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墾荒盼親傳書信 新政驚悟藏富於民_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 > 第51章 墾荒盼親傳書信 新政驚悟藏富於民

第51章 墾荒盼親傳書信 新政驚悟藏富於民(1 / 1)

臘月的遼西,寒風裹著雪粒子打在窗紙上,發出“沙沙”的聲響。老張頭坐在炕頭,借著油燈的光,正給中原的堂兄弟寫信。金氏坐在一旁,手裡納著鞋底,時不時湊過來看看,眼裡滿是期待。

“他爹,你可得跟堂兄弟說清楚,咱們這兒不僅有地種,官府還幫著開墾荒地,租牛也便宜!”金氏放下針線,指著窗外的荒山,“你看咱們屋後那片山,開春就能租牛開荒,官府還給農具補貼,種出來的糧食全是自己的,多好!”

老張頭點點頭,蘸了蘸墨,在紙上寫道:“……自到遼國,官府分我五畝良田,去年收麥二十石,交完公糧還剩十八石。今年想租牛開墾屋後荒山,官府說開荒前三年不收稅,還發犁耙補貼。堂兄若在中原尚能糊口,不如攜家來遼,此處有飯吃、有地種,再不愁餓肚子……”

寫著寫著,老張頭的手忍不住發抖。他想起三年前在中原逃荒時,堂兄弟一家五口還在啃樹皮,不知道這三年過去,他們是否還活著。要是堂兄弟能來遼國,就能跟他一樣,有自己的地、自己的家,不用再受饑寒之苦。

金氏也拿起紙筆,給朝鮮半島的妹妹寫信。她的字寫得歪歪扭扭,卻是一筆一劃認真寫的:“……妹妹,我在遼國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地,還生了個兒子叫滿倉。官府給我們自由身,不用再給貴族當奴,餓了有飯吃,冷了有衣穿。若你和妹夫還在,快來遼國吧,這裡才是好日子……”

寫完信,兩人把信折好,小心地收在布包裡,打算等開春官差來村裡時,托官差送到驛站。老張頭看著布包,笑著說:“要是堂兄弟和妹妹能來,咱們在這兒就有親人了,以後過年也熱鬨。”

金氏點點頭,眼眶有點紅:“以前在高句麗,我以為這輩子都見不到親人了,沒想到在遼國,還能盼著他們來團聚。”

轉眼到了開春,積雪融化,遼西平原又恢複了生機。老張頭果然從官府租了一頭牛,還領了犁和鋤頭的補貼,帶著村裡的幾個農戶,一起開墾屋後的荒山。官差還特意派了懂農事的老農來指導,教他們如何改良山地土壤,種什麼莊稼合適。

“老伯,這山地適合種粟米和豆子,耐旱還高產。”老農指著翻好的土地,“等秋天收了糧,您還能把豆子賣給官府的油坊,能換不少錢呢!”

老張頭聽得心裡美滋滋的,手裡的鋤頭揮得更有勁了。他知道,隻要好好開荒,明年家裡的糧倉肯定能更滿,滿倉也能穿上更好的衣服。

與此同時,房玄齡和杜如晦正在遼河西岸的農田裡巡查。兩人騎著馬,看著農夫們忙著春耕,田埂上堆著剛從官府領來的種子,不少農戶還牽著從官府租來的牛,臉上滿是笑容。

“你看這些農夫,去年豐收後不僅沒愁賣糧,還攢了錢租牛開荒,這在中原是想都不敢想的。”房玄齡勒住馬韁,指著遠處的村落,“以前在中原,要是遇到豐年,穀價暴跌,農夫們就算收了糧,也賣不上價錢,照樣餓肚子,這就是所謂的‘穀賤傷農’。”

杜如晦點點頭,語氣裡帶著疑惑:“可汗設立最低收購價,保證農夫不虧本,我起初還擔心國庫會虧空。畢竟按這個價格收糧,官府要花不少錢。可現在看來,不僅國庫沒虧,農夫們還越來越富,這到底是為何?”

兩人正說著,遠遠看到耶律現帶著幾個隨從,也在田間巡查。他們連忙催馬迎上去,向耶律現行禮。

“你們來得正好,正好跟你們說說這‘最低收購價’的門道。”耶律現笑著翻身下馬,走到田埂上,看著農夫們播種,“你們之前擔心國庫虧空,是因為隻看到了‘官府花錢收糧’這一步,卻沒看到後麵的‘經濟循環’。”

他蹲下身,撿起一粒種子,繼續說道:“咱們遼國的生產力提高了——曲轅犁讓耕地效率翻倍,水利讓莊稼高產,草原的牛馬能支援農耕,這些都讓糧食和畜牧產品的產量越來越高,創造的財富也越來越多。這些財富不是堆在國庫裡讓我一個人用,而是要‘藏富於民’。”

“藏富於民?”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都有些不解。

“沒錯。”耶律現站起身,指著遠處的工坊,“我把糧食和畜牧產品的收購價定得高於成本,農夫和牧民賣了產品就能賺錢。他們有了錢,就會去買工坊裡的鐵器、鹽、肥皂、羊毛衫,工坊賺了錢就能擴大生產,雇傭更多工匠,工匠有了錢又會去買農夫的糧食和牧民的肉……這樣一來,整個國家的經濟就盤活了,形成了一個循環,國庫自然不會虧空,反而會因為稅收增加而越來越充盈。”

房玄齡和杜如晦聽得眼睛發亮。杜如晦忍不住說道:“原來如此!中原的朝廷隻知道從百姓身上征稅,卻不知道讓百姓有錢消費,才能讓經濟活起來。可汗這個策略,真是顛覆了我們以往的認知。”

“是啊!”房玄齡也感慨道,“以前在中原,皇帝隻會把財富堆在皇宮裡,要麼用來修建宮殿,要麼用來打仗,百姓越來越窮,國家也越來越弱。而可汗把財富分給百姓,讓百姓消費,反而讓國家越來越富,這才是真正的治國之道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耶律現笑了笑,拍了拍兩人的肩膀:“治理國家就像種莊稼,不能隻想著收割,還要想著施肥、澆水,讓莊稼長得更好。百姓就是國家的‘莊稼’,讓他們富起來,國家才能真正強大。”

兩人恍然大悟,心裡對耶律現的敬佩又深了一層。他們終於明白,耶律現的經濟策略,不是簡單的“補貼百姓”,而是一套完整的“循環經濟”體係——通過提高生產力創造更多財富,再通過合理的收購價讓百姓分享財富,最後通過百姓的消費帶動整個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這天傍晚,房玄齡和杜如晦回到營州,立刻召集行學院的士子,把耶律現的經濟策略詳細講解給他們聽。士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紛紛感歎:“原來治國還能這樣!可汗的策略,真是前無古人啊!”

“咱們以前讀的書裡,從來沒有這樣的經濟之道。”一個士子激動地說,“要是能把這套策略推廣開來,不僅遼東能富裕,整個遼國都會越來越強!”

房玄齡看著興奮的士子們,心裡滿是欣慰。他知道,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並推行耶律現的策略,遼國的經濟會越來越繁榮,百姓的日子會越來越好,而遼國一統天下的基礎,也會越來越牢固。

此時的老張頭,還在荒山上忙著開荒。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翻好的土地上,他擦了擦額頭的汗,望著遠處的村落,心裡滿是盼頭——他盼著荒地能早日種上莊稼,盼著中原的堂兄弟和朝鮮半島的妹妹能早日來遼國,更盼著滿倉能在這片富裕的土地上,長大成人,過上比他更好的日子。

而這,正是耶律現想要看到的——讓每一個百姓都有盼頭,讓每一片土地都充滿生機,讓遼國成為真正的“樂土”。

未完待續)

喜歡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請大家收藏:()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燼土之地 滿級幸運:開局爆率拉滿 成為術士的我選擇去當聖騎! 籃壇的榮耀 民間故事選集 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 三國:我,交州土皇帝! 穿越成了福島正則庶出子 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 離婚後的我,成為守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