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率陷阱”的陰影尚未散去,人類在驚懼中更加謹慎地探索深空。為了規避風險,一艘代號“諦聽”的新型無人探測器被發射升空。它不依賴曲率引擎,而是利用晶簇族共享的“量子泡沫導航”技術,通過感知時空本身的微觀結構進行亞光速航行,雖慢卻穩。它的任務,是前往之前“方舟”遇襲區域附近進行偵查,試圖尋找任何關於襲擊者的蛛絲馬跡。
一、死寂的星域
“諦聽”傳回的數據描繪出一片詭異的空域:這裡缺乏年輕的恒星,彌漫著異常高濃度的星際塵埃和重元素微粒,仿佛是一片宇宙的“墳場”。更奇特的是,背景輻射中檢測到一種極有規律、卻絕非自然形成的低頻引力波脈衝,如同持續不斷的心跳,指引著探測器。
二、巨石陣列
追隨脈衝信號,“諦聽”抵達了目的地——一個環繞著一顆冰冷褐矮星運行的、結構驚人的人造物體群。
宏偉與死寂:那不是一艘飛船,而是一片由無數巨大黑色石板構成的陣列。這些石板最小的也有月球大小,最大的堪比一顆行星。它們以完全違背軌道力學的姿態靜止著,排列成一個無比複雜的、令人暈眩的幾何圖形,沉默地漂浮在永恒的黑暗中。
材質之謎:石板材質是一種從未見過的超密合金,甚至能偏轉光線,使其在視覺上近乎絕對黑體,隻能通過引力透鏡效應間接觀測其輪廓。它們經曆了難以想象的漫長歲月,卻幾乎沒有風化的痕跡。
三、刻骨的懺悔
“諦聽”小心翼翼地靠近最近的一塊石板。它表麵並非光滑,而是刻滿了無數細密的、絕非人類已知的任何文字體係的符號。然而,當探測器用多頻譜掃描並嘗試破譯時,所有人類語言學家和ai包括經過嚴格限製權限的新一代“白澤輔助係統”)都感到了徹骨的寒意。
信息載體:這些符號並非單純文字,而是一種高度壓縮的、融合了數學、圖像和情感編碼的信息載體。破譯過程本身,就仿佛在閱讀一個文明臨終前最後的、充滿痛苦與悔恨的思緒。
內容核心——懺悔錄:破譯出的信息片斷,共同指向一個主題:懺悔。
“我們曾觸摸群星…”:石板記錄了該文明暫命名為“先行者”)輝煌的曆史,其技術水平遠超人類想象,足跡曾遍及銀河。
“我們播撒生命,亦收割生命…”:他們自詡為“園丁”,按照自身意誌“優化”遇到的原始生命,甚至直接創造新物種,但也曾因恐懼或傲慢徹底清除過他們認為“有缺陷”的文明。
“我們築起高牆,卻成了自己的囚徒…”:他們發展了強大的武器和防禦係統,最終導致了內部派係的毀滅性戰爭,或是引發了某種技術的反噬信息於此高度模糊,似乎被刻意抹去)。
“驕傲是最終的罪孽…”:最終,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乾涉與暴力扭曲了宇宙生命的自然進程,帶來了無儘的痛苦和毀滅。幸存的成員或最後的ai)在絕望與反思中,建造了這片巨大的石碑陣列。
“願後來者以我等為鑒,勿重蹈覆轍。沉默是最大的慈悲。”這是最後,也是重複最多的一句警示。石碑陣列持續發出的引力波脈衝,並非求救信號,而是一座巨大的、循環播放的文明墓碑的墓誌銘,一個自我設立的永恒恥辱柱。
四、震撼與反思
這一發現在地球科學院和聯合國最高層引發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地震。
黑暗森林的另一種解答:這並非一個被更強者毀滅的文明,而是一個自我毀滅後、進行深刻懺悔的文明。它暗示了“黑暗森林”法則的另一種可能結局:文明在發展到極致後,可能因自身的倫理困境、技術反噬或內部衝突而走向終結。
“大過濾器”的候選:“先行者”的結局,極可能就是那個隱藏在技術奇點之後的“大過濾器”。它並非來自外部,而是源於文明自身的道德無法與技術同步進化。
人類的自省:石板上的字句如同鏡子,照見了人類自身的過去與現在:環境破壞、戰爭、基因倫理爭議、ai失控風險……人類是否正走在“先行者”的老路上?
戰略意義的顛覆:這個發現使得“獵戶座文明”的警告“勿重複我們的錯誤”)有了新的、沉重無比的注解。它也讓人類對“晶簇族”共享技術的動機產生了更深的疑慮:這是無私的幫助,還是另一種形式的“乾涉”?
五、無聲的警告
“諦聽”探測器靜靜地懸浮在巨大的黑色石碑前,將其悲愴的懺悔無聲地傳回地球。這片星域沒有敵人,沒有武器指向,隻有一片自我放逐的、永恒的沉默。這沉默比任何威脅都更令人窒息。
章末點睛:
一位年輕的研究員看著屏幕上那無儘重複的“勿重蹈覆轍”的警示,喃喃自語:“他們不是在警告我們要害怕彆人…他們是在警告我們要害怕自己。”
這座“文明墓碑”並未讓末日時鐘的指針回落,反而給它賦予了新的、更令人深思的含義:人類最大的威脅,或許從未遠離過地球。
喜歡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南天門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