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兩代單於與文景二帝的“戰和棋局”_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 > 第39章 兩代單於與文景二帝的“戰和棋局”

第39章 兩代單於與文景二帝的“戰和棋局”(2 / 2)

?此後:匈奴日益驕橫,每年入侵邊郡,殺掠甚眾,雲中、遼東受害最重。

這一時期,漢朝雖強盛,但軍事上尤其是騎兵機動作戰能力,仍遠遜匈奴,處於被動防禦狀態。

老上單於死後,其子軍臣單於繼位。

他延續了其父的政策,但可能更注重實際利益,與漢朝的關係在“戰”與“和”之間搖擺。

1.景帝時期:相對平靜下的暗戰

漢景帝在位期間前157–前141年),是漢匈關係一個相對緩和的時期。

但這並非因為匈奴變弱或變友善,而是源於:

?漢朝的內固:景帝集中精力處理內部問題如平定七國之亂),需要穩定的邊境環境。

因此,他繼續並加強和親政策,饋贈更厚。

?匈奴的考量:七國之亂時,匈奴曾與趙王劉遂勾結,企圖趁火打劫,但叛亂迅速被周亞夫平定,匈奴未及大規模介入。

此事可能讓軍臣單於意識到漢朝內部凝聚力依然強大,大規模南侵風險較高。

?持續的摩擦:儘管無大戰,但“小人則盜邊”,小規模的騷擾和劫掠從未停止。

隻是景帝朝未發生老上單於時期那樣直逼京畿的大規模入侵。

這種“平靜”,是漢朝用財富和隱忍換來的,是“文景之治”得以實現的重要外部條件,也是一種脆弱的平衡。

2.武帝初年:和親的最後時光

漢武帝即位初期建元年間),仍延續和親。

但年輕的武帝已蓄意改變國策。

其間發生了一個插曲:匈奴來請和親,武帝命群臣商議。

博士王恢燕人,熟知匈奴反複無常)主張拒絕,而禦史大夫韓安國字長孺)力主和親,認為勞師遠征有害無利,最終和親派占上風。

但這已是和親政策的回光返照。

當漢武帝通過“馬政”等措施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後,元光二年前133年),他采納王恢之策,設“馬邑之謀”,企圖誘殲軍臣單於。

雖然計劃失敗,但從此漢匈關係徹底破裂,進入了長達數十年的全麵戰爭階段。

軍臣單於也成為漢武帝北伐的首要對手。

老上、軍臣單於統治時期,漢匈關係可以概括為:

?對匈奴而言:和親是獲取巨額經濟補充的手段,寇邊是保持軍事壓力、掠奪財富的日常方式。

他們掌握著戰略主動權,視漢朝為可以定期勒索的富饒鄰居。

?對漢朝文景二帝)而言:和親與防禦是積聚國力的戰略忍耐。

他們深知當時漢軍尚無能力徹底解決邊患,因此忍辱負重,將資源集中於國內經濟發展和削藩,為將來的反擊奠定堅實的基礎。

老上單於和軍臣單於,就像兩位冷酷的考官,用持續的壓力考驗著漢帝國的耐心和韌性。

而文景二帝則以驚人的定力通過了這場考試,他們攢下的錢糧、練就的軍隊,最終在漢武帝時代,由衛青、霍去病交給了匈奴一份石破天驚的“答卷”。

喜歡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請大家收藏:()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