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選賽大幕落下,陳一鳴的名字成了各俱樂部熱議的焦點。
作為鋒線球員,他展現出的實力讓所有人眼前一亮——籃下卡位時的強硬、籃板嗅覺的敏銳、攻防兩端的全麵性,以及處理球時遠超同齡人的冷靜,都讓球探們的筆記本上寫滿了對他的肯定。
多家俱樂部私下交流時,都忍不住感慨:“這孩子在鋒線的潛力,真是讓人看不透上限。”
籃協主席林克在賽後總結會上,特意提到了陳一鳴:
“有些年輕球員,往鋒線位置一站,你就能感覺到他身上的與眾不同。技術紮實隻是基礎,關鍵是那種對比賽的掌控力,以及在高強度對抗中依然能穩定輸出的能力,這才是最難得的。”
當晚,林克撥通了張康的電話,語氣裡滿是認可:
“張康,你們遼寧隊這幾年在青訓上的功夫沒白費啊。陳一鳴這孩子,在鋒線位置上的表現已經超出了預期,身體條件、技術儲備、賽場意識,方方麵麵都透著一股‘能扛事’的勁兒,這種苗子,可遇不可求。”
張康連忙笑著回應:“這都是主席您和籃協重視青訓的結果,給了孩子們成長的土壤。我們也就是在日常訓練裡多下了點功夫,離不開協會的支持。”
林克笑了笑,話裡帶著期許:
“不用謙虛。這孩子在鋒線的潛力,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再好好雕琢幾年,把細節打磨得更精細,未來在cba的鋒線位置上,絕對能占據一席之地。我還等著看他和他父親同場的那一天,那場麵肯定很有意義。”
張康應聲:“主席放心,我們心裡有數。接下來打算送他去國外的高中曆練,那邊的訓練體係和對抗強度,對他這種鋒線球員來說,能更好地激發潛力,等他回來,肯定能給大家帶來更多驚喜。”
林克聽後連連點頭:“這個安排不錯,多接觸不同的籃球環境,對他的成長有好處。有需要協會幫忙的,隨時開口。”
張康和隊員們收拾完行李,行李箱整齊地碼在牆角,就等明天一早動身回青訓基地。
想起籃協主席林克那通滿是讚許的電話,他心裡頭還熱乎著,轉頭看了眼正收拾東西的陳一鳴、田亮幾個,揚了揚下巴:
“今兒個高興,晚上不湊乎賓館餐了,我請客,去周圍轉轉,找家大排檔搓一頓?”
這話剛落,陳一鳴和田亮對視一眼,眼裡都閃了光。田亮搶先開口:
“康導,您這話可說到我們心坎裡了!不遠就有家特地道的串兒店,我們前幾天……呃,我們聽說味道絕了,帶您去嘗嘗?”
陳一鳴也跟著點頭:“對,那家烤串火候特到位,尤其是烤羊腰,外焦裡嫩,保證您愛吃。”
張康看他倆這急吼吼的樣子,心裡大概有了數,故意板著臉:
“哦?你們消息倒靈通。行,就聽你們的,帶路吧。”
沒多會兒,一行人就被倆小子拉到了街角那家掛著紅燈籠的大排檔。剛坐下,張康就似笑非笑地掃了圈人:
“我看你們熟門熟路的,這可不像‘聽說’啊,這陣子沒少偷跑出來解饞吧?”
陳一鳴和田亮頓時卡了殼,跟在後頭的幾個也都縮了縮脖子,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半天說不出話來。
“噗嗤——”張康沒繃住笑出了聲,拿起菜單往桌上一拍,“得了,彆裝了。老板,先來五十個肉串,二十個脆骨,再來幾串腰子!”
他抬頭看向一臉錯愕的隊員們,
“看啥?這家串味兒確實不賴,算你們幾個有眼光。訓練刻苦是該賞,偷偷溜出來是該罰,今兒個就當功過相抵,下不為例。”
“謝謝康導!”眾人這才鬆了口氣,田亮趕緊給張康倒上冰啤酒,陳一鳴已經抓起一串剛上桌的烤串遞過去,大排檔裡瞬間熱鬨起來,滿是少年們的笑鬨聲和滋滋的烤肉香。
酒過三巡,烤串的油香混著啤酒沫子在空氣裡翻騰,韓剛往嘴裡塞了塊烤筋,突然湊過來捅了捅陳一鳴,滿臉八卦地問:
“康導,聽說陳一鳴要被送去美國深造了啊?是真的嗎?”
陳一鳴手裡的烤串差點掉地上,慌忙擺手:
“哪有?切!彆聽他們胡說,趕緊吃,一會兒涼了。”
他眼神躲閃,語氣都帶著點發飄的磕巴。
這話一出,桌上瞬間安靜,幾道目光“唰”地全紮在陳一鳴身上。
陳一鳴被看得渾身不自在,一臉懵地眨眨眼,攤開手:
“彆看我,我啥也不知道啊。”
說著,他下意識轉頭看向張康,卻見張康眉頭緊鎖,臉色沉得像有心事壓著,眼神裡藏著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