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變化_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6章 變化(1 / 1)

開春的風還帶著寒意,大地的殘雪已經開始消融。

林錫光和常敬之的汽車碾過泥濘的石子路,正往寧夏縣城外的村莊去——這是他們開春後第一次下鄉視察,想看看經過民兵訓練後的村莊究竟變成了什麼模樣。

車還沒到村口,就聽見一陣熱鬨的聲響。林錫光掀開車簾,遠遠看見打麥場上圍了不少人,有人背著槍,有人扛著鋤頭,還有幾個穿著時興中山裝的漢子正湊在一起說話,臉上都帶著笑。

“以前來的時候,可沒這麼熱鬨。”林錫光轉頭對常敬之說,語氣裡帶著驚訝。

常敬之也望過去,眉頭微微舒展。前幾年冬天來的時候,這村子裡的人大多低著頭走路,眼神麻木或者仇恨,見了穿中山裝或者西服的人就躲,連話都不敢多說。

可現在,打麥場上的漢子們腰杆挺得直,說話聲音洪亮,連眼神都亮得很,抵觸情緒基本沒有了,隻有敬畏。

車停在村口,村長趕緊迎了上來。這村長以前見了他們,除了惶恐不安之外還有幾分敵視,現在卻快步走上前,熱情的招呼著:“林省長、常督軍,一路辛苦!快進屋歇會兒!”

林錫光,目光掃過圍過來的村民,心裡的驚訝更甚——村民們圍著他們,卻沒有絲毫敵視和驚恐,有的還主動打招呼,眼神裡滿是好奇和熱情,還有尊敬。

在看完老村長家的生活環境之後。“去看看地裡的情況吧。”常敬之放下禮物,率先往村外的田地走。

田裡,幾個農民正忙著翻地,其中一個正是以前那場辯論會的參與者–就是告當地政府狀的那個。

他穿著新做的粗布衣裳,手裡的鋤頭揮得有力,見了林錫光和常敬之,停下手裡的活,笑著打招呼:“林省長、常督軍,來視察啊?”

林錫光走過去,蹲下身摸了摸翻好的泥土,鬆軟濕潤,透著生機。“今年的莊稼,應該能有好收成吧?”他問。

這位直起腰,擦了擦額頭的汗,語氣裡滿是自信:“肯定能!隻要天不再大旱,在水渠的灌溉下收成肯定好。今年我打算多種幾畝小麥,再種點土豆,爭取多收點糧食,給政府多賣一點!”漂亮話一套一套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考研了。

說話間,幾個穿著回族服飾的漢子扛著農具走過來,見了丁修,笑著喊:“丁修,等會兒去你家喝兩盅?”丁修應道:“行!晚上我讓我媳婦燉點羊肉,咱好好聊聊!”

林錫光看在眼裡,心裡感慨——以前漢回兩族的村民見了麵,大多互不說話,甚至還會相互戒備,可現在,卻能像朋友一樣約著喝酒,這變化,更讓人欣慰。

走了幾個村莊,情況都差不多。村民們眼神亮了,腰杆直了,說話也有了底氣。常敬之站在一處山坡上,望著遠處的田地,輕聲對林錫光說:“以前聽老人說,滿清入關後,甘肅這地界的人,眼神就沒清澈過。現在看來,這種狀況改變了。”林錫光點頭,心裡明白——百姓有了地,有了希望,手裡有了槍,才有了這股子自信,才有了這股子生氣。

視察的第二站,寧夏縣城的教育局。這裡正在舉行一場考試,考生有漢族、回族。林錫光和常敬之悄悄站在考場外,看著考生們埋頭答題,臉上滿是認真。

“這些考生,都是來參加高等文官考試的?”林錫光問身邊的教育局長。教育局長點頭:“是啊,督軍和省長定下的規矩,隻要有才能,熱愛甘肅,認同咱們的理念,不管是哪個民族,都能考。隻要通過考試,就能去各地上任,從基層科員乾起。就是不能在本鄉本黨任職,怕結黨營私。”

常敬之接過考卷看了看,上麵既有算數、識字的題目,也有關於土改政策、鄉村建設的論述題。“咱們要的,不是隻會讀書的書生,是能實實在在為百姓辦事的人。”他說,“甘肅這麼大,一百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需要每一個有本事、肯乾事的人來建設。”

正說著,一個回族年輕人交了卷,走出考場。他看到林錫光和常敬之,愣了一下,隨即走上前,恭敬地行了個禮:“林省長、常督軍,我叫陳東,是附近賀蘭山邊上的。我想考上文官,去臨縣的鄉公所工作,幫著牧民們修水井、辦學校。”

林錫光看著陳東,眼神裡滿是讚賞:“好!隻要你考上了,好好乾,就能實現你的想法。咱們甘肅,不管你是哪個民族,隻要你信仰三民主義,隻要肯為這片土地出力,就有上升的空間。”陳東聽了,臉上露出激動的笑容,用力點頭:“我一定努力!一定好好乾!”

離開教育局,他們又去了縣司法處。司法處裡正在審理一起土地糾紛案件——兩個農民因為一塊地的邊界問題鬨了起來,以前這種事,要麼私了,要麼找地主調解,要麼找宗教領袖調解,要麼找宗族調解,往往是偏向自己人或不了了之。

可現在,法院根據土改時定下的地界文書,清清楚楚地劃分了邊界,雙方都服服帖帖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土改不僅給了百姓土地,更給了百姓規矩。鄉村建設的普法也至關重要”林錫光對常敬之說,“以前很多事模糊不清,容易起矛盾,現在邊界清了,權益明了,民間的戾氣自然就少了。百姓們不用再為了一塊地爭得頭破血流,就能把心思放在種地上,放在過日子上。”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一旦民間發生糾紛警察就會拿著衝鋒槍和輕機槍上門,在這種彪悍的執法環境下,誰不怕死啊。

常敬之點頭,想起以前在鄉下看到的景象——因為土地糾紛,兄弟反目、鄰裡成仇的事比比皆是,有的甚至還會鬨出人命。可現在,有了明確的政策和規矩,這些矛盾都能得到妥善解決。“百姓安居樂業,咱們的根基才能穩。”他說,“甘肅要發展,首先得讓百姓安穩。”

視察的最後一站,放到了金城的保安司令部。趙峰正在指揮骨乾們訓練,見了林錫光和常敬之,趕緊迎了上來。“督軍、省長,您二位怎麼來了?”他問。常敬之拍了拍他的肩膀:“來看看你們的訓練情況,也聽聽最近清剿一貫道以及其他宗教極端勢力的進展。”

趙峰領著他們走進司令部,拿出一份文件:“報告督軍、省長,一貫道和其他極端宗教勢力已經基本清剿乾淨了。

上個月,我們在隴中那邊山村裡搗毀了一貫道的一個窩點,抓了二十多個骨乾,繳獲了不少反動傳單和武器。現在,各地的鄉公所都在宣傳,百姓們也知道一貫道是騙人的,沒人再信他們了。”至於其他宗教極端勢力,隻要情報人員發現一起處理一起。

林錫光接過文件,仔細看了看,眉頭舒展:“做得好。一貫道、極端宗教勢力這些邪教,騙錢騙糧,還煽動百姓鬨事,必須徹底消滅。千萬手軟不得必要的時候可以找當地駐軍配合。”

“還有那些想挑撥民族關係的人,更得出重拳。”常敬之的語氣沉了下來,“以前商銘在的時候,誰要是敢冒頭挑撥民族矛盾,他就敢用大炮轟。現在,你也得記住,誰要是敢破壞咱們甘肅的民族團結,破壞甘肅的穩定,不管他是哪個民族,不管他有什麼背景,都給我通通炮決!”

趙峰立正行軍禮:“請督軍、省長放心!我記住了!隻要有人敢破壞民族團結,敢危害百姓,我絕不手軟!”

離開保安司令部時,夕陽已經西下,把天空染成了橘紅色。林錫光和常敬之坐在車裡,看著窗外的熙攘的人群和熱鬨的市集,心裡滿是感慨。“咱們這幾年的努力,沒白費。”林錫光說,“百姓們變了,村莊變了,城市也變了,整個甘肅都在變。”

常敬之點頭,想起他最近看到的景象——眼神明亮的村民,認真答題的考生,和睦相處的各民族漢子,還有訓練有素的士兵。

“隻是,這還不夠。”他說,“甘肅還窮,還需要更多的建設,更多的人才。咱們得繼續努力,讓百姓們的日子過得更好,讓甘肅變得更富強。”

回到金城督軍府,林錫光和常敬之還在討論下鄉視察的見聞。“百姓們的精神狀態,比咱們預想的還好。”林錫光說,“以前總擔心放開槍支之後會有大矛盾,會有不穩定,現在看來,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

正說著,常恒走了進來。他剛從甘肅僅有的幾個工業區回來,聽說林錫光和常敬之下鄉視察了,特意過來聽聽情況。“爹、林叔,聽說你們下去視察了?”。

常敬之點了點頭,把看到的情況跟他說了一遍,最後疑惑地問:“你說,百姓們的變化怎麼會這麼大?以前麻木懦弱,現在眼裡有光,還多了股自信,這轉變也太快了。”

常恒笑了笑,坐在他們對麵,緩緩說道:“大伯、林省長,這其實不足為奇。百姓們以前麻木,是因為沒希望——地是地主的,收成再好也落不下多少,遇到災荒就隻能餓肚子,日子看不到頭,眼神自然就麻木了。現在不一樣了,土改給了他們地,減稅讓他們能攢下錢,興修水利讓他們不用靠天吃飯,甚至還能拿到槍,能保護自己,能靠打獵補貼家用。他們有了地,有了飯吃,有了希望,日子有了奔頭,眼神怎麼會不亮?怎麼會沒有自信?”

他頓了頓,又說:“至於民族之間不再戒備,也很正常。以前各民族之間有矛盾,很多時候是因為資源分配不均,是因為有人故意挑撥。現在,土改讓大家都有了地,政策對所有民族都一樣,不管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隻要遵守政府的規矩,就能安居樂業。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誰還願意去鬨矛盾?誰還會相信那些挑撥的話?”

“還有上升空間的問題。”常恒繼續說,“以前百姓們不管多有本事,都隻能種地、放羊,一輩子都沒機會改變命運。現在不一樣了,隻要有才能,通過考試就能當文官,就能去各地任職,就能為百姓辦事,通過參軍也能獲得發展,或者通過考核也能進入工廠養家糊口,還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這種希望,比什麼都重要。百姓們知道,隻要自己努力,就能有更好的未來,自然就有了乾勁,有了自信。”

林錫光和常敬之聽著,都點了點頭。常恒的話,點透了百姓們轉變的根本原因——現在能不餓死了,社會環境相對公平了,上升渠道打開了。

喜歡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請大家收藏:()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