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北明_倚天霸業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5章 北明(1 / 2)

洛陽湖決戰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儘,陳友諒敗亡的消息便如驚雷般傳遍天下。這位曾坐擁江南半壁、手握六十萬水師的梟雄一死,其麾下疆域瞬間陷入無主之亂——各州守將或擁兵自立,或獻城投降,短短半月內,曾經的“大漢”疆域便被各方勢力瓜分殆儘。

朱元璋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命湯和率水師沿長江而上,一路接收陳友諒占據的江州、武昌等重鎮,將江東與荊北之地儘數納入麾下;同時派徐達率軍南下,收服江西諸州,昔日與陳友諒爭奪多年的江南霸權,終於徹底落入他手中。

而荊州以南的武陵、黔中一帶,卻被另一股勢力捷足先登——正是明玉珍建立的明夏國。明玉珍早年間在蜀地割據,一直蟄伏待機,聽聞陳友諒敗亡,立刻派大將萬勝率軍東進,以“助平亂局、保境安民”為名,迅速拿下荊州南部的澧州、辰州等城。這些地帶多山多水,易守難攻,且與明夏國的蜀地疆域相連,明玉珍此舉,既擴大了版圖,也為自己構築了一道抵禦朱元璋北上的天然屏障。

除此之外,張士誠也趁機搶占了陳友諒在淮東的幾座小城,雖地盤不大,卻也進一步鞏固了他在浙西的勢力;甚至連西南的一些土司部族,也紛紛出兵,占據了陳友諒麾下較為偏遠的羈縻州,一時間,天下格局因陳友諒的敗亡而重新洗牌。

消息傳到豫州時,宋青書與王勝正在巡查洛陽城防。聽聞明夏國納入荊州以南地帶,王勝忍不住皺眉:“明玉珍這步棋走得快啊!荊州乃中原門戶,他占了南部,日後若想北上,咱們豫州又多了一個潛在威脅。”

宋青書望著南方的天際,羽扇輕搖,語氣中帶著幾分凝重:“不止明夏國。朱元璋吞並了陳友諒的核心疆域,實力大增,接下來他定會著手統一江南;張士誠雖暫時安分,卻也不會甘心久居浙西。這天下,怕是不會太平太久了。”

他頓了頓,轉頭對王勝道:“傳令下去,加強豫州南部的防務,尤其要盯緊荊州方向的動靜。同時快馬傳信給主公,讓他知曉南方的新變局——咱們得提前做好準備,應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更大風波。”

王勝點頭應下,目光投向城外操練的兵士。陽光灑在兵士們的甲胄上,泛著冷硬的光澤,一如他們此刻麵臨的局勢——陳友諒的敗亡並非亂世的終結,而是新一輪角逐的開始,豫州作為中原要地,仍將是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他們的守護,遠未結束。

大都議事殿內,檀香與墨香交織,張無忌手中捏著豫州送來的急報,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殿中諸臣皆屏息等待,目光落在這位未定國號卻已統禦北方的主君身上——陳友諒敗亡、明夏國崛起、朱元璋勢力大增,南方格局的劇變,已容不得他們再觀望。

“主公,如今南方勢力重新洗牌,朱元璋吞並陳友諒核心疆域後,下一步極可能北上。咱們若再不建立政權、定立國號,不僅難以凝聚民心,更會讓各方勢力小覷。”兵部尚書上前一步,語氣急切,“此前臣等多次進言,如今正是時機!”

戶部尚書亦附和:“尚書所言極是。北方各州賦稅、防務需統一調度,建立政權後,新製方能推行,百姓也能有明確的歸屬,不再受‘無主之地’的流言困擾。”

張無忌緩緩抬頭,目光掃過殿中諸臣,聲音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諸位所言,我已思慮許久。陳友諒一死,天下角逐之勢愈發明顯,若再拖延,恐誤大事。”他頓了頓,擲地有聲道:“即日起,建立政權,國號為‘北明’,我自號‘明稷王’——不求稱孤道寡,隻求能凝聚北方力量,護百姓安穩,禦外敵侵擾。”

“主公英明!”諸臣聞言,齊齊躬身行禮,殿內壓抑多日的氣氛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振奮與期待。

長史連忙上前:“主公,既已定國號與王號,臣請即刻草擬詔書,昭告北方各州,同時完善官製、稅製,讓北明政權儘快步入正軌。”

“準。”張無忌點頭,將急報放在案上,指著其中“明夏國納入荊州以南”的字句,“官製、稅製可按此前擬定的框架推進,但防務需優先調整——命燕雲十六州守軍加強戒備,防止瓦剌、韃靼部族趁勢襲擾;再調三萬兵力南下,支援豫州防務,緊盯朱元璋與明夏國的動向,若有異動,即刻回報。”

“臣遵旨!”兵部尚書躬身領命。

張無忌走到殿中懸掛的疆域圖前,指尖落在“北明”疆域的標記上,眼中滿是堅定:“北明的建立,非為爭權奪利,而是為了給北方百姓一個安穩的依托。日後施政,務必以‘民為本’,輕徭薄賦,整頓吏治,待根基穩固,再圖長遠。”

諸臣齊聲應和,殿內響起整齊的“遵主公令”,聲音穿透殿宇,回蕩在大都的晨光中。北明政權的建立,如同一顆定海神針,不僅穩住了北方的局勢,也讓天下格局迎來了新的轉折點——一邊是迅速崛起的北明,一邊是雄踞江南的朱元璋,還有割據蜀地的明夏國,三方鼎立之勢初顯,亂世的角逐,即將進入更激烈的階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都議事殿的朝會剛散,殿外的晨光已灑滿宮道。張無忌走下丹陛,望著殿簷下新換的“北平府”匾額,指尖輕輕拂過衣擺上的暗紋——自北明政權建立後,他便決意將“大都”改名“北平”,取“北方平定”之意,同時設立北平府,以新府衙統管京畿政務,徹底擺脫舊朝遺留的印記。

“主公,北平府的官員任免名單已擬定,您要不要過目?”長史捧著卷宗上前,語氣恭敬。張無忌接過卷宗,卻並未立刻翻閱,隻是望向宮牆外的市井方向:“新府衙設立後,首要之事是整頓京畿賦稅,此前舊製苛雜,百姓負擔過重,北平府需重新核定稅目,務必做到輕徭薄賦。”

他頓了頓,繼續道:“另外,燕雲十六州的邊軍糧草調度,也交由北平府統籌,讓府衙與兵部各司其職,卻又相互配合,避免此前調度遲緩的問題。”長史一一記下,躬身應道:“臣這就去傳令北平府,按主公之意推行新政。”

待長史退下,張無忌剛要返回內殿,宮道拐角處突然傳來一陣輕響。他抬眼望去,隻見一名身著玄色勁裝的男子快步走來,男子身形挺拔,腰間係著一枚黑色令牌,令牌上的“丐”字隱約可見——竟是丐幫弟子。

玄色勁裝的丐幫弟子走到近前,單膝跪地,雙手高舉一封密信,聲音低沉卻清晰:“草民拜見王上,王上萬福。屬下奉丐幫長老之命,特從浙江趕來,送來張士誠轄地的密保。”

張無忌上前扶起他,接過密信,語氣平和:“辛苦你了,一路奔波,先隨我到偏殿歇息,慢慢說。”兩人走進偏殿,張無忌拆開密信,目光掃過信上的字跡,臉色漸漸沉了下來。

密信上詳細寫著:張士誠占據浙江以北的蘇州、常州、揚州等地後,為擴充軍力,近半年來頻繁更迭賦稅製度,原本每畝地的稅銀從三錢增至五錢,還額外加征“軍餉稅”“漕運稅”;徭役更是愈發繁重,青壯男子需輪流戍邊,工期從三個月延長至半年,若有違抗,便以“通敵”論處,百姓苦不堪言,已有不少農戶因繳不起賦稅、逃不掉徭役,被迫背井離鄉,逃往他處。

“竟有此事?”張無忌將密信放在案上,指尖微微收緊,“張士誠早年以‘輕賦’籠絡民心,如今卻為爭權奪利,如此壓榨百姓,實在可恨。”

玄色勁裝的丐幫弟子站在一旁,補充道:“王上,屬下在浙江以北暗訪時,親眼見農戶們將僅存的口糧上交賦稅,孩童因吃不飽飯啼哭不止;城門外更是有不少逃荒的百姓,想要逃往咱們北明的地界,卻被張士誠的兵士阻攔,不少人還被抓回原籍,嚴加懲處。”


最新小说: 透視賭石,走上人生巔峰 山河入夢 憑借外星科技,建立星海王朝 綜武之我,唯一修仙者 天賦覺醒輔助係,好在我是合道境 並蒂焚仙 神魔版隋唐演義 全城都在賭我活不過三天 吞天葫 挽淵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