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林錫光愛上了,空閒時間下農村走走看看的壞毛病。當然這是商銘的看法。
畢竟這是個亂世,安保說不定會出啥問題,這個時代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熱血的刺客從來不缺,站在後世角度看,有可能會認為他們被蠱惑了,但是他們能有什麼辦法了?他們願意為了理想付出一腔孤勇。當然拿錢辦事的也不少。
不過林錫光,常敬之這些人最近幾年在百姓中名聲很好,因為自從他們上台之後,是真的會擔心他們會不會餓死,而不是苦一苦百姓罵則我來擔。也許後世有人把他們比作烏合之眾,但是非曲直他們還是看的見得。
林錫光要去的後世定西附近的村子。他是跟著貨郎後麵的進村的,由於是農忙時節,這個點的大人都在地裡勞作,留在家裡要麼是老不中用要麼是小不中用。
在村裡的狗叫之前,隨著貨郎敲響隨聲帶的撥浪鼓,一些小的孩子趴在自家用黃土夯的園子矮牆上,亮晶晶的眼睛看著,一些跑回去去叫自己的家的老人。
貨郎的貨物,其實一點都不豐富,五人能擔多少東西了,林錫光早就仔細看過,挑子裡隻有一些布匹,鹽,火柴針線,麥芽糖這些零碎而已。
通過詢問那布匹還是這裡的一戶人家要嫁女兒了,特意預定給女兒做嫁妝的。
看著不敢圍上來的小孩子,林錫光內心很驕傲,他以為他在民國十一年就要求各地政府推行的防止人口失蹤教育起作用了。其實是這幫小孩子看著往日的熟人後麵跟著幾個穿著很好的陌生人才不敢上前的。但是他偏偏不知道。
於是他老懷大慰之後,豪橫的讓隨從在貨郎那裡買了兩大捧麥芽糖,把聚在院子裡玩的小孩子叫出來,一一給他們發糖,這些頭發黃黃的丫頭和男仔被糖的甜蜜打敗了心底的害怕,乖乖圍上來吃糖。
林錫光看著,這群大一點四五歲,小一點兩三歲的孩子,渾身都是土,穿的衣服要麼被縫補的密密麻麻,要麼明顯看著大了好幾號,要麼隻有上衣沒有下衣。每一個都是瘦瘦的,臉上都掛滿討好的笑容。不過這笑臉怎麼和自己的小閨女的笑臉一樣越看越好看。
林錫光心裡還是有點低落,他感覺他做了好多事,但是現狀依然這麼嚴峻。這都是他走過的第二十個村子了。
林錫光也不嫌棄,抱起這個孩子給他擦擦鼻涕,給那個楷楷眼屎,順便還幫他們捉捉虱子。
隨行的的隨從早就見慣了。也有樣學樣跟孩子玩,除了商銘派來的那個,他隻是眼神羨慕的看著。
這個村子很小,大概隻有十五六戶人家,為了安全等因素,從祖輩就把房子建在一起了,他們大概都是一個宗族的吧。
林錫光等人進村沒有在孩子堆裡還沒有停留多久,就被留守在村裡的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家,迎到自己家裡了。林錫光和眼含不舍的孩子們打了招呼後就跟在貨郎們後麵走向這戶人家了。
對於這些自然村落而言,平常來的貨郎都是認識的熟人,每個貨郎都有自己的固定地盤的。
而林錫光這些人穿著沒有補丁的衣服,一看就是非富即貴。因此老人家對林錫光等人很客氣。
不過林錫光等人接下來的舉動有點不客氣,林錫光等人被迎進土磚箍的窯洞之後,所有人再三推讓之後讓老人和林錫光在這間屋子裡僅有的兩把椅子上。
林錫光在坐定之後,用餘光打量了一下主人家最好屋子的陳設。屋裡左邊是土炕,炕上鋪著兩張新舊不一的羊毛氈,被子隻有一床,被整整齊齊爹放在角落,右邊除了一桌兩椅子外加一木櫃一水缸之外空無餘物。
原本老人要去另一間他兒子兒媳的房間去拿條凳,不過眾人都說,炕沿就很好了,他隻要作罷。
貨郎要交易基本上要等到,村裡壯勞力下田了才能進行,所以眾人都不著急,林錫光就和老人家拉起家常,林錫光好歹在這裡呆了十幾年了,方言啥的都聽的懂。
看著林錫光坐下聊天之後,隨從借著方便一下的理由轉身走出了院落,他們是要去看看村裡的水井,磨坊,牲畜這些去了。
林錫光再聊了一會兒之後,趁著老人家和貨郎們聊天,便不要臉的竄到,人家廚房雜物間,包括老人家兒子的房間。這裡看看那裡摸摸。
結果也很沉重,儲備糧少的可憐,衣物很缺少,家具、農具這些也很稀少,養的家畜隻有幾隻母雞,豬的話估計養不起吧。
林錫光看完之後,不動聲色的又回到了堂屋。剛才他們聊的都是村子裡沒有的見聞,這會兒聊到了切實的生活方麵了。
當林錫光聽到,老人家在講在分地之後,家裡添了一些農具,稅收相對於以前很低,現在不怎麼擔心餓死了。還說政府現在的勞役都是出錢的,他的生活在這三四年好過多了,上一個月他兒子去修水渠還拿回來半袋玉米。
等老人家和其他人說完這個話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錫光適時插話“老人家,你對讓家裡八到十四歲的孩子強製上學有啥看法”。
老人家說道“我不知道,讀那些書,有啥用,但是隻要是林省長和常督軍的政策我都支持。以前的那些官不拿我們當人看,但自從這兩位上台後,給我們分地,給我們打井,給我們分牲口,他們說上學好,那就上學。”老人家頓了頓梗了梗脖子“至於家裡少了幾個勞力,那怎麼了?以往沒孩子的時候就不活了嗎?”
林錫光又問道“老人家村裡還有人家給女娃纏小腳嗎?”老人家怔了一下“現在可不敢了,誰家女娃是小腳出門都會被嘲笑的,天足的娃娃乾活多利索。以前那就是造孽啊”。
“老人家,你們鄉的領導怎麼樣,會下來走走嗎?去年你家收了什麼稅?有多少啊?”
“都是好樣的,老漢活了七十多年,第一次見這樣的官……至於稅收他們都是按照那個什麼欄上的律法收的。”
“哎呀,時間有點晚了,老漢要去做飯了,不然我兒子、兒媳回來沒飯吃。你們也的吃點。”老人家急急忙忙去廚房熬稀飯去了。請客吃飯,這是老人家能拿出來的最大誠意了。
這個時候林錫光的隨從也都進來了。
等到中午,地裡的人陸陸續續都回來了。他們都沒有來的急吃飯,就趕來和貨郎交易。林錫光喝完一碗稀飯之後,看著村民和貨郎交易。
那個要出嫁的姑娘也過來了,看著十五六歲,皮膚黝黑,骨架比較大,臉有點瘦削,看起來很能乾。隨著周圍人的起哄,那姑娘羞紅了臉,看著很可愛。
在起哄聲中林錫光得知,在前段時間修水渠時,由於離家不遠,這姑娘給他爹去送水,被鄰村修水渠的小夥看上了。一來二去這兩人都看對眼了,雙方父母也都同意了,這樁婚事就成了。
於是林錫光順便送給那個要出嫁的閨女,幾捆針線,一把剪刀權當賀禮了。
女孩的父母連連感謝。
林錫光臨走在身上悄悄摸出一塊大洋,趁眾人不注意時,壓在毛氈下,便又跟著貨郎們出村了。
好像從來沒有來過一樣。而林錫光的汽車早就在附近的兵站裡停著了,從這裡走到兵站還要十裡路了。
在路上和貨郎分開之後,隨從順便彙報了自己在村裡的見聞。
“省長,村裡四口井都好,有蓋子,村民說定期會淘井。大牲口有五頭,三頭牛,兩匹騾子,都是公有的,輪流用。羊有三十多隻,也是村裡共養的。村裡的適齡孩子都在隔壁村的學堂上學,無論男女都去了。”
“嗯,這個鄉長很不錯,他是從外麵來的那批孩子吧!以後有機會給他加加擔子。”林錫光應道。
喜歡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請大家收藏:()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