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還沒散儘,郭春海就蹲在院子裡磨斧頭。磨刀石是新換的青砂石,蘸著烏娜吉昨晚熬的皂角水,磨得斧刃泛著寒光。孩子趴在門檻上,小手抓著個木雕的小船模型,那是托羅布老爺子昨晚送來的。
當家的,喝口粥再走。烏娜吉從灶間端出碗黃澄澄的小米粥,上麵漂著幾粒紅枸杞。
郭春海三口兩口喝完,抹了把嘴:晌午彆等我,得把那片椴樹林清出來。
院門一聲被推開,格帕欠和二愣子一前一後進來,肩上扛著捆新伐的柳條。自從決定買船,狩獵隊就分成了兩撥:一撥繼續趕海攢錢,一撥跟著郭春海準備造船的木料。
春海哥,後山那片紅鬆林我看過了,格帕欠放下柳條,從懷裡掏出個樹皮本子,能用的料子我都打了記號。
二愣子湊過來,神秘兮兮地壓低聲音:老崔捎信來了,說那艘退役通訊船下個月拍賣,底價一千八!
郭春海眉頭跳了跳。他們現在全部積蓄加起來才一千三,還差五百。他把斧頭彆在腰間,拎起繩套:走,先去看看椴樹。
後山的椴樹林比想象中茂密。二十多棵合抱粗的老樹擠在一起,樹冠遮天蔽日。郭春海選了棵歪脖子的,用斧背輕輕敲擊樹乾,側耳聽著回聲。
就這棵。他指著樹乾上一道裂縫,裡頭空了,做不了蜂桶,正好取板。
三人分工明確:格帕欠負責在樹乾上鑿踏腳坑,二愣子綁安全繩,郭春海親自上樹。羊皮靴踩在鑿出的小坑裡,腰間麻繩勒得緊緊的。斧頭揮下去,木屑飛濺,帶著股甜絲絲的椴樹香。
小心!二愣子突然大喊。一根碗口粗的樹枝斷裂,呼嘯著砸向地麵。郭春海靈活地蕩到另一側,動作敏捷得像隻山貓。
正午時分,大樹終於發出不堪重負的聲。郭春海提前下樹,三人合力拉著拴在樹梢的繩索,控製倒向。的一聲悶響,百年老樹乖乖躺在了預先鋪好的橫木上。
好料子!格帕欠撫摸著樹乾斷麵,少說能出三十塊板。
回屯路上,郭春海拐去看了眼那片紅鬆林。五棵標著記號的鬆樹筆直挺拔,樹脂在切口處凝結成琥珀色的淚滴。他掰下一小塊放進嘴裡嚼著,滿口鬆木香。
明天伐鬆木。他吐掉渣子,得趕在雨季前曬乾。
晚飯時,烏娜吉端上一盆蕨菜燉野兔。這是禁獵期前最後的獵物,肉已經醃得發紅。孩子抓著根兔腿啃得滿臉油,烏娜吉邊喂飯邊彙報今天的收獲:白樺她們曬了五十斤海帶絲,按供銷社的價能賣二十五塊。
郭春海從貼身的布袋裡倒出一堆毛票,仔細數了兩遍:還差四百七。
我有個主意。烏娜吉突然壓低聲音,老崔說,獐子島那邊現在海參正肥......
第二天天不亮,一支奇怪的隊伍就出發了。郭春海帶著格帕欠和二愣子,烏娜吉背著孩子,連托羅布老爺子都拄著拐杖跟來了。他們沒走大路,而是沿著山脊一條獵人小徑,直奔綏芬河口岸。
老崔早在碼頭等著,身邊是條比往常大得多的漁船。今天趕大潮,他搓著手說,能上獐子島背風麵,那兒有片參場還沒人發現。
船行兩小時,獐子島在晨霧中若隱若現。這次老崔沒停在上次的淺灘,而是繞到島嶼另一側。這裡的礁石更加陡峭,海浪拍在岩壁上碎成白色泡沫。
得潛水。老崔分發著簡陋的裝備:幾個汽車內胎改的救生圈,綁著網兜的長竹竿,還有用玻璃鏡片做的簡易潛水鏡。
郭春海第一個下水。冰冷的海水讓他倒吸一口氣,但很快適應了。透過潛水鏡,海底世界清晰可見:墨綠的海草隨波搖曳,五彩的小魚穿梭其間,最引人注目的是礁石縫隙中那一團團黑色的——野生海參的觸手!
他浮上來換了口氣,再次下潛。這次帶了鐵鉤,瞄準最大的那條海參輕輕一撬。那海參受驚噴出一股內臟,但肉足仍牢牢吸在石頭上。郭春海不急,用鉤子尖輕輕撓它的腹部。海參終於鬆動,被他整個收入網兜。
岸上,烏娜吉和托羅布老爺子也沒閒著。他們在潮間帶發現了一片牡蠣灘,用鐵釺撬了滿滿一筐。孩子坐在礁石上玩貝殼,小腳丫被海水泡得發白。
正午時分,收獲已經相當可觀:五十八條海參,大半都有手掌長。老崔說這種品相在飯店能賣到五塊錢一條,眾人乾勁更足了。
意外發生在返程前。二愣子為了抓條特大號海參,潛得太深,差點被暗流卷走。郭春海眼疾手快,甩出拴著浮球的繩子把他拉回來。二愣子趴在礁石上咳得撕心裂肺,卻還死死攥著那條大海參。
不要命了?郭春海氣得給了他後背一巴掌。
二愣子嘿嘿一笑,舉起戰利品:春海哥,你看......那海參足有小臂粗,黑得發亮,背上還有道金色的線。
金線參!老崔眼睛瞪得溜圓,這玩意兒可遇不可求,藥材鋪給十五塊都算少的!
回程的船上,眾人雖然疲憊但滿臉喜色。老崔算了一筆賬:普通海參按五塊算,金線參至少十五,再加上牡蠣和順手撈的幾隻鮑魚,這一趟少說能進賬三百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差一百來塊。郭春海望著遠處的海平線,突然問,老崔,你會開那種軍用通訊艇嗎?
老崔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你是說......
鄭教官說那船沒動力,郭春海眼睛發亮,要是能配上柴油機......
聰明!老崔一拍大腿,退役船體才八百,加上二手柴油機,一千五綽綽有餘!
三天後,縣供銷社的海鮮收購員給出了意想不到的高價——那條金線參居然賣了二十五元!加上其他海貨,總共入賬三百六十八元七角。郭春海把錢分成兩份:三百五十元存入信用社,剩下的買了工具和桐油。
造船計劃正式啟動。椴樹木料已經曬得半乾,郭春海帶著格帕欠開始——用墨鬥在木板上彈出一道道黑線,標出船板形狀。托羅布老爺子翻出了祖傳的造船手冊,雖然殘缺不全,但基本尺寸還在。
龍骨最關鍵。老爺子指著圖紙說,要選最直的紅鬆,紋路不能歪一絲。
郭春海選了棵筆直的紅鬆,和格帕欠花了整整兩天才把它削成三寸厚、六丈長的龍骨。二愣子負責熬製桐油和石灰混合的撚縫膠,嗆得眼淚直流。
烏娜吉也沒閒著。她組織屯裡婦女編織漁網,用賣海貨的錢買了上好的尼龍線。白樺則跟著老崔學結網技巧,手指被勒出一道道紅痕也不叫苦。
第七天傍晚,龍骨終於架起來了。郭春海站在這個船骨架前,仿佛已經看見它乘風破浪的樣子。孩子蹣跚著走過來,小手摸著光滑的木料,突然含糊不清地說了句:船......
對,船!郭春海一把舉起兒子,轉了個圈,等船造好了,爹帶你去海裡抓大魚!
夜深人靜時,烏娜吉在油燈下算賬:賣海貨的三百五,之前攢的一千三,總共一千六百五。買退役船體八百,柴油機六百,還剩二百五......
夠買張新網。她輕聲說,把數字記在小本子上。
郭春海在睡夢中翻了個身,嘴裡嘟囔著左滿舵。月光透過窗紙,在地上畫出一道銀色的波浪,輕輕搖晃著,像是已經載著他們的夢駛向遠方。
喜歡重生83:帶兄弟趕山請大家收藏:()重生83:帶兄弟趕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