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參峒距離安寧縣不算遠,直線距離約莫三四百裡。
若是尋常商旅,或許要走上兩三日。
但對於身負武功,腳力驚人的陸沉而言,即便不借助馬匹,全力奔行之下,大半天功夫也足以抵達。
至於那些崎嶇難行的山路,在他這等氣關境的好手麵前,更是不足為懼。
養參峒派來的信使,是一個名叫沙摩柯的少年。
他皮膚黝黑發亮,身形瘦小卻顯得十分精乾,約莫十五六歲的年紀,一雙眼睛黑白分明,透著山裡人特有的機警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惶恐。
陸沉與他同行,一路也從他結結巴巴,不甚流利的官話中,大致了解了龍脊嶺以南,巫溪蠻地界的情況。
那片地域主要由十大峒寨劃分統治。
“峒”並非指單一村落,而是指被群山環抱,中間擁有較大平坦穀地,足以聚集大量族人,形成武裝自保勢力的區域。
類似於一個大型的山中堡壘群。
大乾朝廷更習慣稱之為“土司”。
各峒之間,通常由實力最強的“大峒”管轄若乾“小峒”,形成鬆散的聯盟或隸屬關係。
求援的養參峒,便是巫溪十峒中實力靠前的大峒之一。
以采掘,培育珍稀山參聞名,與大乾關係較為融洽。
而此次犯邊作亂的,原本是一個名為“飛山峒”的小峒。
不知何故,其峒主近年學成了幾手詭異巫術,性情隨之大變。
其族人也開始漸漸變得暴戾嗜殺。
峒主遂即率領族人四處燒殺劫掠。
不僅禍害其他蠻族峒寨,如今更是將矛頭指向了向來與人為善的養參峒。
“大、大人。”
沙摩柯指著前方層巒疊嶂的山嶺,官話說得有些吃力。
“前邊,就、就是巫溪地界了。”
陸沉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
隻見龍脊嶺蒼茫的山體至此愈發雄偉,宛如一條巨龍在此處微微抬起了它那覆蓋著原始森林的脊背。
山勢起伏之間,數條水脈如同巨龍身上的紋路,蜿蜒流淌而出。
其中一條水色略顯深沉,兩岸植被格外茂密的溪流,在陽光下泛著奇異的光澤。
想必就是巫溪蠻賴以得名的“巫溪”了。
空氣中,似乎也開始彌漫起一絲與龍脊嶺北麓不同的,帶著淡淡濕腐氣息和某種草木異香的獨特味道。
十峒百寨依著蜿蜒的巫溪星羅棋布。
人口竟有十萬餘戶之眾。
在這片山高林密的土地上,已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隻不過十峒之間並非鐵板一塊。
有的峒寨隱居深山,幾乎不與外界往來。
有的則樂於互市通商,甚至與山外的大乾百姓互通婚姻。
陸沉一行人沿著山道行進,聽著沙摩柯用生硬的官話斷斷續續地介紹著情況。
他了解到,巫溪蠻民主要依靠耕種與手工業為生。
早年大乾曾派人協助興修水利,使得這山中穀地也能開墾出梯田,種植水稻、小麥、高粱與甘蔗。
峒中的婦人尤其擅長織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