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汗血寶馬產地——大宛_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 > 第69章 汗血寶馬產地——大宛

第69章 汗血寶馬產地——大宛(2 / 2)

他進行了全國總動員,展現了一個鼎盛帝國的恐怖戰爭潛力:

?兵力配置:征發全國囚徒、惡少年及邊騎,組成一支六萬人的大軍不含自願攜帶的私人行李夫和奴隸,總數可能達十萬),並調配牛十萬頭、馬三萬匹,以及無數的驢、駱駝運輸物資。

?後勤保障:任命兩位相馬專家為執驅校尉,預備在攻破大宛後挑選良馬。

動員規模空前,“轉運奉軍,騷然天下”。

?戰略威懾:增派十八萬甲卒戍守酒泉、張掖,作為戰略預備隊,並威懾匈奴與西域諸國。

公元前102年,李廣利率領這支武裝到牙齒的龐大軍團,再次西征。

這一次,景象截然不同。

漢軍浩蕩蕩開赴西域,沿途小國望風而降,紛紛開城,供給食糧。

隻有輪台國抗拒,李廣利下令屠城!

此舉瞬間震撼整個西域,無人再敢抵抗。

漢軍順利抵達大宛,首先圍攻其都城貴山城。

大宛軍隊出城迎戰,遭到漢軍強弩的密集射擊,大敗,退入城中堅守。

漢軍切斷了城內的水源,將城市團團圍住,日夜攻打。

圍攻四十餘日後,漢軍攻破外城,俘虜了大宛勇將煎靡。

大宛貴族陷入極度恐慌。

內部矛盾爆發,他們互相商議:“漢朝攻打大宛,是因為國王毋寡藏匿良馬並殺害漢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果我們殺掉毋寡,獻出寶馬,漢軍自然會解圍。如果他們不解圍,再力戰而死也不晚。”

於是,貴族們合謀殺死了國王毋寡,派人提著國王的頭顱去見李廣利,提出和談條件。

“漢軍若停止攻擊,我們將獻出所有良馬,任由挑選,並提供糧食。

若不同意,我們將殺儘所有寶馬,與康居援軍裡應外合,與漢軍血戰到底。”

此時,李廣利得知康居國援兵即將到來,且漢軍士卒已疲憊。

他審時度勢,同意和談。

漢軍挑選了上等寶馬數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馬三千餘匹,並立了一位對漢朝親善的貴族昧蔡為新任大宛王,與其簽訂盟約後撤軍。

李廣利凱旋歸來,但代價是慘重的。

兩次遠征,漢軍損失高達五六萬人,耗費的軍資更是不計其數。

漢武帝在宮殿設宴,封李廣利為海西侯,以表彰其功績。

這場“天馬戰爭”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

1.西域震懾:此戰向西域各國展示了漢朝跨越地理極限、投送兵力的可怕能力和堅定決心。

此後,西域諸國紛紛遣子入漢為質,表示臣服。

2.設立西域都護的鋪墊:漢朝的軍威自此在西域牢固確立,為後來漢宣帝時期設立“西域都護府”,對西域進行常態化管理鋪平了道路。

3.戰略代價:儘管取得了戰略上的成功,但巨大的消耗也進一步掏空了文景之治積累的財富,加重了百姓的負擔,為西漢中期的社會矛盾埋下了伏筆。

總結而言,征大宛之戰是漢武帝“大一統”雄心下的一次極致體現。

它源於一匹馬的誘惑,成於帝國不容挑戰的尊嚴,終於鋼鐵與鮮血的征服。

它並非一場必要的生存之戰,而是一場旨在樹立絕對權威的“霸權之戰”。

它用巨大的代價證明:在漢武帝的時代,帝國的意誌,必須被貫徹到天涯海角,無論付出多大的成本。

這匹汗血寶馬的價值,已遠遠超出了其本身,成為漢帝國鼎盛時期權力與榮耀的象征。

喜歡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請大家收藏:()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