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輔一邊下令大軍在九州休整,補充兵員糧秣,一邊將九州平定、島津氏覆滅的消息寫成捷報,八百裡加急送往南京。
同時,他也開始籌劃半月後東進本州,與播磨地區集結的倭國最後主力進行決戰的方案。
幾乎在同一時間,遠在石見海域負責鎮守銀礦並策應大軍行動的鄭和,也接到了來自南京的聖旨。
聖旨中,永樂皇帝首先嘉獎了鄭和發現並守護銀礦的大功待歸國後封賞,隨後重點提到了主動歸附的大內義弘。
旨意言明:
大內義弘深明大義,率先歸順,並引導王師,提供糧草,有功於大明。
特賜其國姓“漢”,改名“漢義弘”,待倭國戰事全麵平定後,特許其攜家眷赴南京覲見,朕將親自封爵賜第,令其安享富貴。
其原有領地周防國,可由其指定一子繼承,但需接受大明駐倭總督府管轄,協助天朝治理地方,永為大明治下藩屏。
這道聖旨,恩威並施,賞賜極為豐厚,信號極其明確:大明對於主動歸順者絕不吝嗇賞賜,甚至允許其家族在新時代繼續保有部分權力和地位。
鄭和接旨後,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深意。他親自召見了忐忑不安的大內義弘現在該叫漢義弘了),宣讀了聖旨。
漢義弘聽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原本隻求能保住家族性命和部分領地,沒想到竟能得到如此厚重的賞賜!
國姓!
南京養老!
兒子還能繼承周防!
這簡直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天恩!
他激動得熱淚盈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朝著南京方向連連叩首:“罪臣...不,屬下漢義弘,謝陛下天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漢義弘及子孫後代,永為大明忠犬,若有二心,天誅地滅!”
鄭和微笑著扶起他:“漢先生請起。陛下金口玉言,爾之富貴,已定矣。眼下還需先生多多出力,安撫地方,並為大軍東進提供助力才是。”
“一定!一定!提督大人但有差遣,屬下萬死不辭!”漢義弘忙不迭地保證,此刻他的忠誠度已然爆表。
很快,大明厚賞歸順者大內氏漢氏)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倭國傳播開來。
那些原本還在搖擺、恐懼、甚至準備頑抗到底的大名和豪族,得知消息後,心思都活絡了起來。
抵抗,如島津家,京極家等都身死族滅,領地不保。
投降,如大內家,得賜國姓,榮華富貴,子孫仍享尊榮。
這其中的差距,簡直是雲泥之彆!
一時間,許多原本打算在播磨與幕府“玉碎”的大名開始暗中盤算自己的退路,甚至悄悄派出了心腹使者,試圖與明軍聯絡...
大明一手緊握狼牙棒,毫不留情地粉碎一切抵抗;一手高擎胡蘿卜,慷慨賞賜識時務者。剛柔並濟之下,倭國最後的抵抗意誌,也在加速瓦解。
喜歡搞事就變強,開局複活長孫皇後請大家收藏:()搞事就變強,開局複活長孫皇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