係攀升,在果實表麵凝成細密的光露。
“師尊,真要將‘續命三果’悉數帶去?”清風捧著玉質托盤上前,托盤上墊著萬年錦緞,三枚最大的人參果靜靜臥在其中,隱隱有靈韻流轉。這三枚果子曆經三萬六千年方才成熟,是此輪結果中品相最佳者,尋常地仙見了怕是要為之瘋狂——畢竟聞一聞便可增壽三百六十歲,服食一枚更能延壽四萬七千年,幾乎相當於三分之一的天地元壽[__ink_in]。
鎮元子抬手輕撫樹乾,指尖掠過粗糙的樹皮,眼中閃過一絲悵然卻堅定的神色:“洪荒已碎,三界初立,此等靈物當有其應劫之用。道尊定三界秩序,護億萬生靈,這份功德遠超靈果本身。”他轉頭看向身旁的明月,“觀中諸事暫由你二人打理,持此‘地脈符’,若遇靈根異動便貼於樹根,可穩百年氣運。”
明月接過刻滿土屬性符文的玉符,忍不住問道:“師尊何時歸來?那起源殿獨立於三界之外,傳聞連鴻鈞道祖都未曾踏足……”
“道尊既許我前往,便自有分寸。”鎮元子俯身拾起托盤,指尖在果子表麵輕輕一拂,一層淡金色的靈光便將果實包裹,“此去或需旬月,記住,閉門謝客,守好五莊觀這方淨土即可。”說罷,他足尖一點,身形化作一道流光衝天而起,玄袍在晨光中展開,如同一朵墨色祥雲劃破天際。
飛離萬壽山的刹那,鎮元子回望了一眼這片守護了數十萬年的土地。昔日洪荒大地廣袤無垠,萬壽山本是中原腹地的靈脈樞紐,如今卻成了修仙界西牛賀洲的一處孤島。下方山川河流已不複舊貌,昔日熟悉的地貌被撕裂成破碎的地塊,唯有五莊觀因靈根鎮壓地脈,才得以保全完整。他輕輕歎息,將目光投向天際那處隱約可見的鴻蒙紫氣,那便是起源殿的方向。
行至半途,一道赤紅流光自星域碎塊間穿出,化作紅雲的身影。他如今雖隻是殘魂凝聚的身形,卻也帶著幾分昔日洪荒散修領袖的氣度:“鎮元兄,果然是去見道尊?”
“紅雲老弟何時蘇醒的?”鎮元子停下腳步,眼中閃過驚喜。昔日紫霄宮聽道,他與紅雲最為交好,巫妖劫中紅雲身隕,他雖尋得殘魂卻無力複生,沒想到竟是道尊出手相助。
紅雲苦笑一聲:“前日在起源殿中蘇醒,蒙道尊以起源珠滋養魂體,方能凝聚形體。此番聽聞兄台攜寶前往,特來引路——那起源殿方位飄忽,若無指引,縱是聖人也難尋蹤跡。”他說罷揮手祭出一枚玉簡,“這是玄空大長老繪製的路徑圖,標注了三界通道的節點。”
鎮元子接過玉簡,神識掃過便了然於心:“有勞老弟。我觀你魂體已穩,想來用不了多久便能重塑仙身。”
“全賴道尊所賜。”紅雲眼中滿是感激,“走吧,再晚些怕是要錯過了殿中辰時的靈霧。”二人並肩而行,兩道靈光在破碎的洪荒星域間穿梭,下方是正在成形的星係雛形,星辰碎片碰撞間迸發的火光,映照得二人身影忽明忽暗。
二、界域穿鴻蒙,殿外見神威
穿過三十三重天與修仙界的界域屏障時,鎮元子明顯感覺到一股強大的道力在周身流轉。那道力溫和卻不容抗拒,將他周身的靈氣梳理得井然有序,連托盤上的人參果都似受到滋養,表麵的靈光愈發璀璨。
“此乃道尊布下的‘界域緩衝陣’。”紅雲解釋道,“洪荒碎裂時,三界氣息紊亂,道尊以鴻蒙盤之力設下此陣,既防界域碰撞,又能調和靈氣。”說話間,二人已踏入一片虛無之境,此處沒有星辰,沒有靈氣,唯有一片混沌色的霧氣在緩緩流動。
就在鎮元子以為踏入了混沌之時,前方霧氣忽然分開,一座巍峨到難以想象的宮殿出現在眼前。
起源殿通體由混沌神石鑄就,每一塊石材上都天然形成了道紋,殿頂覆蓋著流光溢彩的鴻蒙晶瓦,陽光自新生成的太陽星係而來)照射其上,折射出千萬道霞光。殿門高逾萬丈,雕刻著開天辟地、龍漢爭雄、巫妖爭霸、封神之戰的連環圖案,每一筆都蘊含著道韻,細看之下竟似在緩緩流動,重演著洪荒億萬年的變遷。門前兩側立著四根盤龍柱,柱上纏繞著九爪金龍雕像,龍目圓睜,口中銜著混沌寶珠,散發出鎮壓萬古的神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便是起源殿?”鎮元子心神震動,他活了近百萬年,見過紫霄宮的莊嚴,見過瑤池的華美,卻從未有一座建築能讓他生出如此渺小之感。殿門前的空地上,數十名身披黑金戰甲的護衛肅立,每一人身上都散發著不弱於金仙的氣息,腰間佩劍皆是混沌材質鍛造,顯然是起源殿護衛殿的成員。
“鎮元大仙駕臨,玄空有失遠迎。”一道蒼老卻洪亮的聲音響起,一名身著灰袍的老者緩步走出,須發皆白,卻麵色紅潤,雙目如古井般深邃。他身後跟著兩名童子,一人捧著拂塵,一人抱著典籍,正是鴻蒙宗大長老玄空。
鎮元子連忙拱手:“玄空大長老客氣了,晚輩鎮元,特來拜謁道尊。”他深知玄空乃是追隨道尊自鴻蒙之前而來的存在,見證了虛無之海誕生到三界立序的全過程,論資曆遠超自己。
玄空撫須笑道:“道尊已在殿內等候,隨我來吧。”說罷引著二人向殿內走去。路過盤龍柱時,鎮元子特意留意了一眼柱上的金龍雕像,竟從中感受到了與道尊同源的龍威,心中愈發敬畏——傳聞道尊本體乃是萬億丈的九爪金龍,平時非大劫不降臨,今日能得見真容,實乃天大的機緣。
踏入殿門,一股濃鬱的道韻撲麵而來。殿內並非想象中的昏暗,而是由殿頂鑲嵌的千萬顆混沌晶石照明,光線柔和卻能照亮每一個角落。地麵鋪著光滑如鏡的鴻蒙玉磚,倒映出三人的身影,兩側立著數十尊石像,皆是洪荒時期的神魔殘魂所化,如今已是起源殿的護衛。
行至正殿外的庭院,鎮元子忽然停下腳步,目光被庭院中的幾樣事物吸引。左側是一座兵器庫,半開的庫門內隱約可見各式法寶的靈光,有古樸的鐘鼎,有鋒利的劍戈,每一件都散發著令人心悸的威壓;右側是一座丹藥房,陣陣丹香飄出,僅是聞了一口,便覺丹田內的仙力愈發精純。庭院中央的空地上,一名身著紅衣的少女正在練槍,槍法靈動卻不失剛猛,手中三尖兩刃槍揮動間,竟有混沌魔龍的嘶吼聲隱約傳來。
“那是道尊的妹妹龍曦仙子。”紅雲低聲道,“手中法寶乃是融合了混沌魔龍殘魂的三尖兩刃槍,修為已達聖人巔峰。”
龍曦似乎察覺到了他們的目光,收槍轉身,看向鎮元子的目光帶著幾分好奇,隨即頷首示意,便化作一道紅光消失在庭院深處。玄空解釋道:“龍曦仙子剛從修仙界歸來,正為法寶淬煉之事忙碌。”
穿過庭院,便是起源殿的正殿。殿門由萬年沉香木打造,上麵雕刻著“道啟鴻蒙”四個大字,筆力蒼勁,仿佛蘊含著開天辟地的力量。玄空上前推開殿門,輕聲道:“道尊,鎮元大仙到了。”
三、殿內見道尊,靈果表敬意
鎮元子深吸一口氣,捧著玉托盤緩步走入正殿。殿內空曠卻不冷清,中央的高台上擺放著一張由混沌龍玉打造的寶座,寶座上斜倚著一名男子,身著繡著九爪金龍的黑色帝袍,麵容俊朗,雙目微閉,周身縈繞著淡淡的虛無氣息。明明近在咫尺,卻又似遠在鴻蒙之外,讓人看不清真實樣貌——正是道尊龍宇。
寶座兩側侍立著兩人,左側是身著金袍的帝俊,周身散發著太陽真火的燥熱氣息,手中握著一柄鎏金權杖;右側是身著銀袍的太一,東皇鐘懸在腰間,鐘體上的星辰紋路流轉不息。二人雖是殘魂重塑,卻已達聖人二重境,氣息之強,遠超巫妖劫時期。
“晚輩鎮元,拜見道尊。”鎮元子躬身行禮,將玉托盤高高舉起,“聞道尊定三界秩序,護億萬生靈,晚輩無以為敬,特攜三顆先天人參果前來,聊表心意。”
龍宇緩緩睜開雙眼,目光落在托盤上的人參果上,眼中閃過一絲訝異:“此乃混沌初分的先天靈根所結之果,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三千年成熟,耗時近萬年方才得此一枚,鎮元子倒是舍得。”
“靈果雖貴,卻不及道尊功德萬一。”鎮元子誠懇道,“昔日洪荒動蕩,龍漢劫、巫妖劫、封神劫連綿不斷,晚輩雖為地仙之祖,卻隻能守著五莊觀一方淨土,無力庇護眾生。如今道尊以一己之力定三界六道,使生靈有了安身之所,此等功德,當受晚輩一拜。”說罷便要雙膝跪地。
“不必多禮。”龍宇抬手一揮,一股柔和的道力將鎮元子托起,“你能守五莊觀靈根百萬年,護住先天土脈,亦是功德一件。”他看向帝俊,“將靈果收下,存入丹藥寶庫,待日後有需再用。”
帝俊上前接過托盤,指尖觸碰到人參果時,眼中閃過一絲讚歎:“此果蘊含的生機倒是濃鬱,若輔以起源珠之力煉製,或可助人重塑仙身。”太一也湊上前看了一眼,點頭道:“比當年巫妖劫時所見的靈果品相更佳,想來是受了地脈滋養。”
龍宇看向鎮元子,淡淡問道:“萬壽山如今情況如何?洪荒碎裂時,那處地脈怕是受了不小的衝擊。”
“托道尊的福,靈根有先天土靈泉滋養,地脈還算穩固。”鎮元子答道,“隻是周邊地貌儘毀,昔日熟悉的山川河流皆已化作星域碎片,五莊觀如今已成修仙界西牛賀洲的孤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乃劫數使然。”龍宇語氣平靜,“洪荒大陸不堪封神劫重負而碎,本是天道輪回,但我已以鴻蒙盤之力穩住了主要靈脈,五莊觀所在之地脈,正是修仙界的核心土脈之一,日後當能逐漸恢複生機。”他頓了頓,又道,“你既為地仙之祖,當知地脈對修仙界的重要性。日後若遇地脈異動,可持此符前往幽冥輪回見平心,她自會相助。”
一枚刻著“鎮地”二字的玉符緩緩飄到鎮元子麵前,玉符上散發著濃鬱的土屬性與輪回氣息。鎮元子連忙接過,心中感激不已:“多謝道尊厚愛,晚輩定不負所托,守護好修仙界地脈。”
就在此時,殿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玄冥祖巫身著青色長裙走入殿內,周身帶著淡淡的冰霜氣息。她看向鎮元子,微微頷首,便走到龍宇身旁,輕聲道:“平心傳來消息,幽冥輪回已初步穩定,六道秩序也已確立,隻是新生亡魂尚不知輪回規則,還需時日引導。”
“此事交由你與平心處置即可。”龍宇眼中閃過一絲柔和,“無需急於求成,三界初立,諸多事宜都需循序漸進。”
鎮元子見狀,心中了然——傳聞道尊與玄冥祖巫有三世情緣,當年巫妖劫中,道尊為護玄冥,不惜硬接太一的東皇鐘與帝俊的太陽真火,這份情誼早已傳遍洪荒。如今二人並肩而立,雖未言語,卻自有一股默契流轉,讓人不敢輕易打擾。
玄空此時捧著一疊典籍走入殿內,躬身道:“道尊,《三界修法總綱》已編撰完成,其中地仙篇特請鎮元大仙過目,還望斧正。”
鎮元子接過典籍,隻見封麵上“三界修法總綱”六個大字蒼勁有力,翻開內頁,地仙篇詳細記載了地仙的修煉法門、地脈運用、洞府構建等內容,甚至連他從未外傳的“地元訣”都有提及,隻是更為完善精妙。他心中震動,抬頭看向玄空:“大長老此作堪稱地仙修煉的聖經,晚輩怎敢斧正?”
“鎮元大仙乃地仙之祖,對土屬性功法的理解遠超我等。”玄空笑道,“道尊說,三界修法當博采眾長,方能助生靈更好地修行。”
龍宇頷首道:“洪荒時期,各族修法各自為戰,以致靈氣浪費、爭端不斷。如今三界立序,當統一修法根基,讓不同境界、不同種族的生靈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你若有補充,儘可告知玄空,納入總綱之中。”
鎮元子心中暖意湧動,道尊此舉顯然是認可了他在地仙中的地位,也為地仙一脈的傳承鋪平了道路。他連忙道:“晚輩願將‘地元訣’完整版獻上,融入總綱之中,供修仙界地仙修行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