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一天天中過去,一直跟在孔子身邊學習的王遠航,自然也學到了很多之前在《論語》中,沒有學到的內容。
而他也發揮出自己在做事方麵的強大實力,就連老師孔子都對他稱讚不已。
有一天,魯國大夫孟武伯單獨約見了孔子,向他詢問身邊弟子們的才能。
“聽說子路是你的大弟子?”
孟武伯好奇地問道,“他在你身邊已經學習很久了吧?不知道他,是否達到了‘仁’的境界呢?”
孔子趕緊規規矩矩地回答道,“這個……我也不知道啊。”
孔子的性格就是這樣的有一說一,對於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從來也不會對其誇大。
就算是子路,也沒有享受到這個特權。
當孟武伯繼續追問時,孔子才一五一十地回答道,“子路啊,其實給他一個擁有千輛戰車的諸侯國,他可以很好的負責軍政和賦稅等事務。老實說,子路他確實是一個少有的治國之才。隻是,儘管如此,我依然無法判斷,他是否已經達到了達到‘仁’的境界?”
其實,孔子這一個回答說得很漂亮。
一直以來,他對於“仁”都有很高的要求。
彆說是一直跟著自己的子路了,就算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顏回,孔子對他的評價都隻是說顏回最多可以保持三個月“仁”的境界。
不過這句話也確定了,子路未來的仕途發展。
在之後的日子裡,他也確實在魯國擔任過一陣子的權臣家臣,也做了不少的實事。
很快幾十年過去了,之前的三次穿越考驗中,王遠航都沒有很明顯的感覺到時間的流逝。
但是,到了《論語》的世界中,他卻很明顯的感覺到,在這裡時間並不是線性前進的。
有的時候,時間過得特彆慢,就像他剛來到這個世界,認識自己的新老師孔子的那段日子,每天陪在孔子的身邊,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
可是有的時候,王遠航又發現時間就好像被自動按上了加速鍵。
之前,在《西遊記》的世界裡,是因為穿越之神的故意而為,讓王遠航可以快速完成自己的穿越考驗,儘快回去自己的2025年,才決定加快考驗的時間速度。
而在這兒《論語》的世界中,時間的加速好像就是自然而然的。
每一次和孔子交流完畢後,就會很自然的開啟時間加速模式。
直到下一次,王遠航又一次出現在孔子的身邊。
終於有一天,在孔子五十多歲時,迎來了他在魯國事業上的高峰期。
但是,很快,他就因為看不慣季孫氏等大夫的過度濫權,甚至還說出了那句流傳了幾千年的至理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
隔壁實力強大的齊國,送了魯國國君八十名美女,外加三十匹好馬,讓當時的魯定公沉迷於美色之中,多日無心關注其他的事務。
甚至在祭祀的時候,都沒有按照禮製,把祭祀後的祭肉分給當時的大夫孔子。
得知此事後,孔子覺得自己應該離開了。
於是,他帶著子貢、顏回,當然也包括王遠航穿越後的子路,離開了讓他失望的魯國,開始了長達十四年周遊列國之旅。
在決心離開魯國時,孔子還故意在魯國的邊境停留了三天,期待魯國國君可以看到自己的價值,召喚自己回國為他辦事。
但是,一天過去,兩天過去,最後三天之後,魯國國君依然還沉浸在美女的溫柔鄉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