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遼西平原,風裡都裹著麥香。老張頭扛著鐮刀站在自家田埂上,望著金燦燦的麥田,渾濁的眼睛笑成了一條縫——這五畝地,是他這輩子種過最肥的田,麥穗沉得壓彎了麥稈,一眼望過去,滿是豐收的喜意。
“他爹,快歇會兒,喝口水!”金氏提著陶罐走過來,肚子已經有些顯懷,走路慢騰騰的,卻掩不住臉上的笑意。自從開春查出懷孕,她每天都要來看好幾遍麥子,總說孩子來得巧,能趕上吃新麥磨的麵。
老張頭接過陶罐,咕咚咕咚喝了兩口涼水解渴,抹了把嘴說:“今年這麥子,一畝地少說能收四石!比去年還多一成!咱們的糧倉,怕是要裝不下嘍!”
這話倒不是誇張。去年他們剛種這地時,心裡還犯嘀咕,怕自己種不好辜負了官府的好。沒想到官府不僅給了種子和犁,還派老農來教他們“深耕淺種”,夏天修的水渠又及時澆了水,麥子長得比在中原時好上十倍。
收割的日子忙得腳不沾地,村裡的農戶們卻沒一個抱怨的。男人們在地裡割麥、打穀,女人們在家做飯、曬糧,連孩子們都幫著撿拾掉落的麥穗,田埂上時不時傳來笑聲。老張頭看著這熱鬨的景象,總想起在中原逃荒的日子——那會兒彆說豐收,能有口飽飯就不錯了,哪見過這樣人人有盼頭的光景?
忙了十多天,終於把所有麥子都收進了糧倉。老張頭打開糧倉門,看著堆得冒尖的麥粒,伸手抓了一把,麥粒飽滿圓潤,在陽光下泛著光。他湊近聞了聞,滿是新麥的清香,眼眶忍不住有點發熱。
“他爹,咱們先把公糧挑出來吧?”金氏扶著腰走進來,“可汗對咱們這麼好,可不能少了官府的公糧。”
老張頭點點頭,當即拿出官府發的糧鬥,仔細地量出公糧。遼國的稅很輕,隻收收成的一成,還能自願用雜糧抵一部分。老張頭卻特意挑了最飽滿的新麥當公糧,一邊裝袋一邊說:“官府給了咱們地,給了種子,還幫咱們修水渠,這點公糧算啥?可不能讓官差說咱們忘恩負義。”
第二天一早,老張頭推著裝滿公糧的獨輪車,跟著村裡的農戶一起去縣裡交糧。縣衙外早就排起了長隊,官差們拿著冊子,一邊稱重一邊登記,還時不時跟農戶們說笑兩句,沒有一點架子。輪到老張頭時,官差掂了掂糧袋,笑著說:“張老伯,您這糧成色真好!今年又是大豐收吧?”
“托可汗的福,收成好得很!”老張頭笑得合不攏嘴,“家裡還剩不少呢,等過幾天,我再拉點來賣給官府。”
官差點點頭:“行!官府的收購價還跟去年一樣,一石麥給五十文錢,保證不虧了您!要是您想換布或者鹽,也能用糧食抵,都劃算。”
交完公糧,老張頭推著空車往家走,心裡盤算著剩下的糧食——除了留夠一家人過冬和明年的種子,還能剩十多石,要麼賣給官府換錢,要麼換點布給金氏做新衣服,再給未出生的孩子打兩身小衣裳。想到孩子,他腳步都輕快了不少。
回到家時,金氏正坐在院子裡縫衣服,手裡拿著一塊淺藍色的粗布,是上次用糧食換的。看到老張頭回來,她連忙起身:“公糧交了?官差沒說啥吧?”
“沒說啥,還誇咱們糧好呢!”老張頭把交糧的事說了一遍,又提起賣糧的打算,“等賣了糧,我再去鐵匠鋪給你打個新的木盆,你懷著孕,用舊盆不方便。”
金氏笑著點頭,眼眶卻有點紅:“以前在高句麗當農奴時,哪敢想能有自己的地、自己的糧食,還能給孩子做新衣服?要是我爹娘還在,看到現在的日子,肯定也高興。”
老張頭知道金氏想家,走過去拍了拍她的肩膀:“以後咱們這兒就是家了。等孩子生下來,咱們讓他去村裡的學堂讀書,識了字,以後就能過更好的日子。”
日子一天天過去,糧倉裡的糧食還沒來得及賣,村裡就傳來了好消息——官府要組織農戶修新的水渠,不僅管飯,還發工錢,要是去乾活,還能多領一張鐵引。老張頭本來想在家陪金氏,可金氏勸他:“你去唄,多掙點錢,還能換把新鐮刀,明年種地也方便。我在家沒事,鄰居王大娘還能來陪我。”
老張頭拗不過金氏,隻好去了水渠工地。工地上很熱鬨,農戶們分成幾隊,有的挖渠,有的運土,官差們拿著水壺來回送水,午飯是粟米粥加鹹菜,還管夠。晚上收工時,官差給每個人發了工錢,老張頭拿著沉甸甸的銅錢,心裡滿是踏實。
轉眼到了冬天,第一場雪落下時,金氏順利生下了一個男孩。老張頭抱著繈褓裡的孩子,看著孩子皺巴巴的小臉,激動得手都在抖。金氏虛弱地笑著說:“給孩子起個名吧?”
老張頭想了想,望著窗外的雪景,又看了看糧倉的方向,說:“就叫‘滿倉’吧!希望他以後能吃飽飯,咱們家的糧倉,永遠都滿當當的!”
滿倉滿月那天,村裡的農戶們都來道賀,有的送了一筐雞蛋,有的送了塊布,還有的抱來自家做的米糕。老張頭殺雞宰鴨,擺了幾桌酒,大家圍坐在一起,說說笑笑,熱鬨得像過年。
酒過三巡,有人提起以前的日子,歎著氣說:“要是早知道遼國這麼好,當初就不該在中原遭罪。”
老張頭舉起酒杯,大聲說:“咱們能有今天的日子,全靠可汗!以後咱們好好種地,好好過日子,不辜負可汗的好!”
眾人紛紛舉杯,齊聲應和。窗外的雪還在下,屋裡卻暖烘烘的,滿是歡聲笑語。老張頭看著懷裡熟睡的滿倉,又看了看身邊笑著的金氏,心裡滿是幸福——他曾經以為,自己這輩子隻會在逃荒和饑餓中度過,卻沒想到,在遼國這片土地上,他不僅有了地、有了糧,還有了家、有了孩子。
他不知道遼國以後會怎樣,也不懂什麼大道理,隻知道要好好種好自己的地,把滿倉養大,讓孩子在這片土地上,過比他更好的日子。
未完待續)
喜歡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請大家收藏:()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