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號”艦橋內的氣氛凝重如鐵。兩艘偵察艦的失聯,如同一塊巨石壓在每個人的心頭。對那片詭異重力異常區的持續掃描,除了確認幾個更微弱的、分布似乎有規律的引力波動點外,一無所獲。那裡仿佛是一個純粹的“虛無”陷阱,吞噬一切,不留痕跡。
就在林星宇艦長準備下令編隊謹慎後撤,重新規劃航線時,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
一、來自深淵的信號
“報告!接收到微弱信號!來源……來源是失聯的‘偵察者二號’的信標頻率!”通訊官的聲音因極度震驚而顫抖,幾乎破音。
所有人都愣住了。在那種強度的引力潮汐下,艦體應該早已被撕成基本粒子,怎麼可能還有信號傳出?
“信號極其微弱,時斷時續,受到強烈乾擾……正在嘗試解析!”技術軍官的手指在控製台上飛速跳動。
主屏幕上,一條扭曲、充滿雜音的波形圖艱難地跳動著。它完全不像是常規的無線電通訊,更像是一種……受到劇烈擾動的空間本身發出的“呻吟”。
“增強信號!過濾雜波!”林星宇命令道,心臟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動。
經過複雜的算法處理,一段極其短暫、破碎不堪的信息片段被提取出來。它並非語言,而是一係列高度複雜、非周期性的能量脈衝模式,其中夾雜著“偵察者二號”傳感器在最後時刻瘋狂記錄下的物理數據碎片。
二、難以置信的解讀
科學團隊立刻投入全力分析。最初的假設是傳感器故障導致的亂碼,或者是引力場扭曲時空產生的自然輻射噪聲。但隨著分析的深入,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可能性浮現出來。
“艦長……這……這不可能……”首席科學家埃琳娜·沃森博士臉色蒼白,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激動,“這些脈衝模式……它們具有……信息結構!”
“信息結構?”林星宇追問。
“對!它不是隨機的!它的統計特征、冗餘度、甚至……甚至某種類似‘語法’的嵌套結構,都強烈指向這是一種編碼信息!”沃森博士調出分析圖譜,“更重要的是,我們分析了夾雜在其中的傳感器數據碎片……數據顯示,在艦體解體的瞬間,傳感器捕捉到了一種……一種非碳基的生命特征信號!”
“非碳基?”艦橋上一片嘩然。
“是的!不是以碳鏈為基礎的有機分子活動特征,而是……一種基於矽鍺複雜晶格的能量代謝和信息傳遞模式!其能量載體不是atp,更像是……光子或某種量子態的轉換!”沃森博士幾乎是在呐喊,“偵察者二號不是在墜毀,它是在被……解析!這個重力陷阱,可能不是自然現象,而是一種……一種生命體,或者其造物!”
三、顛覆性的認知
這個結論如同一道霹靂,在艦橋炸響。
非碳基生命!
不是微生物,而是能製造出如此恐怖引力場、瞬間捕獲並“解析”先進星際戰艦的智能生命形態!
這完全顛覆了人類對生命和智能的所有認知基礎。人類一直在尋找類地行星、液態水、碳基化學跡象,而真正的星際鄰居,可能是一種以純能量或奇特物質結構存在、生存在極端物理環境下的、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
“它們……它們在試圖溝通?”林星宇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抓住關鍵點。
“無法確定是溝通……還是……警告,甚至是……攻擊本身的一部分。”沃森博士艱難地說,“信號太破碎了。但可以肯定,我們遭遇的不是簡單的自然現象或無意識的武器係統。我們遭遇的,是‘他者’。一種我們無法理解,其存在本身就可能對我們構成致命威脅的‘他者’。”
四、嚴峻的抉擇
“偵察者二號”用最後的“生命”,傳遞回了這個石破天驚的消息。信號在持續了短短幾秒後,再次徹底消失,仿佛被那黑暗徹底消化殆儘。
現在,“軒轅號”遠征軍麵臨的,不再僅僅是航行的障礙,而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第一次接觸局麵。但這次接觸,是在極端不對等和充滿敵意或至少是極度危險)的情況下發生的。
對方是什麼?是一種巨大的引力生命體?還是一個操控引力的矽基文明?
對方的意圖?陷阱是主動攻擊?是防禦機製?還是某種無意識的“捕食”行為?那斷斷續續的信號,是痛苦的哀嚎,是好奇的探查,還是冰冷的警告?
如何應對?是繼續嘗試發送和平信息人類的信息編碼對方能理解嗎?)?是立即撤退,遠離這個危險的“生物”或“領地”?還是……做好戰鬥準備?
林星宇看著屏幕上那片吞噬了他部下的黑暗空域,此刻,那片黑暗仿佛有了生命,正在無聲地凝視著他們。人類引以為傲的科技,在這種未知的存在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全艦隊,最高警戒等級提升至‘Ω級’接觸未知智能體)。所有武器係統待命,但未經允許,嚴禁任何挑釁行為。”林星宇的聲音沉穩,但緊握的拳頭暴露了他內心的波瀾。
“向地球發送最高優先級加密信息,代碼:‘突破七號’。內容:確認與非碳基智能生命體發生接觸,性質不明,極度危險。請求全球智庫支援,並……做好最壞打算。”
信息以量子糾纏通訊的方式,瞬間傳回數十光年外的地球。可以想象,這則消息將在故鄉引起何等巨大的震動和恐慌。
“軒轅號”及其艦隊,懸停在奧爾特雲的邊緣,與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無法理解,但確實存在的“異種”,陷入了無聲的對峙。人類的星空探索史,翻開了充滿未知與恐懼的全新一頁。
喜歡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南天門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