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火車駛離遼東腹地,向著更北的方向前行。鐵軌逐漸深入一片開闊的平原,窗外的景色從連片的農田,變成了濕地與沼澤交織的景象——這裡便是遼北,後世的鬆嫩平原與三江平原所在之地。
火車剛停穩,一股濕潤的泥土氣息便撲麵而來。當地的靺鞨部族酋長們早已等候在站台,他們穿著兼具草原風格與中原元素的服飾,臉上滿是激動與恭敬,見耶律現走下火車,立刻上前躬身行禮:“臣等恭迎陛下、無上皇!”
耶律阿保機笑著扶起為首的酋長:“都起來吧,不用多禮。我們這次來,就是想看看你們開墾的土地,看看遼北的新模樣。”
為首的靺鞨酋長名叫突利,是當地最大部族的首領,他連忙點頭,熱情地引路:“陛下、無上皇隨臣來!去年咱們開墾的幾萬畝地,今年長勢正好,糧食產量比咱們預想的還高!”
眾人沿著新修的土路前行,不遠處的沼澤地裡,幾台蒸汽抽水機正“轟隆隆”地運轉,渾濁的泥水被源源不斷地抽離,露出下方肥沃的黑土;旁邊的蒸汽推土機與挖掘機則在平整土地,將凸起的土丘推平,將凹陷的窪地填滿,一條條筆直的水渠在機械的作用下逐漸成型。
靺鞨部族的族人們正忙著在開墾好的土地上勞作,有的在播種,有的在灌溉,有的在清理田間的雜草。他們臉上沒有以往漁獵時的疲憊,反而滿是乾勁,看到耶律現一行人,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恭敬地行禮。
“陛下,您看!”突利指著不遠處一片金黃的稻田,興奮地說道,“這片地去年還是沼澤,咱們用蒸汽抽水機排了半個月的水,又用推土機平整了土地,種上了您帶來的高產稻種。今年夏天沒遭災,稻子長得比中原的還好,畝產至少能有五石!”
耶律現走上前,彎腰撥開稻穗,飽滿的穀粒沉甸甸的,泛著金黃的光澤。他滿意地點點頭:“不錯,這稻種沒白費功夫。你們以前在山林裡漁獵,一年能收獲多少糧食?”
突利臉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回陛下,以前咱們靠漁獵為生,冬天要是打不到獵物,就得挨餓。每年儲存的糧食,連三個月都撐不過,全靠采野果、挖野菜度日。哪像現在,種上這些莊稼,家裡的糧倉都堆滿了,今年收的糧食,夠咱們部族吃兩年的!”
旁邊另一位靺鞨酋長也補充道:“是啊陛下!以前咱們都覺得,隻有漢人會種地,咱們靺鞨人就該在山林裡打獵。沒想到跟著您搞農業,日子能過得這麼好——不用再擔心冬天挨餓,不用再怕遇到猛獸,孩子們還能去學堂讀書,這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啊!”
耶律現聽著他們的話,心中卻泛起一陣思索。他看向眼前這片正在被開發的平原,想起了穿越前的記憶——這片土地在後世被稱為“北大荒”,直到建國後,靠著現代化的機械力量,才將沼澤排乾、荒地開墾,變成了養活千萬人的“北大倉”。
在這個時代之前,無論是金國的女真人,還是後來的滿族人,都沒能真正開發這片土地。不是他們不想,而是生產力不允許——沒有蒸汽抽水機,無法快速排乾大麵積的沼澤;沒有蒸汽推土機,無法平整堅硬的黑土;沒有高產的作物和化肥,就算開墾出土地,也難以獲得高產量。他們隻能靠著人力和簡單的工具,在邊緣地帶零星耕種,更多時候,還是要靠漁獵或掠奪中原的糧食為生。
就算是後來的日本人,帶著所謂的“開拓團”來到這裡,也沒能真正開發這片土地。他們沒有足夠的機械,隻能靠強征的勞工用鋤頭、鐵鍬一點點挖,效率低下不說,還因水土不服、疾病肆虐,讓“開拓團”成了一場鬨劇。最終,他們能做的,也隻是搶奪當地百姓已經開墾好的土地,而非真正的拓荒。
可現在不一樣了——耶律現帶來了蒸汽機,有了蒸汽抽水機、推土機、挖掘機這些遠超時代的機械;他統一了遼北,政局穩定,能集中人力、物力搞開發;他還帶來了高產的稻種、粟種,推廣了化肥和青貯技術。這些條件加在一起,才讓這片沉睡了千年的土地,終於有了被喚醒的可能。
“陛下,前麵還有一片粟米地,長勢比稻田還好!”突利的聲音將耶律現的思緒拉回現實。
眾人來到粟米地前,隻見粟穗飽滿,隨風搖曳,一片豐收的景象。靺鞨族的老人們蹲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撫摸著粟穗,眼中滿是感慨。一位老人顫巍巍地說道:“老臣活了六十歲,從來沒見過這麼好的莊稼。以前咱們在山林裡,能吃飽飯就不錯了,現在不僅能吃飽,還能有剩餘的糧食賣掉,換些布匹、鐵器,日子真是越過越有盼頭了。”
耶律阿保機看著這一幕,心中滿是欣慰:“這都是陛下的功勞啊!若不是陛下帶來了新機器、新種子,咱們草原和遼北的百姓,哪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耶律現搖了搖頭:“不全是朕的功勞,也是靠大家的努力。隻有咱們上下一心,用先進的技術開發土地,才能讓遼北變成糧倉,讓更多百姓吃飽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知道,開發遼北,不僅僅是為了增加糧食產量。這片土地廣闊肥沃,能養活大量人口;而人口多了,才能在這裡紮根,才能將這片土地牢牢守住。更重要的是,隨著靺鞨部族從漁獵轉向農耕,隨著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他們對遼國的認同感會越來越強——不再是“草原的契丹”“山林的靺鞨”,而是“遼國的子民”。
未來,這裡會成為遼國民族融合的典範,靺鞨人、契丹人、漢人、高句麗人,會在這片土地上共同勞作、共同生活,逐漸融合成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成為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開墾好的土地上,蒸汽抽水機依舊在運轉,將最後一片沼澤的水排乾。靺鞨族的孩子們在田埂上奔跑嬉戲,手裡拿著剛成熟的粟穗,笑聲清脆。
耶律現站在田埂上,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期待。他知道,遼北的開發隻是一個開始,未來,他還要將鐵路修到更北的地方,將工業的火種帶到這裡,讓這片土地不僅成為糧倉,還能成為工業的新基地。
“外公,咱們該回去了。”耶律現看向身旁的耶律阿保機。
耶律阿保機點點頭,目光依舊停留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好,回去吧。等明年春天,咱們再來看看,看看遼北的新變化。”
火車緩緩啟動,向著南方駛去。窗外的遼北平原漸漸遠去,但耶律現知道,這片土地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在工業與農業的雙重推動下,這裡終將從“北大荒”變成真正的“北大倉”,成為遼國繁榮的基石,成為中華民族崛起的重要力量。
喜歡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請大家收藏:()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