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分糧互助河西渡. 聚力同心河東向_河東與河西的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河東與河西的故事 > 第112章 分糧互助河西渡. 聚力同心河東向

第112章 分糧互助河西渡. 聚力同心河東向(1 / 2)

忠芳沒立馬接話。

她指尖捏著那截磨得溜光的墨條,麵前的陶製水盂沿口磕了個小豁子,倒進去的清水晃了晃,才慢悠悠往硯台裡滲。

墨條在硯台心轉著圈,“沙沙”聲裹著土屋裡的潮氣漫開,像春夜田埂上的春蠶,趴在桑葉上細細啃食,單調卻透著股韌勁。

等硯台裡的水暈染開墨色,她才抬眼,聲音不高,卻跟院角紮了根的老槐樹似的穩:

“在哪兒……不都一個樣?隻要心實誠,肯下力氣,日子……總能熬出亮堂來。”

忠遠轉頭盯著她。

煤油燈的光黃澄澄的,映得她臉頰泛著健康的紅暈,像開春頭茬冒出來的桃花瓣,樸實裡帶著股子活泛勁兒。

就這一瞬,他心裡頭那個“回城”的念想,竟跟被溫水泡了的麵團似的,慢慢軟了、化了。

從前燒得滾燙的渴望,如今隔著這燈光、這紅暈、這磨墨的“沙沙”聲,倒變得模糊起來,連他自己都說不清,那念想到底還剩多少。

秋收的鑼鼓總算敲起來了,隊裡按人頭分糧。

忠楜推著獨輪車走在前頭,車軲轆“吱呀吱呀”響。

像老驢拉磨時的哼唧。

忠遠在後麵扶著車幫,指節扣著粗糙的木沿,兩人腳步輕快,獨輪車上的糧袋沉得壓彎了車轅。

卻像一陣帶著盼頭的風,刮過剛收割完的田埂,把土腥味裡的喜氣撒了一路。

分到的糧不算多,黃燦燦的玉米粒滾在布口袋裡,飽滿的高粱穗子紮成小捆,攏共也隻填了小半口糧缸,估摸著剛夠一家人撐大半年。

可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那笑是從嘴角往眼裡溢的,捧著糧袋的手都在抖,仿佛懷裡揣的不是口糧,是過年才有的金元寶。

回到家,虞玉蘭站在半人高的糧缸前,眉頭皺著,眼神跟算賬時似的精亮。

她從灶房扯來幾個粗布口袋,有新有舊,舊的補丁摞著補丁,針腳還透著新鮮。

“忠芳,”她先拎起一袋玉米,掂量著得有五六斤,塞到侄女手裡。

“給你娘捎回去,家裡娃娃多,煮糊糊時添兩把,鍋裡能稠些,娃娃們也能墊墊肚子。”

忠芳手一縮,剛要開口推辭,虞玉蘭的手已經轉向另一袋高粱:

“忠懷,”她看著坐在小板凳上的侄子,忠懷腰傷才好利索,正逗著永海玩,手指捏著永海的小胳膊晃悠。

“這袋你帶回去。你娘身子弱,熬點高粱粥喝,養人。”

忠楜盯著糧缸裡迅速下去的糧,眉頭擰成了疙瘩,聲音也高了些:

“娘,咱自家缸底都快見著了……這再分出去,往後日子咋過?”

“你忘了?”虞玉蘭停下手裡的活,布滿老繭的手在兒子胳膊上拍了一下,力道沉得很,帶著不容置喙的硬氣。

“災荒年景那陣,樹皮都被啃光了,是你大媽媽,把她家缸底最後一把玉米麵刮了送來,才把你娘我從閻王爺手裡拉回來。

還有那年冬天,你去洪澤湖撈魚沒回來,我咳得厲害,一口痰堵得喘不上氣,是你忠懷哥,大雪封了門啊,硬是背著我深一腳淺一腳走夜路,把我送到公社衛生院……這年月,誰家鍋底不是薄的?

誰家日子不是熬著過的?咱姬家能在河西站住腳,靠的不是自家囤多少糧,是族裡人你拉我一把,我扶你一回!

互相幫襯著,這苦日子……才淹不死人!”

忠遠站在旁邊沒吭聲,耳朵裡聽著虞玉蘭的話,字字都跟帶了溫度似的,順著耳朵往心裡鑽,一股熱流從胸口直衝眼眶,逼得他趕緊眨了眨眼。

他想起剛到河西的時候,自己像隻炸了毛的刺蝟,見誰都帶著防備,怕人提“地主羔子”的名頭,怕人戳脊梁骨。

是虞玉蘭端來的那碗熱糊糊,碗沿還沾著玉米渣,燙得他手心發疼。

是她找出來的舊棉襖,曬過太陽,帶著股子暖烘烘的味道,裹在身上,慢慢融了他心裡的冰。

還有忠芳,總對著他笑,眼神清亮得沒一點芥蒂。

忠懷哥,上次替他扛糧傷了腰,還笑著說“年輕扛造”。

忠楜雖話少,卻總在他乾活時多搭把手。

他這才明白,自己不是飄在水上的孤舟,是紮在姬家這根藤上的新枝,跟大夥緊緊纏在一塊兒。

晚飯時,一家人難得圍坐在炕桌旁。


最新小说: 宴晚照不儘沈時燼 退親讓我作妾,種田養將軍你哭啥 七零:獲得簽到係統後,下鄉躺贏 末日夢境自救指南 折疊序列 零度神域暗影行者的逆襲 三角洲:從跑刀鼠鼠到頂尖護航 驚!聖女的夫君竟全是頂級重刑犯 詭語迷鏡 小河村李二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