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關上車門,重新坐好,將身體轉向李曌旭,目光帶著探詢,直視著她的眼眸,靜靜等待她的下文。
車內柔和的燈光下,李曌旭宛如一尊精心雕琢的白玉觀音,既慈悲,又疏離。
她微微調整了一下坐姿,迎著陳陽的目光,娓娓道來。
“柳硯卿,這並非她最初的名字。她原名應該是叫尹南枝。”
“除此之外,她還有一個在海外使用了十多年的名字,叫做‘vivianau’,或者更準確地說,在她活躍於歐洲金融圈時,圈內人更習慣稱她為‘東方荊棘鳥’,或者是‘德意誌掘墓人’。”
李曌旭的開場白,就讓陳陽的眼神微微凝滯。
“荊棘鳥”,傳說中一生隻唱一次歌,歌聲無比動聽,卻需以生命為代價。
這個代號,本身就充滿了悲壯與決絕的意味。
李曌旭接著道:“柳硯卿生於姑蘇,但其血脈,可追溯至二戰期間被征往歐洲的著名華工家族‘萊茵河畔的山東尹’。她的曾祖父尹誌剛,是那數萬華工中極少數憑借過人膽識和運氣,最終在戰後於德國科隆站穩腳跟,經營起遠東貿易的佼佼者。”
陳陽眼神微凝,這段塵封的移民史他有所了解,不過此時將其與柳硯卿聯係起來,仍覺意外。
“她祖上與柳寒山家本是世交,同氣連枝。上世紀六十年代,因國際風雲變幻,柳硯卿的祖父那一支預感歐洲排華風險,將部分資產和年幼的次子,也就是柳硯卿的父親尹建新,送回國內,托付給留在國內的柳寒山的父親柳步洲照應,以期保留血脈和根基。這便是兩家淵源的開始。”
“柳硯卿的母親方靜秋,是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留學德國的知識分子,在科隆與柳硯卿的父親相識相愛。然而,在她八歲那年,父親在一場疑點重重的涉及東德西德情報人員衝突的街頭火並中被流彈誤擊身亡,家族在德的產業也遭到不明勢力狙擊,迅速衰敗。她母親帶著她回國,生活陷入困頓。彼時柳寒山已在文博界嶄露頭角,念及舊情,也對柳硯卿母親抱有同情,多方接濟。最終,在柳硯卿十一歲時,她母親改嫁給了喪偶多年的柳寒山。柳寒山視柳硯卿如己出,傾儘資源培養,甚至支持她傳承柳家的昆曲。”
“柳硯卿在戲曲和古典文學上展現出的天賦,確實驚人。但她的野心,遠不止於昆曲舞台。”
陳陽靜靜聽著李曌旭的講述,微微頷首,這段過往,他倒是聞所未聞。
“不過昆曲,從來就不是柳硯卿人生的主旋律。”李曌旭話鋒一轉,進入了更核心的部分。“她十六歲赴英國留學,先後就讀於切爾滕納姆女子學院、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研修東方文化與藝術史。不過她同時,或者說更重要的身份,是使用另一個名字‘vivianau’,以極其優異的成績和驚人的金融天賦,被破格錄取進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主修經濟學,輔修國際關係與地緣政治。她的導師,是那位在國際學術界和意識形態領域都享有‘泰鬥’之名,以研究‘文化認同與意識形態滲透’、‘後冷戰時代全球資本流動與權力重構’而著稱的saibasidian·keuoer塞巴斯蒂安·克羅爾)教授。此人與freeasonry共濟會)英國分支‘聯合大公所’關係密切,是多個深層議會智庫的核心成員,專門為盎格魯撒克遜as)資本集團物色和培養具有特殊背景和潛力的‘未來資產’。”
陳陽的眉頭不易察覺地蹙起,王淵之前的提醒並非空穴來風。
“柳硯卿在克羅爾的引薦下,尚未畢業就已秘密加入了freeasonry共濟會)下屬的一個精英青年社團pythiasisterhood皮提亞姐妹會)。這是freeasonry體係內專門吸納和培養具有潛力的非盎格魯撒克遜裔精英女性的外圍組織。柳硯卿當時的代號為‘荊棘鳥’。她以此為契機,更深入地接觸到了西方頂層權力與資本的運行邏輯。
說到這裡,李曌旭稍作停頓,似乎在回憶那些塵封的檔案細節,繼而緩緩道:“憑借其東西方交融的背景、驚人的美貌、敏銳的智慧和對金融近乎本能的嗅覺,柳硯卿迅速在這個隱秘而強大的組織內部嶄露頭角。畢業後,她沒有選擇進入學術機構或公開的智庫,而是利用另一個完全清白的身份和一係列複雜的離岸公司掩護,進入了倫敦金融城,隨後轉戰華爾街。”
李曌旭微微前傾,目光中罕見地流露出一絲對對手的欣賞,儘管這欣賞背後是更深的警惕。
“接下來她所經曆的,其精彩與凶險程度,絕不亞於你的成長過程。我簡單說幾樁,你就可知其能量。”ea)危機爆發前後,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劇烈震蕩。柳硯卿及其團隊,提前數月通過特殊渠道預判到毛熊國與西方關係將急劇惡化,並精準推斷出歐美對russia俄螺絲)製裁的核心將集中在能源與金融領域。他們利用複雜的衍生品工具和離岸賬戶,大規模做多國際油價和歐洲天然氣期貨,同時做空盧布及russia俄螺絲)相關企業債券。當危機真正爆發,油價飆升、盧布暴跌時,她所代表的基金在短短兩周內獲利超過三十億美元。這次操作,被業內視為地緣政治風險對衝的經典案例,也讓‘荊棘鳥’這個名字一戰成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五年,德意誌銀行史詩級衍生品危機。當時市場普遍認為這家‘大而不能倒’的德國巨頭會得到默克爾政府erkegovernent)的全力救助。柳硯卿卻通過深度分析歐盟eu)內部的政治裂痕、德國銀行業與工業資本的複雜勾連,以及當時希臘債務危機引發的歐元區脆弱性,力排眾議,動用了驚人的杠杆,主導了對德銀信用違約互換的史詩級做多和對衝。結果,德銀股價暴跌,cds價格飆升,她的基金再次血賺近百億歐元。這一戰,讓她在冷酷的華爾街贏得了‘德意誌掘墓人’的綽號。”
“還有一六年英脫歐公投前,市場普遍預期‘留歐’派將獲勝。柳硯卿卻從卡梅綸caeron)政府過於自信的競選策略、底層民眾對移民問題和全球化紅利分配不公的積怨、以及脫歐派在社交媒體上更有效的情感動員中,嗅到了不一樣的氣息。她管理的基金在公投前最後一周,悄然建立了巨額英鎊空頭頭寸,並買入大量黃金和美元避險資產。當公投結果‘脫歐’爆出,英鎊瞬間崩盤,全球市場恐慌時,她的基金逆市狂賺超過五十億美元!此役,堪稱其職業生涯的巔峰之作,也讓她正式躋身全球最頂級的宏觀對衝基金經理行列,被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敬畏地稱為‘東方黑天鵝’。”
“荊棘鳥的觸角遠不止於歐洲。”李曌旭的目光變得有些深邃,“她還曾深度參與過利用中東地區緊張局勢進行原油期貨的投機。也曾在‘北溪2’nordstrea2)天然氣管道項目因地緣政治屢遭挫折時,通過做空相關能源公司和歐元,獲利豐厚。”
ic)全球爆發初期,當世界陷入恐慌時,她的團隊早已通過其在世衛組織及各國疾控中心的內線,提前預判了供應鏈中斷和一些生物科技公司的價值重估。她指揮旗下基金,在全球股市熔斷的至暗時刻,逆向大手筆抄底醫療器械、物流倉儲以及rna技術相關的公司股票,並在隨後的疫苗競賽中獲利退出,資金規模滾動至難以想象的天文數字。這一係列操作,堪稱利用全球性危機進行資本掠奪的教科書級範本。”
車廂內隻剩下李曌旭清晰而冷靜的敘述聲。
窗外流光溢彩的都市夜景仿佛成了李曌旭講述的這些全球資本驚心動魄博弈的無聲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