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畫麵的流轉再次加速,
堤壩上,最後的加固工作在眾人齊心下迅速完成。
當最後一塊巨石被夯入堤基,標誌著這場災禍終於告下了一段落。
疲憊卻洋溢著勝利喜悅的人群,在蘇軾帶領下,浩浩蕩蕩返回了徐州城。
畫麵再次流轉間,已是次日清晨。
雨過天晴,陽光灑在濕漉漉的徐州城街道上。
積水雖未完全退去,但已不足以構成威脅,人們忙著清理淤泥,重整家園。
而此刻,蘇軾府邸外的空地上,卻是人聲鼎沸,一派熱鬨景象。
為了酬謝武衛營十三壯士的舍生忘死,也為了慶祝這城裡所有人的新生,
徐州百姓自發組織起來,擺開了盛大的露天宴席。
桌椅板凳從各家各戶湊來,綿延開去,幾乎望不到頭。
全城的人,隻要能走動的,幾乎都彙聚到了這裡,臉上洋溢著喜悅。
知州龐鬆幾人早沒了先前的官架子,此刻正挽起袖子,親自帶著屬下和衙役們布置場地,安排座次,忙得滿頭大汗。
王林、武進及其手下的士兵們,則成了廚房的主力,在臨時搭建的露天灶台旁殺雞宰羊,吆喝聲、談笑聲不絕於耳。
而在臨時搭建的後院廚房裡,則是另一番景象。
徐州之主蘇軾,此刻也手持鐵鍋,在灶台前揮汗如雨。
鍋鏟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誘人的菜香彌漫開來。
幾名下屬官員圍著灶台打下手,洗菜、切配,忙得不亦樂乎。
周儀倚在門邊,看著眼前這違和的一幕,忍不住打趣:
“想不到啊,堂堂的徐州知州,文壇巨擘,還有這般手藝?
子瞻,你們書裡麵不都講究君子遠庖廚嗎?”
蘇軾聞言,手中動作不停,哈哈一笑:
“先生有所不知!孟夫子雖說過這話,可他老人家自己卻是個嘴極刁的老饕!
我們蜀中人,許多事都能將就,唯獨這嘴上的事情,萬萬不能虧待!”
旁邊一個正忙著刮魚鱗的下屬連忙抬頭附和:
“周先生您是真不知道,下官跟著我們老爺這幾年,算是看明白了,
老爺除了做官、做詩這兩樣本事,這第三樣本事,必是鑽研美食無疑!”
蘇軾動作麻利地將一盤清炒時蔬出鍋,吩咐下人端出去,隨即用布巾擦了擦手,歎了口氣:
“可惜啊先生,此番不是在眉州老家,物料短缺。
否則,定要讓先生嘗嘗我家鄉的甜燒白,那才叫一絕!”
“甜燒白?”
周儀想起當初在蘇軾成親時嘗過的幾道川菜,念頭一閃,笑道:
“子瞻說的,可是缺了糖這味調料?”
蘇軾點頭,眉宇間又帶上了幾抹憂慮:
“先生所言不差,如今洪峰剛過,城中物資匱乏,朝廷調撥的物資尚在路上。
肉菜倒是不缺,徐州本就物產豐富。
可糖這類精貴物事,平日就稀缺,更遑論此時了。宴席無甜,總覺不夠圓滿,難以儘興呐……”
“嗬嗬……”
周儀聞言,不自覺露出笑意。
“先生……為何發笑?”蘇軾一愣。
周儀也不答話,隻是抬手指向廚房角落:“你等看那邊。”
眾人循著他所指望去,
隻見那原本堆滿雜物的角落,不知何時,竟悄然出現了一堆金燦燦的東西,
那東西個個有棱有角,散發出奇異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