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解除商湯的心理負擔:“伐桀非為私利,乃為公義”
這是最精彩的部分,仲虺徹底顛覆了“臣不可伐君”的舊觀念:
“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
德懋懋官,功懋懋賞。
用人惟己,改過不吝。
克寬克仁,彰信兆民。
乃葛伯仇餉,初征自葛。
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獨後予?’
攸徂之民,室家相慶,曰:‘傒予後,後來其蘇。’”
大王您不親近聲色,不聚斂財物。
勉勵品德的就用官職獎勵,勉勵功績的就用賞賜回報。
用人之言如同己出,改正過錯毫不吝惜。
能寬厚能仁愛,向萬民彰顯誠信。
葛伯仇視送飯的農人,我們的征伐就從葛伯開始。
東征西邊的夷人抱怨,南征北邊的狄人抱怨,都說:‘為什麼唯獨把我們放在後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們所到之處的百姓,全家互相慶賀,說:‘等待我們的君王來吧,君王來了我們就能複活了!’)
?核心思想:我們打仗不是為了自己,是應天下萬民的請求,是去解放受苦的人民。
這叫“吊民伐罪”慰問百姓,討伐有罪)。
3.提出未來的執政綱領:“仁政是唯一的合法性”
仲虺告誡商湯,要以夏桀的滅亡為鑒,推行仁政:
“王懋昭大德,建中於民,以義製事,以禮製心,垂裕後昆。”
大王要努力顯揚大德,在百姓中建立中正之道,用義來裁斷事務,用禮來製約內心,為後代留下豐厚的基業。)
?核心思想:新政權必須以德治國,建立公平的秩序“建中於民”)。
通過這篇《仲虺之誥》,仲虺完美地完成了任務:
?對內:消除了商湯和創業團隊的心理負擔。
?對外:向全天下宣告了商王朝的立國理念和合法性依據。
他就是商朝的開國“總設計師”和“首席宣傳官”。
在商湯的團隊裡,仲虺和伊尹是一對黃金搭檔,分工明確:
?伊尹:更像首席執行官ceo),負責具體戰略執行軍事、外交、內部管理),事跡更具故事性廚子逆襲、五次投夏等)。
?仲虺:更像首席戰略官cso)或董事會主席,負責頂層設計、意識形態建構和政治綱領製定,地位更為尊崇。
《左傳·定公元年》記載:“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奚仲遷於邳,仲虺居薛,以為湯左相。”
明確說仲虺是湯的左相商代以左為尊)。
兩人合作無間,共同輔佐商湯奠定了商朝六百年的基業。
這種“一文一武,一內一外”的配合,成為後世賢君良臣的典範。
仲虺的名字,或許不如伊尹那樣家喻戶曉,但他的貢獻卻極為深遠。
他撰寫的《仲虺之誥》,其核心思想——
“天命無常,惟德是輔”——
成為了後世中國政治哲學的一塊基石。
每一次王朝更迭,新的統治者都要引用這套理論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
從周武王伐紂到曆代開國君主,無不遵循著仲虺開創的這套“革命話語體係”。
他是一位思想家,一位戰略家。
他用他的筆,為武力征服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為新生政權注入了靈魂。
他是隱藏在伊尹光環之後,那位真正定義王朝性格的巨人。
喜歡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請大家收藏:()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