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的注冊流程,在專業代理機構的協助下,進行得異常順利。
斯語將其命名為“言究堂文化工作室”,取“言吾探究文化精髓”之意,聽起來既雅致又貼合他“文化工作者”的身份。
人員方麵,斯語秉承著精簡高效的原則。
他暫時隻計劃招募一個核心崗位——個人助理,要求是能統籌處理他絕大部分對外事務,具備出色的溝通能力、談判技巧、時間管理能力和絕對的忠誠度。
為此,他開出了遠超市場平均水平、極具競爭力的薪酬,包括高額底薪、績效獎金、豐厚的年終獎以及完善的福利保障,委托了一家頂級獵頭公司進行搜尋。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很快,獵頭推薦了幾位優秀的候選人。
經過幾輪麵試,斯語最終選中了一位名叫顧磊的年輕人。
顧磊今年二十八歲,畢業於國內頂尖商學院,擁有多年在大型文化傳媒集團擔任項目經理的經驗。
邏輯清晰,處事沉穩,談吐得體,最重要的是,眼神裡透著一種認真負責、值得信賴的勁兒。
斯語與他深入交談後,發現他對文化行業有著深刻的理解,甚至本身就是言吾的讀者,對《射雕英雄傳》的劇情如數家珍,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
“我看重你的能力和態度。”斯語對顧磊說,“在我這裡,你需要負責的事情會很多,很雜。
包括但不限於對接各方合作邀約、初步篩選項目、管理我的日程、處理媒體問詢、協助管理版權事務、以及與我的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保持溝通。
簡單來說,你就是我的‘大管家’和外聯樞紐。能勝任嗎?”
顧磊推了推鼻梁上的金絲眼鏡,目光堅定,語氣沉穩。
“斯語先生,感謝您的信任。我熱愛文化行業,也敬佩您的才華。我有信心,也有能力為您處理好這些事務,讓您能更專注於創作。”
於是,顧磊正式入職,成為了“言究堂”的第一位員工,也是斯語最得力的助手。
顧磊的工作能力很快就得到了展現。
恰逢《射雕英雄傳》實體出版事宜提上日程。
《俠影》雜誌社在見識過言吾作品恐怖的號召力後,對《射雕》的實體發行權誌在必得,第一時間就發來了合作邀約,條件比之前更加優厚。
斯語直接將這份邀約以及相關的背景資料交給了顧磊,想看看他的處理能力。
顧磊接手後,並沒有急於回複。
他先是仔細研究了《射雕英雄傳》的網絡數據、讀者反饋、以及《俠影》雜誌社近期的經營狀況和渠道能力。
然後,他起草了一份縝密的談判方案,分析了合作的利弊,設定了談判的底線和目標。
在與《俠影》主編陸天明的談判中,顧磊表現得既尊重對方,又不失鋒芒。
他肯定了《俠影》此前合作的良好基礎,但也巧妙地提出了基於《射雕》當前更高熱度和價值所應匹配的更高版稅要求、更大力度的宣傳承諾以及更靈活的後續合作選項。
整個過程有理有據,進退有度,最終為斯語爭取到了一份遠超預期的出版合同,連斯語看過之後都暗自點頭。
“處理得不錯。”斯語對顧磊表示了肯定,“以後這類事務,就交由你全權負責初步接洽和談判,最終協議我來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