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宮,福寧殿外。
夜色下的宮闕,被月光映照得愈發肅穆。
蘇洵父子三人此刻正跪在玉階之下,臉上表情各異。
方才,他三人從驛館內被傳入宮內,還是直接來到了天子寢殿之外,
這等待遇,讓三人都是心驚肉跳。
兩兄弟跪在蘇洵側後方,蘇轍悄悄扯了扯大哥蘇軾衣袖,壓低聲音:
“哥,官家怎會突然召見我們?莫不是那日得罪了那歐陽老兒,他,他找官家給咱們穿小鞋了?”
蘇軾眉頭微蹙,低聲回道:
“休要胡言。若歐陽公真有意為難,你我連省試的考場都進不去。”
蘇轍臉上的疑惑更重:“那……那官家為何深夜召見?莫非是哥你的文章中了魁首?
可這金榜還未張掛,咱們蘇家……跟官家更是從無淵源啊……”
他實在想不通,他們這等微末身份,何以能驚動九五之尊。
“噤聲!”
跪在前方的蘇洵回過頭,低聲嗬斥了一句。天子威儀之下,由不得半點差池。
二人見狀,連忙低下頭,隻是心中疑惑更甚。
不多時,殿門悄無聲息地開啟一道縫隙,
一名老太監緩步而出,目光落在三人身上:
“蘇洵、蘇軾、蘇轍,陛下宣你們進殿覲見。隨咱家來,記住,謹言慎行。”
“是,有勞中貴人。”
蘇洵連忙應聲,領著兩個兒子步入了福寧殿寢宮。
殿內燈火通明,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
官家趙禎並未高坐龍椅,而是隨意地團坐在一個蒲團之上,身著常服,神色看似平和。
歐陽修則坐在下首位置,見三人進來,目光複雜地掃了他們一眼。
蘇家父子三人不敢怠慢,趨步上前,齊刷刷跪倒行禮:“草民蘇洵,攜犬子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賜座。”趙禎的聲音帶著一絲溫和,似乎心情頗佳。
內侍搬來三個繡墩,蘇家父子謝恩後,才小心翼翼地挨著邊坐下,腰杆挺得筆直。
趙禎目光掃過三人,最終落在蘇洵臉上:
“蘇明允,你養了兩個好兒子啊。
早聞蜀中文風鼎盛,今日一見,果不虛傳。
朕也不與你們繞彎子了,今科省試,歐陽永叔將你二子的試卷,評為今科雙璧。
若無意外,這狀元之名,便要落在你蘇家頭上了。”
轟!
如同驚雷在耳邊炸響,蘇家父子三人臉上瞬間被巨大的震驚所淹沒。
他們下意識看向歐陽修,隻見對方微微頷首,顯然官家所言非虛。
巨大的狂喜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蘇洵更是激動得老淚縱橫,再次離座跪倒在地:
“謝……謝陛下隆恩!謝歐陽公慧眼識才!蘇洵……蘇洵代蘇家列祖列宗,叩謝天恩!”
蘇軾和蘇轍也連忙跟著跪下,心頭巨震。
他們偷偷打量著歐陽修,心中百感交集,這位歐陽公,竟……竟真的沒有為那日的事情為難他們?
歐陽修此刻表情亦是無比苦澀,他自己也未曾想到,親定的狀元郎竟是這位蘇子瞻。
方才看到那“眉州蘇軾”幾個字的時候,他也是愣了好幾秒才反應過來。
趙禎虛抬了抬手:“起來說話。”
他拿起龍案上一張試卷,點評道:“子瞻這篇《刑賞忠厚之至論》,以堯舜皋陶之事論刑賞之道,推演君子之過,立意高遠,筆力雄健,確實妙極!”
他話語一頓,目光轉向蘇轍,語氣變得有些玩味:“至於你小子這篇文章嘛……”
趙禎拿起另一份試卷,輕輕拍了拍:
“你小子膽子不小啊,直言朕或有怠政之嫌,更是將朝廷的財政製度從頭到尾批駁了一番……
蘇明允,你這小兒子,有幾顆腦袋夠砍的?”
此話一出,蘇洵和蘇軾臉色驟變,齊刷刷看向蘇轍,眼中滿是驚駭。
他們隻知蘇轍性格耿直,卻萬沒想到竟敢如此直言犯上。
蘇轍臉色微微發白,但臉上卻透著一股倔強,他挺直了脊背,朗聲道:
“陛下!草民文章,皆是根據所見所聞,發自肺腑!
草民以為,為國直言,並無不妥!若陛下因此治罪,草民……無話可說!”
“住口!你個逆子!”
蘇洵嚇得魂飛魄散,當即又跪了下去,朝著趙禎砰砰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