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凝重和探究的神色。他們中大多數人都隱約知曉昨夜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
北軍異動、太子出宮、江充府邸被圍、甚至有“衛青歸來”的駭人傳聞在私下飛速流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具體細節如何,結局怎樣,無人敢確定。
當文武百官按班次站定後,卻見禦階之上,並非皇帝常坐的龍椅空懸,而是設了一座鳳座。
皇後衛子夫,身著朝服,麵容肅穆而威儀,端坐於其上。
太子劉據則身著儲君冠服,立於鳳座之側,神情沉穩。
而,在太子身旁,赫然站立著一位他們絕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身影——大將軍衛青!讓所有朝臣倒吸一口涼氣。
他並未著朝服,而是一身未卸的玄甲,腰佩青銅劍,身姿挺拔如鬆,目光此刻正在掃視著殿內群臣。那麵容,那氣勢,不是衛青又是誰?!
“嘶——!”
“真的是衛大將軍!”
“天啊!這...這怎麼可能?!”
殿內頓時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驚呼和抽氣聲,許多老臣激動得渾身發抖,幾乎要老淚縱橫,而更多官員則是滿臉的不可思議和駭然。
就在這片騷動中,皇後衛子夫緩緩起身,手中捧著一卷明黃色的絹帛。她目光掃過全場,原本有些喧嘩的大殿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眾卿,”衛子夫的聲音清晰而有力,回蕩在寂靜的大殿中,“昨夜,長安城內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人神共憤之大案!亦有感天動地、上天垂憐之聖跡!”
她展開絹帛,開始朗聲宣讀昨夜擬好的懿旨。
旨意中,曆數江充及其黨羽勾結巫祝、構陷儲君、詛咒君父、禍亂朝綱的累累罪行,言辭犀利,證據確鑿,聽得台下百官義憤填膺,紛紛對江充黨羽怒目而視。
接著,旨意闡明太子劉據在被奸臣逼至絕境、君父受蒙蔽的危急關頭,為保全宗廟社稷、清除君側奸佞,不得已起兵自救,乃是忠孝兩全、勇毅果敢之舉!
最後,旨意的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了莊嚴與神聖:“然,太子之冤屈,上天可鑒!社稷之危難,鬼神共憤!故蒼天顯聖,垂憐大漢,特令忠魂歸來——”
衛子夫的目光投向身旁的衛青,所有朝臣的目光也隨之聚焦過去。
“令已故大將軍、長平侯衛青,暫返人間,助太子誅滅國賊,廓清朝宇!此非人力所能及,實乃天意昭昭,佑我劉漢江山!”
旨意宣讀完畢,整個大殿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被這旨意中蘊含的信息震撼得無以複加。
江充的罪行令人發指,太子的果決令人驚歎,而最後“衛青歸來”的解釋,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極限!
然而,看著那活生生站在殿上、威嚴無比的衛青,再回想昨夜北軍的異常調動和江充黨羽的覆滅...除了“天意”,還能有什麼更合理的解釋嗎?
人死,豈能複生?
若非受命於天,何以至此?!
短暫的死寂之後,禦史大夫暴勝之率先出班,高聲叩拜:“皇後殿下聖明!天意昭昭,佑我大漢!太子殿下臨危決斷,肅清奸佞,實乃社稷之福!臣等謹遵懿旨!”
有了人帶頭,其餘文武百官如夢初醒,紛紛跪倒在地,山呼海嘯般的聲音響徹大殿:
“皇後殿下聖明!”
“天佑大漢!”
“太子殿下千歲!”
“謹遵懿旨!”
這一刻,再無人敢對昨晚太子的行動有絲毫質疑,更無人敢對衛青的“複活”提出異議。
皇後的懿旨和活生生的衛青,共同構成了一個無法撼動的“大義”名分,將所有的潛在質疑和反對聲音都徹底壓了下去。
喜歡搞事就變強,開局複活長孫皇後請大家收藏:()搞事就變強,開局複活長孫皇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