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鳥號”的建造與測試在挫折與教訓中穩步推進,但對潛在威脅的偵察與情報收集從未停止。在“神嗣號”如幽靈般遊弋、戰術意圖不明的陰影下,中國空天軍決定動用一張精心打造的“暗牌”,對日方進行一次高風險、高回報的抵近偵察。執行這一絕密任務的,是剛剛服役不久、高度保密的“燭龍”級深空隱形偵察艦的首艦——“潛影”號。
一、暗影出鞘
“潛影”號的設計理念與“影龍”戰機一脈相承,但更極端。它通體漆黑,外形光滑流暢如深海章魚,沒有任何突兀的棱角。其表麵覆蓋的隱形塗層能動態模擬背景的電磁輻射和星光,達到近乎完美的光學和雷達隱身。動力係統采用無工質場推進,運行時的熱信號和粒子泄露被降至極限。它是一艘為“窺探”而生的專業艦船。
任務目標:潛入日方宣布的“自由巡航”演習區域邊緣,捕捉“神嗣號”及其護航艦艇的高精度電磁頻譜信號、能量武器特征、無人機群協同數據鏈波形,並儘可能評估其新型探測係統的性能邊界。
二、無聲的滲透
“潛影”號如同融入墨汁的一滴暗影,悄無聲息地滑入目標空域。艦內,僅有幾名最精銳的偵察員和係統操作員,所有人都身著吸音服,交流依靠手勢和骨傳導耳機,最大限度地減少任何可能暴露的震動和信號。
被動傳感器全開,如同夜行動物敏感的觸須,捕捉著虛空中的每一絲信息漣漪。很快,強大的信號處理係統從背景噪音中分離出了目標——“神嗣號”及其編隊產生的複雜電磁輻射,如同黑暗中一座喧囂的鋼鐵城堡。
“檢測到‘神嗣’主雷達脈衝,模式識彆為‘主動相位陣列掃描’,頻率跳變規律正在分析……”
“捕捉到‘隼鳥’無人機群數據鏈信號,編碼方式未知,信號強度極高,正在進行全頻段記錄……”
“偵測到高能粒子束武器待機狀態下的能量泄漏特征,頻譜圖已獲取……”
數據如涓涓細流,彙入“潛影”號的中央數據庫。一切似乎順利得不可思議。
三、獵犬的警覺
然而,“神嗣號”作為技術對等的對手,其感知係統同樣敏銳。儘管“潛影”號的隱形近乎完美,但其長時間、高精度的被動偵聽,以及對特定信號的聚焦分析,仍然在極其敏感的空間背景場中,留下了一絲難以言喻的“擾動”。
“神嗣號”艦橋內,ai“禦鏡”的威脅評估指數悄然上升了一個等級。它無法直接鎖定“潛影”號,但基於複雜的概率模型和戰場直覺,它判斷存在一個高隱形的觀測者。
沒有警報聲,沒有戰鬥準備命令。隻有“禦鏡”向護航的“隼鳥”無人機群發出的一道無聲指令:“區域清掃,模式:驅離。”
刹那間,數十架“隼鳥”無人機如同被驚擾的蜂群,從“神嗣號”的陰影中激射而出。它們並未盲目開火,而是以驚人的效率,開始對“潛影”號可能存在的空域,進行密集的、多頻段的主動掃描和電子乾擾!強大的乾擾波束如同無形的探照燈,一遍遍掃過虛空。
四、刀尖上的舞蹈
“潛影”號內,警報燈無聲閃爍僅有操作員麵板上的視覺提示)。
“報告!遭遇高強度主動掃描!對方可能已察覺異常!”
“乾擾等級提升!數據鏈記錄受到嚴重影響!”
艦長葉文潔一位以冷靜著稱的女艦長)眼神銳利,下達一連串簡潔指令:“全係統進入‘深度靜默’模式。關閉非必要傳感器。動力輸出降至維持軌道最低值。機動規避,依托前方小行星殘骸區。”
“潛影”號如同受驚的墨魚,瞬間將“動力”和“感知”收縮到極致,僅依靠慣性,借助一塊大型太空殘骸的陰影,進行極其緩慢的漂移。它將自己完全“偽裝”成一塊冰冷的太空垃圾。
“隼鳥”機群的掃描波束數次掠過“潛影”號藏身的殘骸,最近時距離不足百米。偵察艦內的官兵甚至能感受到艦體傳來的、掃描波帶來的微弱電磁震動。每一秒都如同一個世紀般漫長。
五、金蟬脫殼
僵持了約半小時,“隼鳥”機群未能發現確鑿目標,在“禦鏡”的判斷中,威脅概率已降至可接受範圍。機群開始有序撤回。
但葉文潔並未立刻行動。她耐心等待,直到確認“隼鳥”完全回歸編隊,且“神嗣號”的主動掃描模式恢複常態後,才下達命令:“動力輸出,維持最低速,沿殘骸帶陰影區,脫離接觸。”
“潛影”號以堪比蝸牛的速度,悄無聲息地從殘骸後滑出,沿著預先規劃的、最不易被探測的航線,緩緩撤離了演習區域。直到遠離至安全距離,它才重新啟動主引擎,加速返航。
六、無價的收獲
儘管過程驚心動魄,但“潛影”號成功帶回了寶貴的“禮物”:
“神嗣號”核心雷達和火控係統的完整信號“指紋”。
“隼鳥”無人機群協同數據鏈的部分編碼樣本。
高能粒子武器的特征能量簽名。
最重要的是,確認了“神嗣號”擁有一種基於空間背景場異常分析的、超視距的隱形目標探測能力的雛形。
這些數據被立刻送往最高級彆的信號情報與分析中心。中國的電子戰專家和武器設計師,將有機會深入剖析對手的技術脈絡,從而研發更具針對性的對抗措施。
這次成功的“深淵窺探”,如同在黑暗的棋盤上,為中方點亮了一小塊關鍵的區域。雖然風險巨大,但其戰略價值無可估量。它證明,在頂尖技術的無聲較量中,中國已經擁有了能夠觸及對手核心地帶的“暗影利刃”。
喜歡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南天門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