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七點,林深頂著黑眼圈衝進實驗室。玻璃門剛滑開,就看見小陳蹲在實驗台邊,手裡捏著根比頭發絲還細的探針,老張則趴在電腦前,屏幕上滿是密密麻麻的藍色光點。
“林哥!你可來了!”小陳一抬頭,眼裡全是紅血絲,“老張跟我熬了一晚上,把你說的‘記憶碎片保存’模塊加進去了,可突觸捕捉還是卡殼。”
林深放下公文包,抓過旁邊的一次性杯子灌了口冷水,走到電腦前:“卡在哪兒了?昨天標的數據呢?”
老張把椅子往旁邊挪了挪,指著屏幕上的曲線:“你看,這是淩晨三點測的,最多隻抓到8x1013個突觸,離101?還差一大截。就像抓魚,網眼太大,小的全漏了,網眼太小,又把魚鰭勾破了——神經元一被探針碰到就縮,根本沒法完整捕捉。”
“探針的靈敏度調了嗎?”林深手指在鍵盤上敲了敲,調出探針參數,“上次不是說把閾值降到0.1微安了嗎?”
“調了!”小陳湊過來,把手裡的探針舉到林深眼前,“你看這針尖,納米塗層都快磨沒了,我昨天換了三根,還是一樣。突觸這東西太精貴,就像豆腐腦,碰一下就碎,更彆說要把101?個都撈出來,還不能漏一個。”
林深接過探針,對著燈光看了看,指尖能感覺到細微的電流震顫:“是不是塗層的問題?之前用的氧化矽,可能跟神經元的生物電排斥。小陳,你去倉庫把聚酰亞胺的塗層拿過來,換這個試試——去年測過,跟神經細胞的相容性能高30。”
“聚酰亞胺?那玩意兒可貴了!”小陳咋舌,“上次申請的時候,gcta的王經理還說咱們‘鋪張浪費’,說普通塗層能湊合用。”
“現在湊合用不了了!”林深把探針放回托盤,聲音提高了點,“101?個突觸是硬指標,差一個都沒法構建完整的意識模型。你跟倉庫說,就說是我的指令,後續報銷我來跟王經理談。”
老張突然拍了下桌子:“談?我看懸!剛才王經理還發微信問我,你今天來沒來實驗室,說要是再沒進展,下周就把量子存儲芯片的采購款停了——那芯片可是存意識數據的關鍵,沒它咱們就算抓到突觸也白搭。”
林深的手指頓了頓,掏出手機想給家裡打個電話,屏幕亮了又按滅——早上出門時,媽正拿著他小學的書包,說要送他去學校,他沒敢多待,隻說了句“晚上給你帶包子”就跑了。
“林哥,你是不是又擔心阿姨了?”小陳看出他的心思,遞過來一杯熱咖啡,“要不你中午回去看看?這邊有我和老張盯著,塗層換好我給你發視頻。”
“不了,”林深接過咖啡,抿了一口,燙得他舌尖發麻,“等把突觸捕捉穩定了再說。對了,昨天我跟你說的‘記憶碎片保存’,怎麼加進去的?”
“就是在捕捉程序裡加了個‘碎片緩存池’,”老張點開另一個界麵,屏幕上出現一堆零散的光點,“比如神經元突然斷連,沒捕捉到的突觸數據就先存這兒,等探針再靠近時補抓。但現在問題是,緩存池存多了會卡頓,就像手機存太多照片會死機,剛才就卡了三次,丟了兩萬多個突觸數據。”
“把緩存池分三個區,輪流存,”林深指著屏幕,“a區存正在捕捉的,b區存緩存的,c區做備份,這樣切換的時候就不會卡。你現在改程序,我和小陳換塗層。”
三人忙到中午,小陳終於把換好塗層的探針裝到儀器上。老張按下啟動鍵,實驗室裡隻剩下儀器的嗡鳴聲,電腦屏幕上的藍色光點慢慢增多,像撒了一把星星。
“1x1013……5x1013……”小陳盯著屏幕,聲音都在抖,“8x1013了!比早上多了一倍!”
老張攥著鼠標,手心裡全是汗:“彆急,再等等,看能不能穩住……哎?掉了!掉到7.8x1013了!”
林深皺著眉,湊到顯微鏡前看探針:“探針碰到血管了,神經元應激收縮了。小陳,把探針的移動速度調慢一半,每秒0.5微米,跟神經元的生長速度同步。”
小陳趕緊改參數,屏幕上的光點又開始往上跳。就在這時,林深的手機響了,屏幕上跳著“王經理”三個字。
“林博士,忙呢?”電話裡的聲音帶著點陰陽怪氣,“我剛從你們實驗室樓下過,聽老張說,你又換了貴的塗層?”
“王經理,聚酰亞胺塗層是為了提高突觸捕捉率,”林深走到走廊接電話,壓低聲音,“現在已經能抓到9x1013個了,再調整兩天,就能到101?。”
“再調整兩天?”王經理笑了,“林博士,我們投了三千萬,不是讓你天天在實驗室‘調整’的。我跟你說,下周三之前,必須拿出穩定的101?個突觸數據,不然資金就停,你自己看著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經理,技術不是催出來的!”林深有點火了,“101?個突觸,相當於把地球所有的沙子都數一遍,還得每個沙子都做標記,急不來!”
“我不管急不急,”王經理的聲音冷下來,“總部那邊催得緊,說你要是搞不定,就換彆人來搞。林博士,彆以為你媽生病我們就不敢動你——項目才是第一位的。”
林深的拳頭攥得發疼,掛了電話,靠在牆上深呼吸。走廊儘頭的窗戶對著醫院方向,他突然想起李醫生昨天說的“多提記憶碎片”,掏出手機給家裡打了過去。
響了三聲,電話被接起來,傳來媽的聲音,還有電視裡《還珠格格》的背景音樂:“喂?誰啊?”
“媽,是我,小深。”林深的聲音軟下來,“你吃早飯了嗎?包子我讓樓下張嬸給你送過去了。”
“小深?”媽頓了頓,“哦……包子吃了,甜的,你小時候最愛吃。對了,你什麼時候放學啊?我給你留了橘子糖,在碎花手帕裡。”
林深的眼睛有點熱:“快了,媽,我忙完這陣就回去。你彆老看電視,站起來走走,記得吃藥。”
“吃藥?吃什麼藥?”媽嘀咕著,“我沒生病啊,是不是你感冒了?要多喝熱水,我給你煮了薑湯,在廚房鍋裡溫著。”
林深鼻子一酸,剛想說“那是上周的薑湯”,就聽見電話那頭小陳喊:“林哥!9.8x1013!快到了!”
“媽,我先忙了,晚上再給你打電話。”林深掛了電話,快步跑回實驗室。
電腦屏幕上,藍色光點密密麻麻,像一片星空,右上角的數字穩定在9.8x1013,還在慢慢往上跳。老張盯著屏幕,手都在抖:“還差兩千萬……就差兩千萬個突觸了!”
“把緩存池的備份區打開,”林深盯著探針的實時畫麵,“探針現在在海馬體區域,這裡的突觸最密集,小心點,彆碰到神經纖維。”
小陳屏住呼吸,一點一點調著操縱杆。突然,屏幕上的數字猛地一跳——1.01x101?!
“到了!到了!”小陳跳起來,手裡的操縱杆差點掉地上,“101?個突觸!穩定了!”
老張拍了下桌子,杯子裡的咖啡都灑了:“老天!終於成了!我這眼睛沒白熬!”
林深盯著屏幕上的數字,長長鬆了口氣,後背的衣服都被汗濕透了。他掏出手機,想給李醫生發個消息,告訴她“靈境映射”有進展了,說不定以後能幫媽恢複記憶,手指卻頓住了——屏幕上還停留著和媽的通話記錄,備注是“媽”。
“林哥,你發什麼呆啊?”小陳遞過來一瓶可樂,“該慶祝啊!咱們是第一個抓到101?個突觸的團隊!”
林深接過可樂,沒打開,看著屏幕上的突觸模型:“還沒到慶祝的時候,這隻是捕捉,接下來要把這些突觸數據轉換成意識片段,還要存到量子芯片裡……路還長著呢。”
“但至少咱們邁出第一步了!”老張拍了拍他的肩膀,“對了,剛才王經理又發微信,問進展怎麼樣,我還沒回,你說咋說?”
林深拿起手機,給王經理回了條消息:“101?個突觸已穩定捕捉,下周提交數據報告。”然後把手機揣回兜裡,看著屏幕上的藍色光點,輕聲說:“媽,再等等我,很快……很快就能讓你記起我了。”
小陳和老張沒聽見他的話,還在興奮地討論接下來的計劃,實驗室裡的儀器嗡鳴聲,夾雜著他們的笑聲,在清晨的陽光裡,顯得格外有勁兒。
喜歡意識永生:星河之下的靈魂史詩請大家收藏:()意識永生:星河之下的靈魂史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