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四次反法聯盟的全麵獲勝,王遠航穩定了和俄羅斯的關係。
於是,就把自己的目光,轉移到了南麵的伊比利亞半島上。
而此時,西班牙的國王卡洛斯四世正麵臨兒子斐迪南七世的奪權爭鬥。
看準機會的王遠航,便率領大軍進入了西班牙的領土,試圖將其也納入法蘭西的勢力範圍之內。
隻是,出乎王遠航意料的是,西班牙一行並不順利。
因為王遠航強行乾預,廢除了西班牙王室,而引發了西班牙國內全體國民的一致反抗。
從那往後,漫長的戰線、頻繁的襲擊和惡劣的後勤環境,使得王遠航不得不持續增兵,讓法蘭西大軍陷入了一個十分被動的局麵。
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原本在第三次反法聯盟吃了大虧的奧地利看準了機會,第一時間聯合英格蘭和撒丁,發動了第五次反法聯盟。
趁著王遠航身陷西班牙無法脫身,奧地利第一個向法蘭西宣戰。
而且一開始的戰鬥很順利,長驅直入的奧軍攻入了法蘭西盟友巴戈利亞的境內,直接威脅到法蘭西的側翼。
得知此事後,王遠航親自率領十萬法蘭西大軍,回去支援。
在維也納附近,兩軍形成了對峙的局麵。
當時的奧軍主帥卡爾大公希望通過一場決戰,徹底擊潰法軍,徹底打敗拿破侖。
而王遠航則希望通過快速取勝的戰略,穩定住中歐的局勢,避免出現兩線作戰的更大困境。
於是,在維也納東北麵的瓦格拉姆地區,雙方擺開了陣勢,一場大決戰即將爆發。
在決戰的初期,手握十一萬兵力的奧軍,掌握著絕對的優勢。
在他們的衝擊下,法軍防線幾乎就要被擊穿了。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原本的拿破侖親臨前線穩定軍心。
而信奉著“苟且偷生”戰術的王遠航,可不是這麼想的。
他派出右翼部隊,佯裝發起總攻,迫使奧軍不得不撤回左翼的主力軍隊,讓損失慘重的法軍有了暫時喘息的時間。
“哎……關鍵時刻,也要穩定心態,畢竟我自己的生命還是最重要的啊!”
看著慢慢穩定下來的戰局,王遠航心有餘悸的感慨道。
接著,他便利用靈活的戰術調動,不斷牽製著奧軍主力,消耗奧軍的耐心和戰鬥力。
終於,在戰鬥爆發的第二天,他抓住了奧軍右側的漏洞,集中騎兵和炮兵主力,發動猛烈的突擊進攻。
最終迅速撕開奧軍防線,逐步瓦解了奧軍的抵抗。
很快,在王遠航的指揮下,法蘭西大軍強大的火力壓製下,奧軍很快就潰散,被迫撤退了。
儘管王遠航又一次的獲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三萬多士兵傷亡的代價,這可以算是他穿越成為拿破侖後,傷亡最慘重的一場戰役了。
當然了,奧軍的傷亡數達到了四萬之多。
經曆了這一次戰鬥的慘敗後,奧地利很快就退出了第五次反法聯盟。
隨後英格蘭也選擇了退出,第五次反法聯盟就這樣結束了。
這一次來之不易的勝利,讓王遠航穩定了自己在歐羅巴洲的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