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主理人的家國天下——
上古賢妻?
豈止賢良淑德、輔助夫君那麼臉譜化?
我以洪荒之力推動家庭與社會和諧進步,身兼數職卻遊刃有餘——
家族“惡人”救星:自從我成為家族唯一會做“硬菜”和懂基礎療傷護理的人後,家裡親戚愈發密集地前來串門。
繼母那弟弟象,某次山上“勇”獵野豬又折了腿,正逢姐姐娥皇回家探望,這廝竟腆著臉又來蹭飯療傷。
娥皇麵露難色:“米糧……怕是不濟……”
我二話不說,抄起石斧:“等著!”
轉眼就拎回幾尾鮮活大肥魚,利索地刮鱗去臟。
順手抓起之前為防治舜奔波腿腳所存備的草藥,塞進陶鍋裡:“喏!魚湯燉上!驅寒祛濕!”
濃香撲鼻中,我看著象齜牙咧嘴喝湯的樣子,悠悠開口:“想吃魚容易,往後莫再惦記你兄長的糧倉便好。”
象灌魚湯的動作瞬間凝固,湯汁都險些從鼻子裡噴出來——
從此見了我,繞道三尺有餘,活像瘟神附體。
部族婦女再就業工程總策劃:見舜成日與洪水糾纏不休,我忽起一念!
不如教導婦人們學點求生技藝?
當我把想法告知幾位正憂心丈夫治理洪水安危的夫人時,她們先是羞怯婉拒:“此等外頭之事,豈是婦人可為?”
“何為內?何為外?”
我指著遠處滾滾濁浪,“你家的糧倉在內?那洪水衝垮家門時,糧倉還分內外嗎?”
幾位夫人霎時緘口無言,我趁熱打鐵:“學個一星半點,緊要關頭或能救命,縱是尋常,劈柴伐木也多些力氣不是?”
於是,村外空地被平整為教學場。
木製大刀,石質短刃——我精心設計的練習器械列隊排開。
婦人中有力氣足的,被我安排練習劈砍;心思靈巧者,則授之以投擲和簡單結繩脫身技法。
最初眾人扭捏猶豫,幾番練習下來,竟也有模有樣。
當娥皇姐姐纖纖玉指竟也能投擲小石索縛住急衝的柴狗崽時,整個村落傳開了。
從最初三五人,到後來的絡繹不絕,連鄰村婦女都慕名而來。
她們或為強身健體,或為心添底氣,更有人自此成為守護家園的堅實一分子。
我這位“巾幗教練”從此聲名遠揚,深得姐妹們擁戴。
帝後來視察工作,還笑讚是“固本清源之要策”。
“賢”內助的最高境界:治理洪水,丈夫舜和大禹常常忙得昏天黑地,有時連糧草補給都接應不上。
我望著他愈見深鎖的眉頭,心知隻靠煮魚湯、縫衣裳的“賢惠”,根本解不了困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次協助丈夫整理治水資料時,我盯著河道簡圖,無意間捏皺了手中那張標記著無數小點的獸皮圖——
那是之前為訓練女人們自保,順手繪製的地形圖,上麵標注著不同山丘土質與植物分布情況。
“不同土質遇水的穩固性差異巨大……有些地方的土,一遇水就軟如稀粥,如何撐得住堤壩?”
舜曾憂心忡忡地感歎。
我眼睛一亮,猛地推開獸皮圖,幾乎撞翻眼前盛湯的陶碗:“土壤!不同的土壤扛水能力千差萬彆!”
我拉來地圖,指尖點著不同小區域:“山石堅硬之地,挖渠固基是否可行?鬆軟淤塞處,是否該引導水流避開?”
舜起初愣怔,隨即眼神越來越亮,如撥雲見日。
他抓住我的手連連搖晃:“夫人!此圖千金難換!”
後來我乾脆動員全部“女子自保訓練班”姐妹們深入山川,記錄不同土壤的質地與承壓性反饋,歸總呈報。
大禹得此助力,治水策略愈發精準高效,他為此事曾對我鄭重一拜,稱“夫人明暗助工成,澤被蒼生”。
姐姐的“補鍋匠”:賢淑如姐姐娥皇,亦免不了日常瑣碎的煩擾!
祭祀的牲禮被狗啃,臨時又遍尋不著替代品;絲線調配染料失敗,眼看就要開天窗……
娥皇每每焦慮之際,便是我“雪中送炭”之時。
一次籌備重要祭典,一頭肥壯的公羊祭品居然越欄而逃!
姐姐急得在院子裡團團轉,珍珠似的眼淚已在眼眶打轉。
我放下針線就往外跑:“姐你先調醬料穩住場麵!”
片刻後,我竟拎回一隻掙紮吼叫的老母雞!
姐姐詫異:“這……豈能為犧牲?”
我喘著粗氣擦擦額頭泥點:“跑得了肥羊,跑不掉這圈裡打鳴擾人清夢的雞!宰了乾淨燉湯!權當替大夥兒清理環境!”
我壓低聲音,“回頭就說此乃象征日月經天、陰陽和諧的新祭典……”
舜後來聽聞這“天賜玄雞祭典”的本末,笑得打跌,連連稱“夫人智計,非常理可度!”
至於姐姐煮壞的藥膳、畫歪的祭圖?
自有我這雙靈巧的手迅速“整容”修複,務必保全她完美女主人的體麵。
畢竟,在外人麵前,堯帝之女豈能有失?
鍋?
有我在,豈能讓它砸掉?
曆史偏航?
咱自己來掌舵!
世人皆以為女英,是那癡望夫君背影柔腸百轉、以淚滴染就湘妃竹的紅顏。
這故事美則美矣,卻實在把我那點本事壓縮得隻剩一把辛酸淚了。
什麼淚點低啊?
分明是發明事業挫折多了些罷了!
竹簡染出墨斑那是工藝探索階段的陣痛,怎會被傳成眼淚染竹?
真若如此,隻怕上古大地都得被我的淚淹沒!
淚點誤我!其實我是個硬核技術流——
我能把野獸皮改造成防火披掛,緊急關頭,淋水浸濕直接用於滅火。
誰料到後來獸皮成了“滅火被”?
我的“女子防身教練”大業轟轟烈烈。
我編造口令訓練婦人力量!
“看那棵樹!那是你家的柴薪與未來的房梁!劈開它,暖爐寒夜有依憑!戳穿它,你便無需對欺負你的人畏懼退讓!”
口號粗礪而有效。
後來這套訓練係統居然被治水團隊借鑒,演變成遠古版生產作業口令。
當竹簡刻字術日趨成熟,丈夫舜帶著輕便竹簡跋山涉水,從此訊息往來不再憑口耳或結繩!
山水的險惡、部族的動向、異族的風情……筆鋒所至,儘收方寸竹片間。
這哪是尋常哀婉女子能為?
分明是一代信息產業開拓先鋒!
至於我的風評被“淚”字焊死?
也罷,至少那點眼淚主要來自打噴嚏),配合染壞廢棄的竹片,歪打正著造就了文人墨客們最流連的上古ip湘妃竹。
當娥皇姐姐於湘水之畔,對舜的追思如潮水奔湧,那清淚的確顆顆成詩,字字凝愁。
姐姐天生是情感豐沛如江海的藝術家。
與她並行,我另辟蹊徑,執拗地走在另一條路上:用智慧解決難題,用行動創造價值。
我磨鈍的石片,刻下最初的文字信號;
我煮糊的藥羹,偶然成了美食起點;
我訓斥象的聲音,回蕩成家庭和諧穩定的最後防線……
這些斑駁而堅實的印記,或許不及淚水悲情感人,卻實實在在支撐起了那個神話時代的另一重脊梁。
我非那傳說中隻會哀泣的女英。
我是舜帝背後不務虛名的實乾派主理人——
我的智慧與力量,在火焰與洪水的邊緣舞蹈,在竹片與獸革的斑痕裡紮根,在我親手教會的那些婦人們驟然清亮的眼神裡發光。
曆史之舟雖偶偏航,但掌舵的,終歸是那些在沉默中磨出了硬繭的手。
湘妃竹上的斑點,既可以是眼淚,也可以是凝固的星光,是墨漬的痕跡,是歲月長河中,我為自己認真鐫刻的、獨一無二的徽章。
喜歡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請大家收藏:()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