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說!”
“那龍王爺,要的是香火信徒,歸根結底,要的是民心。”
師爺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咱們明著鬥不過他,但可以暗地裡想辦法,釜底抽薪!”
“哦?此話怎講?”
“大人您想,百姓為何信他?無非是他能呼風喚雨,保佑平安,可若是這東海郡,出了一個比他更靈的神仙呢?”
師爺撚著山羊須,一臉高深莫測,“到時候,百姓有了新的信仰,那孽蛟沒了香火供奉,豈不是成了無根之萍,無源之水?”
王德發眼睛一亮,隨即又黯淡下去:“你說的輕巧,這東海郡,我去哪再找個神仙出來?”
師爺嘿嘿一笑,從袖中取出一本泛黃的古籍。
“大人請看,此乃我從郡誌中翻出來的,上麵記載,數千年前,我東海郡曾出過一位得道高人,被玉虛天的仙人看中,接引去了上界,百姓感念其恩德,還曾為其立過一座生祠。”
“隻是後來年久失修,漸漸荒廢了。”
“咱們隻需將那生祠重新修繕,再編排些仙人顯靈的故事,在城中大肆宣揚,以官府的名義為其正名!”
師爺的語氣裡帶著幾分激動,“一個,是來曆不明的野神,另一個,可是正兒八經被上界仙門認可的真仙!百姓們該信誰,豈不是一目了然?”
王德發聽得是連連點頭,臉上的愁容一掃而空。
“妙啊!實在是妙!”
他一拍大腿,興奮道,“就這麼辦!你馬上去查,那座生祠在何處,本官要親自督辦,定要修得比那勞什子龍王廟,更氣派,更輝煌!”
...
師爺姓劉,單名一個“通”字。
取的是個通達事理的好彩頭。
得了郡守王德發的準信,劉師爺不敢耽擱,第二日一早便帶上兩個衙役,按著郡誌上的模糊記載,往城東山野尋去。
幾人尋了半日,才在一片半人高的荒草堆裡,找到了一座塌了半邊的破廟。
與其說是廟,不如說是個稍大些的土地祠。
石匾早已斷裂,摔在地上,被青苔覆蓋,隻能依稀辨認出“生祠”二字。
“就是這了。”
劉師爺抹了把汗,讓衙役推開那扇搖搖欲墜的木門。
一股塵封多年的黴味撲麵而來。
祠堂內蛛網遍布,空空蕩蕩,正中央的神台也塌了,神像更是早就化作一地碎石,看不出本來麵目。
“大人,這......這都破成這樣了,還怎麼修啊?”
一名衙役捏著鼻子,滿臉嫌棄。
劉師爺沒理他,隻是借著從破洞屋頂透下的天光,在牆壁上仔細摸索。
終於,他在神台後方的牆角,發現了一塊嵌在牆裡的石碑。碑文早已模糊不清,他命衙役取來水和布,小心翼翼地擦拭乾淨。
“......東海郡有女,生而有異象......性清冷,不好言語......好白衣,常負劍......有仙人自天外來,讚其‘道心天成,非池中物’,遂乘鶴去......百姓感念,立此生祠,以求庇佑......”
碑文很短,信息卻不少。
是個女子,喜歡穿白衣,還背著把劍。
最關鍵的是,是被玉虛天的仙人親自接引走的!
可是官府郡誌裡蓋了印的正統!
劉師爺的眼睛越來越亮。
他娘的,跟那來路不明的泥鰍比起來,這不就是王炸?
“姓甚名誰,倒是沒寫......”
劉師爺摩挲著下巴,眯起了眼。
沒寫?
沒寫好啊!
沒寫,這操作空間不就來了嗎!
一個大膽的念頭,在他心中瘋狂滋生。
他當即返回郡守府,將拓印下的碑文呈給王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