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方叔正傳:周朝戰場上那條最粗的錦鯉_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 > 第71章 方叔正傳:周朝戰場上那條最粗的錦鯉

第71章 方叔正傳:周朝戰場上那條最粗的錦鯉(1 / 1)

當時間線撥回西周晚期,天下早已非昨日模樣,陽光雖依舊明晃,卻仿佛籠罩著幾分不安穩的灰影。放眼四顧,危機猶如深林裡的瘴氣,絲絲縷縷自四麵八方滲出:北邊玁狁部落粗野喧囂,時時意圖踏破城池;南方的楚人則如倔強的刺藤,昂起叛逆的頭顱,時時挑釁,欲試其銳利鋒芒;而東方徐戎之眾,蠢蠢欲動似暗藏的刀鋒,隨時準備捅穿王朝柔軟的腹肋。那時的戰場,充斥著青銅兵戈沉重的碰撞、戰馬臨死前悲哀的嘶鳴與勇士赴死前最後的咆哮——一片血色蒼涼圖景鋪展眼前。

然而在這幅悲壯畫卷中,周宣王的目光卻停留在一道異常的身影上——方叔,其人似一把未出鞘的鈍刀,神情裡竟少有那種令人敬畏的殺戮之氣,反倒隱約帶著一份不緊不慢的隨和。

曆史的書頁被微風輕輕翻動,發出微弱的沙沙聲。此刻,在周王朝命運的天平上,一枚名為“方叔”的神奇砝碼即將落下。它可能不是最鋒利的戰矛,也非最為堅固的盾牌,卻以輕巧的姿態,出人意料地壓彎了勝負的秤杆——仿佛傳說中那條周身閃爍著祥瑞光環的錦鯉,悠然一躍竟攪動了滔天巨浪的乾坤。

軍營裡彌漫著微妙的空氣:老兵們眯眼望向那紋路柔和的新帥麵龐,帶著些許猶疑,悄聲議論:“瞧那儒雅書卷氣,真能鎮住如狼似虎的北狄嗎?”新兵卻懵懂地跟著主旗亦步亦趨,暗中嘟囔:“咱們這趟遠行,究竟是要浴血衝鋒,還是學趕集看熱鬨?”連宣王心底也難免忐忑,唯願這位儒將的底氣確實深藏不露。

北國邊疆,風沙無情如刀割麵。朔風裹著砂礫怒吼掠過軍營時,方叔立於簡陋的戰車之上,衣袍被刮得獵獵作響,他的話語卻透著一種奇特的安撫力量:“諸位放心,此次北伐玁狁,非但人人皆有建功機會,我亦特命——”他略微一頓,竟鄭重其事宣布,“另撥出五條牛腿專供營中,凡戰功卓著者,可任選部位大快朵頤。”

此言如投石入水,在士兵心湖間激蕩出意外的漣漪。人們麵麵相覷,目光交彙時隱有灼熱火花閃過——此際戰場凶險未至,那懸賞的熱騰騰肉香氣息竟已悄然浮動,飄向每個人心底。

不久,沙場真正對決時分到臨。玁狁鐵騎如暴風肆虐呼嘯而至,卷動黃沙漫野,大地都在對方沉重鐵蹄下震顫不止,猶如悶雷滾過天際。

彼時,前線一名執旗小兵眼見敵人迎麵揮刀凶悍劈落,心中一慌欲退,卻無意間絆住了腳後跟的衣帶。他身體頓時失衡,驚呼之中猛地向後倒去,連帶身後士兵也被牽扯著接二連三倒地,仿佛某種連鎖效應驟然觸發——周軍陣前猝不及防間竟如骨牌般接連摔趴下一大片人陣!

玁狁騎兵瞬間逼近,馬蹄奔騰之勢已如洪流傾瀉。然而詭異的是,或許因那幫倉促跌倒的士兵們掙紮著無意舉起的鋒利矛尖向上斜指,馬匹本能地感受到了威脅,嘶鳴不安下驟然朝兩側分開,如同大潮被無形礁石一劈兩半。

就在玁狁騎兵陣型紊亂之際,戰場左側一支約三十人的周軍彆動小隊恰巧迂回至此。兵頭本欲下令趁隙包抄敵後,孰料前方一個敵兵慌亂之中突然打了個異常響亮的噴嚏,驚得坐騎陡然轉身奔逃,恰如野牛發狂般衝撞進自家隊伍核心!一時間,玁狁陣腳紛亂如沸水翻騰,自相踐踏踩死者竟不遜於周軍弓箭射傷之數。

方叔立於後陣高地俯視全局,這荒誕離奇的一幕令他忍俊不禁,輕輕搖頭歎息道:“唉……敵軍這般‘陣前操演’失誤迭出,我軍若還無斬獲,豈不辜負了老天饋贈之厚意?”話音未落,他果斷揮手下令,“諸軍聽令!此時不衝鋒,更待何時?”

周軍順勢如洪流向前,兵戈所指皆非戰鬥,倒像是在拾撿敵人無心丟棄的“戰果”。

一場原該屍橫遍野的慘烈鏖戰,竟被這接二連三的意外串連成了一場荒誕不經的喜劇。方叔軍中那位負責記錄功績的小吏,低頭望著竹簡上一排排“某某某‘絆倒驚敵,助陣有功’;某某某‘立矛指向恰中其馬,引敵亂’”等等離奇敘事,抓頭撓腮半晌,最終隻得捏造了個象征勝績的“馘”字權且記下。他口中念念有詞:“總歸是勝仗,怎麼寫都過得去!”竹簡之上歪歪扭扭的字跡,連同那令人啼笑皆非的記述細節,仿佛無聲地印證了勝利背後那串無法言說的蹊蹺因果。

北征一役,方叔雖功勳顯著,錦鯉體質亦似得到天命認可。但他深知,南方那片桀驁的荊楚大地,才是真正考驗其傳奇成色的淬火之地。聽聞要討伐楚國,營中小將們紛紛摩拳擦掌:“聽聞楚人凶悍,可咱有方帥鴻運護體啊!”老兵們則意味深長地相互點頭低語:“記得出征前,方帥特意命我等多備乾椒、野蔌,還有……整整十車好油呢。”說話間隙,隱約有油脂溫潤的微光自眼中悄然閃過。

大軍浩蕩抵達南方水域附近方列陣完畢,尚未及鳴金開戰,一樁離奇的小插曲卻悄然上演:楚國一位驍勇戰將,為在楚王跟前顯耀其弓馬熟練、力量驚人,特意舉起一隻沉重的青銅大鼑,以展示蠻力。然而他臂上肌肉賁張之時,未承想腳下一滑,那寶貴的鼑竟然脫手而出,在空中劃了個奇特的曲線,“噗通”一聲墜入旁邊沸騰的湯鍋之中!頃刻間熱湯四濺,油脂滾沸,現場秩序驟然打亂,尖叫聲不絕於耳。後人多番考證,此湯鍋竟成了曆史隱秘角落裡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火鍋雛形,雖為偶然,卻也歪打正著,為飲食文化添了一筆意料之外的注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消息傳到方叔軍營,隨軍謀士尚未來得及謀劃如何乘隙揮師進擊,方叔眼中卻已神采飛揚:“妙哉!敵軍連燒飯的鼎鼑都提前落釜待煮,此豈非天助我軍速戰速決乎?”他當即拍板,命全軍火頭軍即刻安營紮寨,架起行軍鍋灶,刹那間營盤如雨後菌菇蓬勃四起。

鍋灶裡的油脂已然滋滋作響,濃鬱的香氣隨風飄揚到了楚軍陣地深處。原本是衝鋒號角與兵器寒光交織的戰場,卻驟然被這誘人的油香占領陣地。楚軍士兵饑餓的目光貪婪地追蹤著那飄忽卻實在的氣味遊絲,軍陣中不時傳來此起彼伏的“咕嚕”腹鳴——其聲高低錯落,竟奇妙地串聯成一場關於人類基本生存需求的低沉合唱。

一位年輕的楚國小兵對著身旁夥伴咂嘴歎息:“真怪了,明明出發時吃得飽飽的,這香氣一飄,胃裡倒像鬨開了空城計!”

夥伴苦笑著應和:“那香氣仿佛有爪牙,能把胃袋裡的餘糧都挖個乾淨!”

待到正式交鋒的時刻降臨,楚軍將士儘管強打精神衝向周軍戰陣,腳步之中卻仿佛浸染了油腥那特有的綿軟遲滯。當楚軍主旗最終被迫後撤之時,不少兵卒一邊奔逃一邊仍不舍地回頭張望,眼神還戀戀不舍黏在周軍營壘上空那嫋嫋升騰的煙火氣裡。據說有楚人被俘後竟迫不及待地打探:“軍爺,你們營中飄香那股濃香,裡麵用了何種秘製香料?”

方叔端坐中軍大帳之內,手握軍報,表情卻出奇地輕鬆寫意:“好,諸軍奮勇退敵!吩咐下去,肥牛薄割後準備入釜,火頭軍湯底再厚添些鮮椒——記得加足牛油!”帳中燭火被他爽朗的笑聲搖動,光影跳躍中,此役之結局竟如香湯蒸騰氤氳般,在奇妙的芬芳裡被悄然熬煮、慢慢定調。那熱騰騰、辛辣撲鼻的牛油鍋氣,竟成了譜寫凱歌最後餘韻時無形卻最具存在感的指揮棒。

周宣王曾興致勃勃地召來方叔探討,欲解開這所謂“幸運戰術”背後深藏的玄機。方叔笑容謙和,坦然答道:“陛下,微臣哪敢妄稱深藏玄妙?無非是善觀天時地勢,懂得該退避時勿要迎風頂浪,該前行時不必猶疑踟躕罷了。”他停頓片刻,眼神裡閃爍的是洞察世事的智慧星光:“至於讓軍中士卒腹內有食、周身有暖——此等道理,恐怕先祖薑尚於渭水之濱便已深知其理,微臣不過拾聖賢牙慧而已。”

這番話語淺白,卻讓宣王默然陷入沉思:所謂天命垂青,亦需人為搭建舞台供其翩躚起舞。方叔的智慧並非造出奇跡,而是為凡人眼中難以捉摸的“幸運”鋪設了一程順勢而為的通途,於是那從天而降的祥瑞,便如川流入海般奔騰無礙地融入曆史長河的浩浩湯湯之中。

昔日旌旗烈馬、鼓角爭鳴的沙場,終在時光長河裡被研磨成細砂,然而方叔用半是狡黠半是豁達的姿態,在蒼茫史冊間鐫刻下彆樣傳奇:所謂無敵統帥,或許正是深知何時緊握鋒刃,何時懂得鬆開緊握的拳頭——那鬆手的智慧,有時更勝於千鈞之力。

有好事之後生,竟於昔日方叔麾下的軍灶遺址深處,扒出了幾許凝固變色的奇特物質——後經細致化驗,斷定其含豐厚的飽和脂肪酸牛油含量約69.8)、紅辣椒素、花椒生物堿、八角揮發油……分明是濃縮數千載風味的原始牛油火鍋底料精華!原來那繚繞戰場的神秘香氣,早已用古老的配方預言了日後的熱辣江湖,也在無聲訴說:戰爭與生活之間那條看似鋒利的分界,或許隻隔著人類那副饑餓時本能躁動、期盼熱食的柔軟脾胃罷了。

方叔的靈魂若存於九天,想必會俯視人間此景,撫須嗬嗬一笑——他大概會點破這人世間那層微妙窗紙:真正的“錦鯉體質”從不寄望於天賜鴻福,而是懂得凡事先為人把火鍋架起——待炭火通紅、油湯滾沸之時,縱使最叵測的命運,也會情不自禁被那香氣俘獲,順著辛辣鮮濃的人間煙火,心甘情願跳入曆史的湯鍋之中。

…….

如今,倘若你的辦公桌上也渴望盤踞那樣一條氣運錦鯉,不妨先貼上一張寫著“今日宜燙毛肚”的幸運便利貼——或許曆史的湯勺,正在此刻悄然向你傾斜呢。

喜歡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請大家收藏:()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 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