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道標】毫無反應。數據流平穩如初。那瞬間的能量引動和轉化加速,完全被掩蓋在掃描間隙和背景噪聲之下,未曾觸發任何警報。
一次完美的……竊取!
死寂再次籠罩。趙生源繼續蟄伏,繼續“傾聽”,繼續等待下一個“完美刹那”。
時間在一次次極其微小、間隔漫長的“竊取”中流逝。
趙生源的“傾聽”變得越來越精準。他對道標掃描韻律的把握,從最初的模糊感應,逐漸變得清晰、深刻。他甚至開始能隱隱預測下一個較大間隙的出現時間。
他對“溝壑”形狀的調整也越發精妙。從最初粗暴地提升引導效率,到後來開始嘗試在間隙期內,極其短暫地“拓寬”溝壑,或者改變能量流入的“角度”,以圖在同時間內引入更多能量,或者讓能量更易於被混沌源光轉化。
混沌源光也在這一次次微小的“滋養”下,發生了肉眼不可見、卻本質性的變化。它那點本源光輝依舊極度內斂,但其同化轉化“空”之流質的效率,卻在緩慢而堅定地提升。它甚至開始能極其微弱地……反哺。
反哺的對象,並非趙生源的意識,也不是蘇晚的星火——那太危險。
它反哺的,是那維持著卵殼模擬波動的、瀕臨崩潰的法則結構本身!
一絲絲微弱到極致的、新生的混沌能量,被它提取出來,悄無聲息地注入那些最關鍵、損耗最嚴重的法則節點。
這不是修複,而是……加固!是讓這本該不斷衰敗的結構,維持在一個極其脆弱的……動態平衡之中!
於是,【虛空道標】監測到的數據,出現了一個極其“有趣”的、卻完全符合“靜滯消亡”模型的現象:
“樣本外殼模擬結構穩定性異常:衰減速率為0.0001單位時間。注:數值極小,處於誤差允許範圍邊緣,可能源於初始結構強度估算偏差或環境波動。)”“能量級維持臨界,波動未見顯著變化。”“綜合評估:樣本消亡過程極度緩慢,結構穩定性略高於預期模型,但仍處於不可逆衰退通道。”
道標並未警報,隻是將這條數據記錄下來,或許在未來某個時刻,用於修正對類似樣本的消亡模型預測。
它看不到,在那穩定衰亡的表象之下,一個竊取虛無以為食、竊取觀察韻律以為屏的循環,正在它目光的正中心,悄然建立!
趙生源的意識,依舊沒有“蘇醒”。但他那作為“溝壑”的存在,變得更加靈動,更加敏銳。他不再滿足於僅僅竊取能量。
在一次較長的掃描間隙中,他進行了一次更冒險的嘗試。
他極其短暫地……將“溝壑”的引導目標,從混沌源光……偏移開了一絲……對準了……那道標掃描波動本身……流逝過後、殘留在附近空間中的……一絲極其稀薄的……“信息餘韻”!
那是關於“空”之法則的破碎印記,是道標運作時散逸的、微不足道的“數據塵埃”!
他試圖竊取……知識!
這個過程遠比竊取能量更加困難,更加危險。那些“信息餘韻”雜亂、破碎,且極易引發道標的警覺。
第一次嘗試,他隻捕捉到了幾個毫無意義的、冰冷的法則碎片。第二次,他引來道標掃描強度一次微乎其微的、下意識的提升,險些暴露。他立刻停止,蟄伏了更長時間。第三次……
在不知第幾次的嘗試後,在某次“完美刹那”的末期,他終於成功地……將一絲關於“虛空道標基礎頻率調製”的……破碎信息……引入了混沌源光!
混沌源光本能地將其吸收、同化。
雖然無法立刻理解,但這絲信息,如同第一塊拚圖,沉澱了下來。
趙生源“感知”著這一切。
他的意識深處,那點篡逆的火焰,依舊沒有燃燒,卻沉澱得如同經過了萬億次鍛打的精鋼,冰冷,堅硬,蘊含著撕裂一切的鋒芒。
他依舊在蟄伏,在竊取。竊取能量。竊取韻律。竊取……那觀察者自身的碎片。
每一次成功的竊取,都讓那偽裝的死寂之蛹,內部積蓄的力量增加一分,讓那觀察的囚籠,無形中鬆動一絲。
他像一株生長在絕對零度下的詭秘藤蔓,以無比的耐心和瘋狂,沿著監獄的欄杆,悄然蔓延,等待著……最終勒碎它們的那一刻。
【虛空道標】依舊冰冷地閃爍著,傳遞著“靜滯消亡”的數據。
它或許永遠也不會明白,它正在親手記錄下的,是一場何等悖逆、何等的……針對神明本身的……寂靜盜竊。
喜歡青囊經外傳之青囊劫請大家收藏:()青囊經外傳之青囊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