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明夏_倚天霸業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6章 明夏(1 / 1)

時光又倏忽兩載,江南的風雲再起波瀾。

朱元璋在吞並陳友諒殘餘勢力、穩固江東根基後,目光便鎖定了盤踞浙北、固守蘇州的張士誠。這兩年間,他三番五次派遣使者奔赴蘇州,帶去勸降文書——許以高官厚祿,允諾保其宗族安穩,甚至願劃浙西三城為其食邑,隻求張士誠俯首歸附。

可張士誠自恃蘇州城防堅固,又念及多年割據一方的基業與臉麵,對朱元璋的勸降始終置若罔聞。使者往返數次,換來的皆是冰冷的拒絕,甚至有一次,張士誠竟將朱元璋的勸降書擲於地上,直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徹底斷絕了和談的可能。

勸降無果,朱元璋終於動了雷霆之怒。他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二十五萬大軍水陸並進,直逼蘇州城。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掃清蘇州外圍的所有據點,最終將這座江南重鎮團團圍住,水泄不通。

蘇州城內糧草漸絕,兵士士氣低落,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張士誠數次組織突圍,皆被徐達、常遇春的大軍擊退,傷亡慘重。站在蘇州城頭,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西吳軍旗,聽著城下震天的喊殺聲,張士誠深知大勢已去,無力回天。這位曾憑“輕賦”籠絡民心、卻又因後期苛政失儘根基的梟雄,眼中滿是絕望與不甘。

破城前夜,張士誠回到王府,召集家人訣彆。他望著熟悉的庭院樓閣,想起自己多年的割據生涯,最終長歎一聲,轉身走進內室,自縊而亡。

隨著張士誠的敗亡,蘇州城不攻自破。至此,朱元璋徹底掃清了江南最後的割據勢力,江東、浙西、淮東等地儘數納入其麾下,真正掌控了整個江南地帶,成為南方無可爭議的霸主。

不久後,朱元璋在應天府正式建立政權,國號“西吳”,自封“吳王”。登基大典之上,旌旗蔽日,禮樂震天,江南各州府的官員紛紛上表稱賀,西吳政權的建立,標誌著朱元璋正式吹響了角逐天下的號角。

而政權建立未滿三月,朱元璋便未曾停歇。他深知蜀地的隴蜀王明玉珍手握西南重兵,占據易守難攻的蜀地,是牽製各方勢力的關鍵。於是,他親筆寫下一封書信,派遣親信使者星夜奔赴蜀地。

信中並未直言結盟,卻字字暗藏機鋒——既盛讚明玉珍治理蜀地的功績,提及“西南穩固,方有天下安寧”;又隱晦點出北明勢力日漸強盛,暗示“唇亡齒寒,唯有互通有無,方能共禦外侮”;最後更是以“願與隴蜀王共觀天下大勢,各守疆土,互不侵擾”收尾,明裡示好,暗中卻透著聯手製衡北明的意味。

使者帶著這封暗藏深意的書信,踏上前往蜀地的路途。而遠在北平的張無忌、蜀地的明玉珍,皆因這封信,再次感受到了江南風起雲湧的壓力。天下三分的格局,因西吳的建立與朱元璋的示好,悄然發生著新的變化。

蜀地的晨光穿透雲層,灑在明夏政權的皇宮之上,朱紅宮牆映著金輝,卻難掩一絲潛藏的沉鬱。夏烈帝明玉珍端坐龍椅,登基繼位不過五年,他一手將明夏疆域從蜀地拓展至荊州南部,根基初穩,正是意氣風發之時,此刻卻麵色潮紅,眉宇間凝著病態的倦意——一場突如其來的風寒,讓這位素來強健的帝王平添了幾分脆弱。

誰也未曾想到,這場看似尋常的病症,竟源於兩個月前的荊州平叛。彼時元廷殘餘的幽王部在四川以北的荊州地界作亂,燒殺擄掠,侵擾邊民。明玉珍素來以“保境安民”為己任,當即親率三萬大軍出征。荊州的山林間瘴氣彌漫,晝夜溫差極大,他與兵士們同吃同住,露宿荒野,曆時月餘,終於將幽王部徹底肅清,生擒叛首,平定了邊境之亂。

班師回蜀的途中,他便偶感風寒,隻是彼時戰事剛歇,政務堆積如山,他隻當是小疾,隨口服了兩劑湯藥便置之不理。直到前一日,他終於回到蜀地都城,高燒驟然發作,渾身滾燙,頭暈目眩,連視物都有些模糊。

“陛下,今日各州奏報已悉數呈上,主要關乎荊州平叛後的安撫事宜與蜀地春耕調度。”殿內,丞相躬身稟報,目光不時瞟向明玉珍蒼白的臉頰,難掩擔憂,“荊州百姓遭幽王部侵擾,需儘快發放賑糧;春耕在即,蜀地東部的水渠需加急修繕,以防旱情。”

明玉珍抬手按了按發脹的太陽穴,沙啞的嗓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卻依舊沉穩:“準奏。賑糧之事,命戶部三日之內調撥完畢,派專人押送荊州,務必落實到每一戶百姓;水渠修繕,讓工部牽頭,各州府抽調人力,限期一月完工,不得延誤。”

“臣遵旨。”丞相應聲,又遞上幾封加急文書,“還有西吳吳王朱元璋派使者送來的書信,已在殿外等候召見。”

明玉珍眼中閃過一絲銳光,高燒帶來的昏沉瞬間褪去幾分。他沉吟片刻,擺了擺手:“使者暫且安置驛館,容朕緩幾日再召見。”他心中清楚,朱元璋此時來信,絕非單純示好,必然暗藏算計,此刻身體不適,思緒難以集中,貿然召見恐失分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臣們見狀,也不敢再多言,紛紛躬身告退。朝會散去,明玉珍在侍從的攙扶下,緩步走出大殿,登上了皇宮的城樓。

城樓之上,風勢漸大,吹動他的龍袍獵獵作響。蜀地的山川河流儘收眼底,遠處的青城山雲霧繚繞,近處的城池人聲鼎沸,一派國泰民安的景象。這是他五年心血澆灌的江山,從割據蜀地到拓展疆土,從平定內亂到抵禦外敵,每一步都走得艱難卻堅定。

他抬手扶住城樓的欄杆,指尖傳來冰涼的觸感,稍稍驅散了些許燥熱。想起兩個月前荊州平叛的廝殺,想起百姓們簞食壺漿迎接王師的場景,想起明夏政權初建時的艱難,他心中百感交集。他並非貪戀權位,隻是想在這亂世之中,為蜀地百姓撐起一片安穩的天地。

可此刻,高燒帶來的眩暈再次襲來,他忍不住咳嗽幾聲,胸口傳來陣陣悶痛。他知道,這場風寒或許並非小疾,但他不能倒下——明夏政權根基未穩,北方有北明張無忌虎視眈眈,南方有西吳朱元璋野心勃勃,蜀地的百姓還需要他的守護。

風卷著雲影掠過城樓,明玉珍望著腳下的江山,眼中重新燃起堅定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氣,緩緩站直身體,即便身患小疾,那份帝王的威嚴與擔當,依舊未曾消減。他知道,前路或許布滿荊棘,但他必須咬牙堅持,為明夏,為蜀地百姓,守住這份來之不易的安穩。

城樓之上,風勢漸疾,吹動明玉珍的龍袍獵獵翻飛,襯得他帶病的身影愈發挺拔如鬆。侍從見他腳步微晃,連忙上前想要攙扶,卻被他抬手輕輕推開,聲音雖帶著高燒後的沙啞,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無妨,朕自己能走。你們都退下吧,各司其職去。”

侍從們不敢違逆,隻得躬身告退,將這片天地留給這位獨自佇立的帝王。明玉珍緩緩走到城樓邊緣,憑欄而立,目光望向天邊——雲層正劇烈騰翻湧蕩,如萬馬奔騰,卷著蜀地獨有的濕潤氣息,在天際鋪展開一幅壯闊的畫卷。

就在此時,天地間似有異動。

一股無形之氣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並非虛無縹緲的靈氣,而是沉澱在蜀地山川河嶽中的生機之氣,是萬千百姓對安穩生活的祈願凝結而成的氣運。這股氣息越來越濃,在他身前盤旋纏繞,漸漸勾勒出一道清晰的輪廓——竟是一條白色龍形!

白龍通體瑩白,無鱗卻有光,每一處輪廓都分明清晰,仿佛由月華與雲霧凝結而成。它的雙目如炬,明亮得能穿透雲層,既凝望著腳下這片被明玉珍守護的蜀地,山川秀美,城郭安寧;又轉頭望向憑欄而立的帝王,目光中沒有威嚴的壓迫,隻有溫和的守護與認可。

明玉珍心中微動,卻並未驚慌,隻是平靜地與白龍對視。他能清晰感受到,這股氣息中蘊含著百姓的信賴、疆域的脈動,是獨屬於明夏、獨屬於他這位夏烈帝的氣運與生機。

下一刻,白龍發出一聲低沉而雄渾的龍吟,並非震耳欲聾,卻直抵人心。隨後,它身形一動,如一道流光,徑直朝著明玉珍衝來!侍從們遠遠望見,驚得想要上前阻攔,卻見白龍在觸及明玉珍身體的瞬間,化作無數瑩白光點,儘數融入他的體內。

明玉珍隻覺一股溫潤而磅礴的力量席卷全身,高燒帶來的燥熱與眩暈瞬間消散大半,胸口的悶痛也悄然褪去。四肢百骸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機,原本因風寒受損的氣息變得綿長渾厚,連目光都愈發清亮有神。

他緩緩閉上眼睛,感受著體內湧動的氣運與生機——那是蜀地的饋贈,是百姓的期許。再次睜開眼時,他的眼神中已無半分病容,隻剩帝王的沉穩與擔當,以及對這片江山的無儘守護之意。

天邊的雲層漸漸平複,陽光穿透雲層灑下,照亮了蜀地的每一寸土地。明玉珍憑欄遠眺,身姿愈發挺拔,他知道,這股來自萬民與疆域的力量,不僅治愈了他的小疾,更堅定了他守護明夏的決心。無論未來麵對北明的強盛還是西吳的野心,他都將帶著這份氣運與期許,為蜀地百姓,守住這一方安穩天地。

風卷龍氣隨行,明玉珍邁步走下城樓,周身縈繞的瑩白氣龍蜿蜒盤旋,龍首輕揚,目光與他同向,無形的龍威悄然彌漫——所過之處,侍從、衛兵皆感受到一股溫潤卻威嚴的氣場,紛紛俯身行禮,連大氣都不敢喘。高燒儘退的他,步伐沉穩有力,龍袍拂過石階,竟帶著幾分踏雲而行的從容,先前的病容已蕩然無存,眼底隻剩銳光與篤定。

返回大殿,明玉珍端坐龍椅,瑩白氣龍在他身後盤繞,龍尾輕掃過殿柱,留下淡淡的光暈,卻不傷人分毫。他抬手沉聲道:“傳西吳使者入殿。”

旨意傳出,不多時,朱元璋的親信使者便快步走入大殿。剛踏入殿門,使者便被殿內隱隱的龍威震懾,抬頭望見龍椅上的明玉珍,以及他身後那若隱若現的白色氣龍,驚得瞳孔驟縮,原本準備好的話術竟一時卡頓。他雖早聞夏烈帝英武,卻未想過竟有如此天人之姿,那股源自萬民氣運與疆域生機的氣場,遠比傳聞中更為震撼。

“西吳使者,見我聖上,為何不跪?”殿前侍衛沉聲喝問,打破了短暫的寂靜。

使者這才回過神,連忙俯身跪拜,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外臣拜見昭烈帝,陛下聖安。”他不敢抬頭,隻覺殿內的氣壓如山嶽般沉重,那無形的龍威仿佛穿透骨髓,讓他不敢有半分不敬。

明玉珍抬手,身後的氣龍也隨之微微頷首,龍威稍斂:“平身吧。你家吳王派你遠道而來,想必帶來了不少話,直說便是。”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再無半分病態,帶著帝王獨有的威嚴與從容。

使者緩緩起身,偷偷抬眼瞥了一眼明玉珍身後的氣龍,心中愈發敬畏,連忙從懷中取出朱元璋的書信,雙手奉上:“回陛下,我主吳王久仰威名,深知明夏與西吳唇齒相依,特遣外臣送來書信,願與陛下互通有無,共觀天下大勢。”

明玉珍接過書信,並未立刻拆開,指尖輕輕摩挲著封蠟,身後的瑩白氣龍也湊上前來,龍目落在書信之上,似在審視。殿內一片寂靜,隻聽得見氣龍周身氣流湧動的輕響,使者站在殿下,手心漸漸冒出冷汗,不知這位氣場驚人的夏烈帝,會如何回應吳王的示好。

喜歡倚天霸業記請大家收藏:()倚天霸業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牧羊人:活著再見 鐵血抗戰:我在抗聯殺瘋了 陛下,為何要造反? 天下最好的青梅竹馬 在修仙界苟命的我竟被魔尊盯上了 師父,你的徒弟是被通緝的血仙 鳳臨九天:神君他偏寵小星瀾 終末骸骨法典 仙子,這是老奴留給你肚子的禮物 帶娃部隊認親,絕嗣軍官被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