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糧食換好了,這字據……”他掏出昨天的字據,聲音發顫。
李硯接過字據,當著他的麵撕成碎片。“柳大戶,這字據本就不作數。”他淡淡道,“你若再敢耍花樣,我就讓青州百姓天天堵你的門。”
柳承業看著飛舞的紙片,突然覺得一陣眩暈。他知道,從今天起,他在青州的好日子到頭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這時,王奎帶著幾個親兵匆匆趕來。“李大人,糧車已經準備好,咱們該啟程去息州了。”他臉上掛著諂媚的笑,“要不我先帶一隊人護送?”
李硯盯著他看了片刻,突然道:“王大人這麼著急,莫不是想趁機貪墨糧食?”
王奎臉色大變:“李大人說笑了,王某怎會……”
“怎會?”李硯冷笑,“你昨天在城門口嚇得腿軟,現在倒急著立功?”他突然抽出腰間短刀,抵住王奎的喉嚨,“我若讓你護送,怕是走到半路,糧食就變成沙子了吧?”
王奎嚇得冷汗直冒,雙腿發軟跪倒在地:“李大人饒命!王某再也不敢了!”
李硯收起刀,對馬五道:“把王大人的親兵全部繳械,押到流民營看糧食。”他又對孫六道,“你帶二十個弟兄,寸步不離盯著王奎。”
王奎癱坐在地上,看著李硯離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怨毒。
糧車重新啟程時,百姓們自發地跟在後麵,幫忙推車、警戒。有個老木匠帶著徒弟,主動幫糧隊檢修車輪。“李大人,您這車輪子用的是榆木,不如換成鬆木,輕便還耐用。”他討好地說。
李硯看著他憨厚的笑臉,突然想起《非戰策》裡的話:“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他從未像此刻這樣深刻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夜幕降臨時,糧隊在青川河邊紮營。孫六帶著弟兄們輪流守夜,李硯則坐在篝火旁,借著月光修改《非戰策》。他在“民生篇”裡添了句:“止戰之道,始於飽腹。”
“先生,喝口熱湯吧。”阿翠端著碗野菜湯過來,“孫六哥說您一天沒吃東西了。”
李硯接過湯碗,看著小姑娘凍得通紅的手,突然問道:“阿翠,你爹呢?”
阿翠的眼圈紅了:“被柳大戶抓去挖礦了,說是抵債……”
李硯握緊了湯碗。他知道,青州的事遠未結束,柳承業和太守不會善罷甘休,周明那邊也必定有所動作。但至少現在,他護住了這些流民,護住了這一千石糧食。
“阿翠,”他輕聲道,“等征完糧,我帶你去找你爹,好不好?”
阿翠重重地點頭,眼中泛起淚光。
河對岸突然傳來一聲狼嚎,驚起夜宿的寒鴉。李硯望著對岸的黑暗,突然想起前世學過的《孫子兵法》:“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流民組織起來,形成一股力量,對抗柳承業和太守的反撲。
“孫六,”他喊道,“明天出發前,讓弟兄們教流民些basic的防禦技巧,比如怎麼用鋤頭當武器,怎麼設陷阱。”
“basic?”孫六撓頭,“先生說的是……基礎?”
“對,基礎。”李硯笑了,“他們不需要多厲害的武功,隻要能保護自己就行。”
孫六點頭離去。李硯望著跳動的火焰,突然覺得,這團火不僅照亮了營地,也照亮了他心中的方向。他要讓這些百姓知道,他們不僅是被保護者,更是改變命運的參與者。
這一夜,李硯睡得格外安穩。他夢見自己站在青州城頭,看著百姓們安居樂業,城牆上刻著四個大字:“非戰之策”。
清晨,糧隊再次啟程。李硯騎馬走在隊伍最前麵,回頭望去,隻見流民們推著糧車,唱著古老的民謠,聲音在曠野上久久回蕩。
他知道,這隻是個開始。
喜歡異界打仗太菜我教他們玩孫子兵法請大家收藏:()異界打仗太菜我教他們玩孫子兵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